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刘媛媛 马金权
[摘 要]大学生学业障碍是指大学生留级、退学、不授学位、不能如期毕业等现象,随着在顺利学业完成上存在障碍 大学生的日益增多。 这一问题逐渐引社会、高校和家庭的重视,因此,分析这类具有学业障碍大学生的基本特性、学业障碍成因,提出减少和控制学业障碍的不良后果的对策,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业障碍;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149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3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辅导员专项(1155xs315);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王欣(198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持续增长,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大学生由于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学校因素、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导致学业不达标而留级、退学、不授学位、不能如期毕业的现象已不再是个别,这种因为某种原因可能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现象,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
一、学业障碍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柯克(S.Kirk)〔1〕首先提出学习困难的概念,用来表示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业长期滞后的学生。教育家、教学理论家巴班斯基提出了关于“学业不良”的概念,学业不良学生指的是要比其他普通学生使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和其他学生达到一样的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程度〔2〕。我国一些研究学者提出学业不良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与其智力提供的潜力存在差距〔3〕。而对于涉及“大学生因为某种原因可能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相关概念尚未见报道。
研究认为,大学生学业障碍即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由于非智力因素而主动放弃学业,或者在完成学业上遇到障碍而不能如期完成学业,包括学业警告、留级、退学、不授学位、不能毕业等,称为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上具有障碍,简称大学生学业障碍。这种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具备了一定的智力基础来完成大学学业。不能如期完成大学学业不仅需要加大教育的成本,学校和家庭需投入更多的费用,并且还降低了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给学生自己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大学生学业障碍的成因
1.社会因素。我国高等学校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大规模扩招,“天之骄子”的称谓越来越不适合扩招后的大学生。“大学毕业也未必能在社会立足”、“大学毕业生不靠家里的社会关系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等诸多带有负能量社会舆论冲进了大学校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产生了影响。這些社会舆论使某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而这些受负面社会舆论影响的学生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浪费家里的钱吃喝玩乐,更有的以谈情说爱为主业,还有的大学生认为立足社会主要靠经验和能力,所以忙于搞社会活动或者在校经商从而荒废学业。
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也是导致大学生学业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家庭环境好大学生靠家庭的关系可以轻而易举得到好的工作。他们不用努力学习,凭借家庭的社会关系就会很容易超过那些学习刻苦努力的大学生。这种社会现象对大学校园内的正确学习观是个巨大的冲击。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受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会给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带来偏差。大学生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很难顺利完成学业,进而出现学业障碍。
2.自身因素。学生自身因素是引起学业障碍的直接原因和内因, 包括学生本人学习动机、自控能力的强弱、学习自我效能感、心理障碍以及不良嗜好等方面的因素。
学习动机是激励、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 学生在从事学习活动时,除要有学习的需要之外,还要有满足需要的学习目标,并且由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研究发现存在学业障碍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他们对自己的学业没有明确的需要和目标,更没有什么较高的人生追求。这部分学生把自己的学业放在不重要的位置,甚至对学习有着很大的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某些科目,例如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根本没有用,学过之后也会遗忘,学了只是浪费时间。这些学生对成绩的要求也只是满足于及格,学习态度消极。没有学习的需要做动力和学习的目标做指引,自然就不能顺利完成学业,最后成为具有学业障碍的大学生。
研究发现具有学业障碍的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他们多数生活懒散,有时间就打游戏、上网、看电影。更有一些学生经常无故旷课,生活能力较低,不参加体育锻炼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自律性较差。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学业。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对自己是否能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指学习者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成绩能力学习的一种主观判断〔6〕。研究发现部分具有学业障碍的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上的自信度较低,进而使学业坚持性和努力程度都不够,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学业任务,所以就不去努力,最终导致学业障碍。
