因材施教与思想品德教育

2014-07-10 09:35毕玉俊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6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人格教材

先哲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原则,主张教学中教师要细致地观察了解学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2.10)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知其心”,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长善救失”,各得其所,各展所长,从而获得极大的教学效益。我们站在素质教育的制高点上,要跳出“因材施教”原则的本源意义的范畴,从教材内容,人格培养和社会环境角度,在一个全新层面上剖析“材”的积极因素,完善我们的育人途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信任的基础上挖掘德育因素,因文悟道

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而编写的教学用书,是依据有同年龄段落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向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事实材料。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大量的语文训练,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之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根本任务。但是,语文教学在处理和挖掘教材的同时,应重点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渗透思想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道统一”原则契机的内在依据,主要在于教材与学生两个方面,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思想性强是进行品德教育的载体之一。如果学生对“文”不甚了了,则势必悟不出道来,那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是一纸空文,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因文悟道。学生理解教材的困难,一是心智特征,基本知识和思想水平限制;二是受生活阅历不足。因此,教师五方面要充分挖掘、整理、升华教材的中的知识信息,帮助学生跨越学习中的障碍,理解课文;其次,在学生掌握了感性材料之后,结合实际建立起学生储存材料与教材提供的信息之间的联系,在比照中升华理性品质。这样在不断的学习和陶冶中,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变得崇高,真正体现“因文悟通”,“因道悟文”的辩证法。

二.人格教育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

现实生活中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典范。他们那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典型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用事实去影响、规范、熏陶学生,促进学生高尚人格养成。(一)运用教材中的典范人物,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对学生进行无私无畏和五爱教育;(二)选出富有时代精神的现实人物,运用采访、报告会、演讲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责任感,增强进取心;(三)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进行现身教育。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极其崇高、伟大的人,是学生极力仿效的偶像,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活教材,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真理的实践者和献身者。教师的人格形象,诸如言语、服饰、举止、神情、品质等等,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教师人格的高尚与低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规范性和指向性的作用。“先言其行而后从头,”是对每位教师的规范要求。

三.营造环境,培养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道德品行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座大熔炉。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崭新的内容,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往往杂糅并存,学生因知识经验和阅历不足,真伪难辨,若不澄清,一味仿效,久而久之,便会渐染成习。据调查,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孩子,都是受到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影响所致。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17.2)王夫之说:“性者天道,习者人道。”(《俟解》)深刻地阐明了后天教育和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言和“孟母三迁”的佳话,将给我们的深远的启示。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透视社会现象,选取生活中的真善美,加以褒扬,适时机制地挖掘体现时代精神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从切身的实践中,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改革大潮的韵律,从而激发他们美好的情感。另一方面,剪取现实中的假、丑、恶,揭露其实质,加以鞭挞。使学生在比照的对立搏斗中,弘扬正气、抵制邪恶。使他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坚强起来。

总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因材施教”原则的理解,不能只注重对学生素质高低的准确把握,更应该从时代制高点上,从新的层面上去挖掘这一原则的现实意义和内在的价值内涵,拓宽渠道,更好地指导今天的教育改革。

毕玉俊,教师,现居山东莱芜。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人格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