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教学法运用探析

2014-07-09 21:44胡圣知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运用

【摘要】专题教学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化解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境的有效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开展专题教学是必要和可行的。本文在坚持独立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试图对专题教学在基础课中的运用作个探析。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专题教学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82-01

专题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具备方式新颖、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等优势,成为化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有效手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课程中,推行专题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如何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基础课”实施专题教学法的可行性依据

1.专题教学法是“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的要求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提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意见》中明确地提出了专题讲授的教学方法改革,而符合教学实际的专题教学法不仅是对“基础课”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化解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境、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2.“基础课”教学目标决定实施专题教学是可行的

“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最终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基础课”的每一教学目的都非常清晰、明确,也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思考和解决的人生课题,这也为设置不同的专题教学提供了可能。采用专题教学,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也使得每一主题的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效果自然更加显著。

3.“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多学科特性决定实施专题教学是必要的

“基础课”是融思想性、政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多门学科。教师要想全面系统而又深刻透彻地讲好每一章节就有一定的难度。采取专题教学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个人偏好选择相应的专题进行讲授,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人尽其才,提高教学水平,也让学生体验到不同教师的思想魅力、授课风格和思维方式,从而增强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实施“基础课”专题教学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专题的设置要有独立性。独立性是专题教学的首要条件。它要求专题的设置必须打破教材原有的章节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但又不能违背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同时,必须确保专题相互的独立,没有内容和逻辑上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保证专题的时间安排对学习效果不造成影响。

其次,专题的设置要体现现实性。专题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具体实际,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式作相应的调整,使专题的设置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并善于将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引入课堂,这样专题的设置既能体现理论性与现实性,也增强了教学和学习积极性。

最后,专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针对性要求厘清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以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讲授的重点必须以最终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宗旨。[1]

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仅要符合大纲的要求,还应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学习的理论能解决现实的困惑,这样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三观”入脑入心,最终实现思想政治课的目的。

三、“基础课”专题设计的内容构想

以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为蓝本,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可以将“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内容设置成8个教学专题:

专题一:大学生活与新的使命。此专题主要讲解何为大学、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大学生活并确立新的目标。

专题二:理想与现实。主要介绍什么是理想与信念,为什么要树立理想信念以及当前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专题三: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重点讲解爱国主义与爱国行为、民族精神和民族现状,大学生如何做新时期的爱国者。

专题四:人生价值与心理健康。主要介绍对“三观”的认识及其实现条件、大学生常见心理异常分析以及培养健康心理的原则与途径。

专题五:人生与道德。此专题讲解当前社会公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大学生与网络道德等内容。

专题六:就业与创业。主要讲解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职业道德,职场法规等。

专题七:恋爱与婚姻。专题重点讲解恋爱中的道德、大学生恋爱行为规范、婚姻与家庭以及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等。

专题八:法与生活。主要讲解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观、大学生违法与犯罪、法律救济方式等内容。

四、开展专题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专题教学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它毕竟是一种处于不断探索过程中的新教学方法。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应以学生为主体组织专题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过程要求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灵活地采用多种具体的方法和形式,开展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开展专题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修订教案。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题目,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应根据专题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采用专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应注意选择与各教学主题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开展课堂讨论、辩论赛、演讲比赛、撰写小论文等教学形式与专题教学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实效性。

3.教师自身应不断更新知识,加强业务能力。 “基础课”涉及面广、政治性强,且针对性、现实性要求较高,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理论修养,还应有过硬的政治理论功底,强烈的责任感。为此,就需要教师有刻苦钻研问题、孜孜追求真理、不断更新知识的敬业精神,并通过自身的身体力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志宏,徐玉生.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要点[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9-4):336.

作者简介:

胡圣知(1986—)男,湖北荆州人,法学硕士,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基础教学部,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