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伟
2014年3月21日,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农业部发布,辽宁省锦州市发生一起小反刍兽疫疫情。目前,当地已对病羊及同群羊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小反刍兽疫为外来动物疫病,在辽宁省为首次发生。该病严重暴发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100%,对畜牧业危害极大。
目前,对小反刍兽疫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疫苗免疫防控。因此,一旦发现该病,快速有效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临床诊断时,应注意与牛瘟、蓝舌病、口蹄疫等均有发热、口炎等特征的动物疫病区别。
1.小反刍兽疫 病毒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为A类动物传染病;在我国为外来疫病,被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是《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规定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小反刍兽疫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其中山羊高度易感,其次为绵羊;野生动物中,牦牛、黄羊、藏羚羊等均易感;牛和猪呈隐性感染;人不感染,为非人畜共患病。潜伏期一般为4~5天,最长21天。
感染动物临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主要症状,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天。感染动物流黏液脓性鼻液,呼出恶臭气体。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者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咳嗽、呼吸异常。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一些康复山羊的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剖检主要可见尖叶性肺炎,消化道出血性条纹、坏死,淋巴结、脾脏肿大、坏死等病变。
2.牛瘟 也称烂肠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已于1956年消灭了该病。目前世界上仍有国家和地区发生本病,应保持警惕,以防该病传入我国。牛瘟的易感动物主要有牛、牦牛、水牛、黄牛,绵羊、山羊和猪仅轻度感染,其他许多野生反刍动物呈隐性感染,潜伏期多为4~6天。
临床症状以体温升高,病程短,黏膜发炎,出血,糜烂和坏死为特征。体温升高达41~42.2℃,持续3~5天。病畜流泪、眼睑肿胀、鼻黏膜充血、有黏性鼻汁。口腔黏膜充血、流涎。上下唇、齿龈、软硬腭、舌、咽喉等部位形成伪膜或烂斑。由于肠黏膜出现炎性变化,继软便之后而下痢,混有血液、黏液、黏膜片、伪膜等,带有恶臭,孕畜常有流产。病畜迅速消瘦,两眼深陷,卧地不起,衰竭而死。剖检主要可见消化道黏膜广泛出现炎症和坏死变化,特别是第四胃幽门部附近最明显。呼吸道黏膜潮红、肿胀、出血。
3.蓝舌病 以昆虫为传染媒介,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绵羊,牛和山羊的易感性较低,牛多为隐形感染,野生动物中鹿和羚羊易感,可造成死亡,潜伏期为3~8天。
临床主要以口腔、鼻腔和胃肠道黏膜发生溃疡性炎症变化为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至40.5~41.5℃,稽留5~6天,流涎、口唇水肿,蔓延到面部和耳部,甚至颈部和腹部。口腔黏膜充血,后发绀,成青紫色。绵羊的舌发绀如蓝舌头。在发热几天后,口腔连同舌黏膜糜烂,溃疡损伤部位渗出血液,口腔发臭。鼻流炎性、黏性分泌物,鼻孔周围结痂,引起呼吸困难和鼾声。有时蹄冠、蹄叶发生炎症,触之敏感,呈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卧地不动。病羊有的便秘或腹泻,有时下痢带血。剖检可见口腔糜烂和深红色。瘤胃有暗红色区,表面上皮形成空泡变性和坏死。肌肉出血,肌纤维变性。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肿。重者皮肤毛囊周围出血。心内外膜、心肌有小点出血。
4.口蹄疫 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偶蹄动物的传染病,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临床上主要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家畜以牛最易感,其次是猪,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幼龄动物较老龄动物易感性高。
各种动物发生本病的潜伏期和症状不完全一致。羊发生本病时,潜伏期一周左右,山羊多见于口腔,呈弥漫性口膜炎,水泡发生于硬腭和舌面,羔羊有时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因心肌炎而死亡。
据农业部兽医局通报,截至2014年4月8日,短短3个多月时间,新疆、甘肃、内蒙古、辽宁、湖南、江西、江苏、安徽、重庆、山西、云南、河南、陕西、湖北、浙江、吉林、贵州、广西、黑龙江、四川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发生102起小反刍兽疫疫情,共发病羊17176只,死亡8201只,大部分是输入性疫情,但也有当地羊只感染发病的趋势,疫情形势严峻。目前,辽宁省已经开展小反刍兽疫疫情紧急排查工作,并已开始对该疫病进行强制免疫工作,防止疫情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