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蕾
新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一个和谐、轻松、自主、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也是当前的教育新形势下每一位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而EEPO教学方式的出现,可以将传统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其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初中音乐课堂新境界。
一、EEPO有效教育模式概述
EEPO,其英文全称为: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通过组织与参与实现有效教育是EEPO的核心理念,其由孟照彬教授所创立,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组织学生学习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的有机性、有序性与有效性。
在EEPO有效教育下,传统枯燥、乏味的音乐课堂模式,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在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EEPO有效教育下的音乐教学新境界的创设
1.教师应不断反思并转变教学观念
音乐,不是中考的必修科目,所以一直作为辅助学科而存在,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而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加强,强调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个性的张扬。因此,初中音乐课堂应该与时俱进,逐渐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不断开创音乐教学的新境界。
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赋予音乐教学新境界,实现EEPO的有效教育,为学生构建音乐审美的新框架,帮助其缓解压力、陶冶情操。
2.初中音乐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就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置身其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培养其灵活应用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例如,在《彼得与狼》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先让学生听一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在学生跟随音乐旋律进入最佳情境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描述音乐所描绘的情境。比如,馋嘴且狡猾的猫、愚蠢笨拙的鸭子、活泼机灵的小鸟、阴险毒辣的狼、善良亲切的老爷爷和勇敢机智的彼得等形象,让学生对交响童话产生兴趣的同时,感悟音乐的魅力,踊跃发言抒发自己的感慨,充分表达自己对艺术的感悟等。
3.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EEPO有效教育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其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同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主动完成课堂任务。
例如,在一首歌曲的学习之前,教师可鼓励学生先谈谈听歌后的感受,如音乐所传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情绪?你从音乐中听到了怎样的故事?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引导其主动参与音乐体验,充分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看法,促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合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音乐教学的新境界
当前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种现代化新型技术的出现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改革发挥了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比如,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的应用,就是一个值得引起广大初中音乐教师关注、重视并不断深入探究的新领域。
例如,在《唱脸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歌曲中提到的脸谱所对应的人物图片,也可将这些人物故事做成简单的flash动画,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其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典型事迹。这样,在丰富其历史知识的同时,促使其产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并在韵律中加深对歌曲的记忆,培养其良好的审美能力,陶冶其艺术情操。
5.尊重每个学生的审美体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初中音乐教学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还应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在引导其聆听音乐的同时,实现对其音乐表现、音乐创造以及审美体验的强化。
因此,在EEPO方式的训练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成立合作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关注、倾听、交流与合作,对同一首歌曲自主进行体验与感悟,充分探究蕴含于音乐中的魅力和丰富的情感。在与歌曲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同时,达到净化心灵、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高尚审美情趣的目的,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提升。
总而言之,在EEPO有效教育的新形势下,初中音乐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有效把握时机,努力构建和谐的音乐课堂和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致力于一种学生所喜欢的音乐课堂的建立,焕发音乐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真正体验音乐的快乐,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促使其享受音乐,促进其全面素质的发展。
(责任编辑 黄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