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方法

2014-07-09 09:27磨成洁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小升初阶段教学内容

磨成洁

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多年的教师,我深切知道学好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生数学的基础构建过程,还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启蒙过程和数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从初一到初三,有的教师认为初三是初中最重要的阶段,它包括知识的系统复习、查漏补缺,它经历各种考试的千锤百炼。我却觉得,初一才是学生最重要的阶段,它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新的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态度的养成阶段,对于学生整个初中的学习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今年我又担任初一数学教学,深感责任重大,面对学生小升初后表现出的各种不适应,我分析了初中小学数学衔接的现状,并整理出了几点浅显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中小学数学衔接的现状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学的评价单一,单纯用学习成绩来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考量教师的教学能力,考量学校的办学质量,使人们对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数学教学研究比较多,而对于每两个阶段之间的衔接问题的研究则比较少。学生小升初之后,增加了更多抽象性、概括性的知识,需要他们转变思考习惯,同时因为学业的繁重,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增加,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学习的表现、成绩和能力等各方面出现较大的偏差。

二、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方法

1.衔接课堂的教学内容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数学知识无论是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有很大的改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而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认真且充分研究教材,组织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设置问题、解决问题,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初中知识的学习慢慢靠拢,进行内容扩展,逐渐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从而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当然,这种内容的扩展也具有一定的技巧性。若是盲目地扩展,超出学生的能力范畴,只会适得其反;若是浅尝辄止,没有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只会中看不中用。所以,在进行初一数学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科学分析教材内容,合理衔接,适当扩展。

2.衔接教师的教学方法

课堂是由教材、教师、学生三个因素共同制约的综合教学动态体。大部分学生小升初后表现出的不适应,大都是因为教师对知识的呈现方式不同:小学教师讲得细,学生练得多,再加上课题都比较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初中教师一般讲得精,学生练得少,课题还都抽想性比较强,难于理解。再加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巨大差异,没有前后过渡衔接,所以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的衔接和设计上,不仅要考虑初中教材本身的目标和内容,还要考虑刚升上初中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认知规律、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例如,我们可以开设一些数学活动课,让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亲身经历操作、思考、讨论、交流、练习的整个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向,激发其求知欲等。

3.衔接学生的学习方法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方法单一,适用的范围窄,所以在初中阶段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模仿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对教师讲解、示范的模仿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一定的数学知识。此法虽经济有效,但若使用不当,就会使学生学习被动,严重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升上初中后,若依旧沿用此法,只会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消极和负面的影响,所以在初一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此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探索创新,增强团队意识,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凤高.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8(20).

[2]谢清芳.有关七年级数学教学的衔接与教法探索[J].科技信息,2009(23).

[3]吴明喜.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J].考试(教研版),2009(3).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升初阶段教学内容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小升初数学习题
小升初真题及方法解析(数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