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2014-07-09 13:56王洪亚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自卑试卷体育教师

王洪亚

一、前言

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身体与心理两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感互动作用在加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运动对身体的负荷,而且还体验到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变化,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因此每一个体育教师都应认真研究学校体育工作各个环节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养成健康的体育习惯。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2011年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16个班)为研究对象,在16个班里,随机选出高一年级8个班作为样本。学生共有531人,其中男生304人,女生227人。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试卷测试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2004年9月对8个样本班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发放试卷531份,回收试卷486份,回收率91.5%,按测试的效度量表进行评定、筛选,有效试卷453份,有效率93%。

三、研究结果

1.8个班心理健康测试(MHT)项目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8项因素的均值介于3.36~5.69之间,总均分为38.03,这表明我校高一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较好。按其平均分得分高低排序为:①自责倾向。②学习焦虑。③恐怖倾向。④待人焦虑。⑤身体症状。⑥过敏倾向。⑦冲动倾向。⑧孤独焦虑。其中自责倾向、 学习焦虑、恐怖倾向3项因素在我校焦虑水平较高,这与表2(各因素异常检出率统计表)情况相符。

2.8项因素异常检出率统计

四、分析与对策

1.适应新环境问题

环境的变化对心理的影响这个重要的因素,对高一新生来讲是不可忽视的。初中时他们是自己学校的佼佼者,教师和家长的宠儿,现到新的学校汇聚在一起,许多学生发现已不存在原有的优势。从而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精神紧张,恐惧症状便会伴随而出现,最终导致注意力下降和感知能力范围变窄,限制了正常的生活学习活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除了进行心理咨询、思想教育等工作外,学校要组织多种多样的群体活动,提高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心理障碍——自卑

自卑者的三个特点:①事事完美主义。②横向对比。③放弃努力。一个人一旦不愿承受压力、有自卑倾向,心理上就会消极,推卸一切责任的借口就是“我不行”。学生便会逐渐形成放弃努力的心理定式。因此,应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采取以下措施。

(1)认清自我,接纳自己

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或体育活动中,注意观察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或给予展示他们闪光点的机会,让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应让他们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不足和无奈,要认清哪些是自己的优点哪些是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亮点,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对生活和学习。

(2)个别施教

那些有自卑心或自卑心较重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或体育活动时,经常采取对活动避让而远之的态度,害怕自己失败,怕在同学面前出丑,从而采取逃避的方式保护自己。此时体育教师应采取柔和的态度,在学生活动时做好保护工作,让他们放下各种心理负担,在安全的环境里参与活动。随着自卑感慢慢减轻,就让他们参加双人、三人和集体活动,不断拓展他们的活动范围,由此让其体验在活动中带来的各种感受,解开自我的封闭心理。

(3)尝试鼓励

自卑者显著的特点就是放弃努力,以 “我做不了”“我不行”为借口推卸责任,因自卑而产生的惰性,会使他们在进行相对简单的运动项目时缺少尝试的勇气。所以在课堂训练时,应把相同身体条件的学生进行比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亮点,让他们有“别人能做,我也可以”的想法。对他们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加强,及时鼓励,展示其亮点,增强其自信心。

(责任编辑 黄 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卑试卷体育教师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自卑的地方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