心理障碍以及不良嗜好也是造成大学生学业障碍的主要自身原因,一些不良的嗜好到一定程度也会转化成心理障碍。例如有的大学生沉迷网络,其实学生自己本身是可以认识到沉迷网络是不好的,是影响学业的,但是就是不能克制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的不良嗜好就已经转化为了心理障碍,这时就急需进行心理辅导。影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因素还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一些心理障碍。当大学生出现以上心理问题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其学业,严重者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生命。这时必要的干预措施就显得更为重要。
3.学校原因:主要包括教学、课程、师生情感等层面的因素。首先,教学这一基本途径的通畅是学生学业顺利完成的保证;其次,如果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或教学内容有缺陷,这也会的影响大学生学业的正常完成;再次,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师生相处等因素都对大学生是否主动学习有很大的关联。部分任课教师基本素质不高、缺乏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没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上、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或学习兴趣不浓;部分教师上课的形式比较死板,新知识的注入较少、比较落后的教条式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影响了学生创造性,阻碍了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的老教师上课用的讲义多年不变。导致学生由于讨厌某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从而对其所教授的科目产生抵触情绪,最终使这门课程不能达到学校的要求,以致影响整个学业。
3.家庭因素。有的学生家庭不健全,比如父母亡故,还有就是父母在但是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父母不是很悉心照顾子女;再有就是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离异或者离异后再婚,家中有相处不好的继父或继母,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会出现自卑、苦闷、孤僻等异常心理。如果父母工作很忙或者家中经商,杂人较多,家庭生活不规律等问题。以上这些家庭环境成长出来的学生,一般会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无法全心投入学习,同时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影响学业。另外家庭经济困难有可能诱发他们精神压抑、焦虑。而且許多学生忙于勤工俭学,减少了学生对学业的必须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上的投入,最终造成大学生出现学业障碍问题。
三、大学生学业障碍的解决对策。
1.障碍前期对策: 对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大学生来说,只要及时做好各方面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可能具有学业障碍特征的学生,并对其实施干预,就有可能避免学业障碍的发生。例如,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其高中成长背景和家庭环境,并根据大学第一学期的成绩及学期内表现做评估,对于可能出现学业障碍的学生进行学业预警。辅导员、班主任及时关注可能会出现学业障碍的重点学生,并介入其整个大学时期的进行干预和辅导工作,这样就可以使大部分具有学业障碍前期症状的学生向障碍期转变。另外,障碍前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从入学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采取个别心理辅导等措施,从而避免学生从障碍前期向障碍期转变。
2.障碍期对策:以“治疗”为主。对已经发生学业障碍的学生首先确定其形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之后进行对其分析是一种原因还是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然后根据原因制定“治疗方案”,最后根据先前制定的方案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和教育,“对症下药”。
具体来讲,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对障碍期学生进行具体治疗,但主要应围绕着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主要帮助学生建立有效正确的学习动机,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等确立学生正确的学业目标 。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 再次,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最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同时学生也是主体,只有做到教师和学生这个两个主体亲密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与学生的其他方面的交流,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所思所想并不关心,更谈不上交流,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学生逐渐对教师失去了信任,甚至讨厌授课教师,从而也对这名老师所讲授的科目失去了兴趣,导致成绩越来越差,最后甚至放弃了这一科目的学习。这样,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即老师要经常与学业障碍者交流,给予其更多关心、信任、鼓励和帮助,让学生不断有成就感,有继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
3.障碍后期对策:以挽救为主。主要是针对出现学业障碍已经不能如期毕业的学生,对他们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要自动放弃,要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感化学生,挽救学生,使学业障碍问题不再继续恶化。如果真的不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学业,学校也不能将其直接推向社会,还要进行教育,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克服以往的错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让学生认为学业失败而认为自己的一生都是失败的。
〔参 考 文 献〕
〔1〕钱在森. 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5.
〔2〕沈烈敏. 学业不良的相对性涵义及测定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 2004,(01):89-91.
〔3〕王琳,刘凯.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与管理对策〔J〕. 考试周刊, 2012,(15):163.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