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亭就是一个透明的茧

2014-07-10 08:40金立群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6期
关键词:仙气少女痛苦

看罢《书亭》,可以有不同的感受。

可以感受到一种寂寞,是城市中正在消逝的那份安静在日益匆忙的节奏中的寂寞,也是一颗不合时宜的心灵在日渐功利的社会中的寂寞。

可以感受到一种情调,因为这里似乎仍有一种守望,娴静淡雅,空自散发着芬芳。

可以感受到一种内敛的含蓄之美,女主人公看上去“缺乏女人的妩媚”,可是“事实上她的心比很多动不动就撒娇、掉泪、依靠到男人怀中的女人都柔软,她的感觉比那些柔软的发丝还要纤细”。

可以感受到平静之下那细腻的微澜起伏,她等待那快50岁的“鳏夫”的种种心绪:“每当他的杂志来到的时候,她总会生起一股喜悦”、“一天夜里,她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一个人坐在她的床头,有暖色的光照过来。她在梦里没有害怕,却感到新娘般的幸福”,令人想起狄金森,一辈子没有结婚,却写出了那么多深情绵邈的诗篇。

可以感受到自然随性背后仍然闪现出执着的期待,“每当他的杂志来到的时候,她总会生起一股喜悦,因为她知道他不久也会来了。而每当他带走了这一期的杂志和书,她就会开始盼望着下一期来到。她并没有过多的焦虑,却是带着些微的甜蜜盼望着。”

是的,可以感受这么多,但是这篇小说,读起来却又如此的平淡。这就好像汇聚了七色之后的光只是那样单纯的白色一样。

我们很容易为之陶醉,尽管这小说不是一个圆满的故事,但是它却是一个干净的故事、纯洁的故事。是的,正是因为许多的期待没有发生,正是因为靠着那淡淡的忧伤作为挡箭牌,现实生活的不堪才没有侵袭她的生活。想想看,如果他和她真的成了,那么关于财产、房子、婚后的相处、许多的现实的礼数、计较和盘算,或许才会真正毁了她。小说的一点小小匠心就是那里的人物都是没有名字的,男主是“他”,女主是“她”,仿佛一个个具体的名字会有碍若隐若现的仙气。是的,这小说读起来确实有那么一点不食寻常烟火的仙气。

于是我们很容易沉浸其中,忘却了追问、忘却了深究。这样的生活里有没有一种冷酷呢?女主人公就不能有更好的生活吗?在我看来,这个故事的明线不仅是关于他和她的故事,同时也是关于她和她的爸爸妈妈的故事。我并不觉得前者是干,后者是枝。前者或许是显在的,而后者是潜在的,作为一个故事,它悄悄延续的时间其实远超前者。

小说有一个不引人注意的意象,就是“茧”。和“书亭”,和那些书相比,它发出的光微弱得多。它只是不经意地偶尔出现一下。“从她少女的时候,从她还没有把自己紧紧裹藏在这个小而透明的茧中的时候,她就认识他。”而她的少女的时候又怎样呢?“在这安静、又仿佛有着悄然声息的涡流中,她吃着母亲给她送来的午饭,看街上偶尔走过的女学生,看她们彩色的裙子和鞋子,就回想起自己少女的时候,生出那么一点仿若幸福、又怅然若失的感觉。”这样读,你能感觉吗?她不是一开始就这个样子的,她对她现在这个样子,其实并不是那么认同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茧”裹着她呢?从这句话中或许可见端倪:“令他们欣慰的是,女儿总算没有学‘坏,当他们散步时看到街上那些裙子短得露大腿、和不三不四的男人勾肩搭背的女孩时,这种欣慰感尤其强烈。”这就是她的父母因女儿30岁尚未结婚而自我安慰的念头。而这念头是不是暗示了他们家教的严厉?她显然有着不错的天分,可是为什么没有继续念书而来到了那个书亭呢?这是她父母的安排,可是她愿意吗?书亭的生活是她真正愿意的吗?摇着父母才用的那种大蒲扇,她会觉得难为情——她毕竟是年轻的女孩子啊,她就不想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青春吗?她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不懂得和男人交往”的“老姑娘”,她的青春为什么没有留下多少痕迹,或者说那些痕迹为什么那么容易消失?小说将近结尾时,父母打发走了她的那个他,“她想到这里、这小小的家也像个笼子,像一个茧。”

是啊,她为什么还没有从那个“茧”中的生活挣脱呢?她为什么失去了那挣脱的力量呢?一个透明的茧,似乎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却永远不能进入那个世界,这其实并非她之所愿。父母看似的关怀和保护,又何尝不可能成为压抑和禁锢?那种自以为是的控制,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冷酷?那种对危险的担忧,难道不比危险本身更值得我们担忧吗?套用鲁迅的话,书亭里的那份怡然不过是死人的怡然,书亭外的痛苦,即便是痛苦,也是属于活人的痛苦!

金立群,文学评论家,博士。

猜你喜欢
仙气少女痛苦
降低“支付痛苦”
谁痛苦,谁改变
一击即中
分担痛苦
痛苦力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仙气穿越吸尽时装镁光灯
有文化底蕴才能有“仙气”
2015早春的仙气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