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杨作丰 董毅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曾给养禽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养禽业的最大威胁。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政府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一、禽流感病毒
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B、C三个血清型,分别称为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A、B、C三型病毒除抗原性有差异外,在致病性等方面还有不同的特点,A型流感除感染禽外,还感染许多其他属的动物,如马、猪、海豹等,而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
1.病毒结构及基因分型 A型禽流感病毒是单股负股RNA病毒,病毒颗粒呈多型性,球形居多,但新分离的多为丝状,颗粒的最小直径80~120纳米,有囊膜和纤突,核衣壳呈螺旋对称结构。根据其表面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结构不同可分为若干亚型。迄今已发现15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可以产生135种不同的亚型组合。
2.病毒毒力及致病性 所有的禽流感病毒均属A型流感病毒,但毒株不同其致病性也有较大差异。根据各毒株对禽类致病力的不同,将禽流感病毒毒株分为高致病性病毒株、低致病病毒株和不致病病毒株。历史上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主要由2个亚型(H5亚型和H7亚型)引起,但并不是所有H5亚型和H7亚型的毒株都是强毒株。
3.理化特性 禽流感病毒属包膜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对紫外线、干燥、热以及大多数化学消毒剂均比较敏感。病毒在56℃、30分钟或60℃、10分钟可被灭活;一般氧化剂、碱类、醛类、酚类、含氯消毒剂等均可将环境中的禽流感病毒杀死,如pH=4的环境中60分钟能使禽流感病毒灭活。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粪便中病毒的传染性可在4℃下保存30~35天,20℃存活7天,在羽毛中可存活18天。
4.病毒的血凝性 禽流感病毒表面有血凝素,能够使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而此种凝集能够被特异性病毒血清所抑制。禽流感病毒能凝集的红细胞种类很多,包括人、绵羊、山羊、猪、螺、驴、马、兔、麻雀、鸡、鸭等多种动物红血球。虽然鸡新城疫病毒也能凝集红细胞,但凝集的动物种类与禽流感病毒有所不同,因此凝集试验可初步鉴别两种病毒,可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禽流感病毒和抗体的检测。
二、国内外流行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
19世纪70年代,Perooncito在意大利的鸡群中首次发现禽流感病例,当时称为鸡瘟,现已知是由禽流感病毒的高致病力毒株引起。Schafer在1955年证实1878年意大利暴发的鸡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意大利人Petek在1980年,分离到禽流感病毒H5N2;Todd和Rice在1930年曾撰文,高致病力禽流感已发生于奥地利、比利时、中国、法国、瑞士、英国、阿根廷、美国、荷兰、埃及、巴西和日本。1924~1925年,美国发生了高致病力禽流感,疫情波及东部9个州,并于1929年再次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东欧、非洲和亚洲较为多发。20世纪整个60年代,欧洲和北美从火鸡和鸭等家禽中分离到禽流感病毒。20世纪70年代疫病监测研究显示,野生鸟群在A型流感病毒的全球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在全世界范围内从多种鸟类中分离到禽流感病毒。1981年,在美国马里兰州召开第一届国际禽流感学术讨论会,会议上提出废除鸡瘟病名,改称高致病性禽流行性感冒。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均有禽流感疫情的报道,各个国家和地区引起疫情暴发的病毒亚型多种多样,目前从世界各国发病鸡中分离到的流感病毒种类包括:H5N1、H9N2、H5N2、H3N2、H3N1、H6N2、H7N7、H7N3、H7N2、H5N3、H5N4、H5N6、H5N9、H4N6、H14N5 等,但历史上较严重的疫情暴发多数是由H5和H7亚型引起的。
1.宿主范围 禽流感病毒能感染多种家禽和野禽,如鸡、鸭、鹅、珍珠鸡、火鸡、鹌鹑等都可感染发病,但火鸡、鸡、鸭是家禽中自然条件下最常受感染的禽种,鸽子易感性稍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有大量死亡。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水禽如雏鸭、雏鹅死亡率较高。不同品种的家禽感染禽流感的几率不同,但目前尚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家禽的性别有关。
2.病毒的传播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垫草、饲料以及蛋托、种蛋等媒介传播,也可通过病禽粪便中大量的病毒粒子污染空气而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也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野鸟由于迁徙将病毒散播各地,被认为是最可能导致家禽流感暴发的感染来源。病毒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
3.流行及危害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较为多发,家禽、野禽和鸟类都对禽流感病毒敏感,从多种家禽和鸟类体内分离出禽流感病毒。一般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多发于产蛋鸡群,而高致病性禽流感可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发病。在鸡群中,通常最先感染的是产蛋鸡,然后是青年鸡,再次是雏鸡,母鸡感染本病后,引起受精率及出雏率降低,雏鸡早期死亡率较高。
三、禽流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临床主要症状 患鸡一般表现为呼吸道、肠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异常。急性死亡鸡营养状况良好,亚急性或慢性病死鸡,瘦弱、脱水,皮肤及皮下干燥;眼、鼻有分泌物,鸡冠及肉髯发紫或见水肿,有的颜面、头部肿大;脚鳞出血;鸭、鹅等水禽多出现腹泻和神经症状,部分禽只角膜发炎,甚至失明。
2.病理变化 ①高致病性禽流感。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充血、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腺胃和肌胃之间交界处黏膜点状出血。输卵管可见乳白色凝块或分泌物;卵泡中充血、出血,呈紫红、紫黑色,有的卵泡变形、破裂,卵黄液流入腹腔,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腹部脂肪及心冠出血,胰腺和心肌组织局灶性坏死。脑部出现坏死病灶和神经胶质灶。血管增生。②低致病性禽流感病变不明显,轻微病变可见于鼻窦,特点是纤维素性、浆液纤维素性、卡他性、黏液脓性或干酪性炎症。气管黏膜可能水肿并伴有浆液性或干酪样的渗出物,气囊可能增厚并有纤维素性腹膜炎和蛋黄性腹膜炎,在产蛋禽的输卵管中可能有渗出物。
四、实验室诊断技术
禽流感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分离与鉴定、血凝抑制试验、免疫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荧光PCR法、核酸序列分析法等。
1.血凝/血凝抑制试验(HA-HI) 是世界各国流感血清学监测所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检测禽血清中是否含有流感抗体。血凝/血凝抑制试验是亚型鉴定的常规方法,特异性较好,但缺点是操作复杂,结果判定时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2.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 该方法可以检出所有A型流感病毒抗体,但不能区分亚型,敏感性较低,尤其是对水禽抗体敏感性低。该方法可以用于未接种疫苗禽群的诊断,但对于接种疫苗的群体,检出抗体的水平不能反映疫苗的免疫效果。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该方法可以检出所有A型流感病毒抗体,敏感性高,但不能区分亚型。该方法可以用于未接种疫苗禽群的诊断,但对于接种疫苗的群体,检出抗体的水平不能反映疫苗的免疫效果。
4.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禽流感诊断病原学检测方法,其耗时相对较短,敏感性高于一般的ELISA等方法,低于病毒分离试验。由此获得的病毒基因扩增片段,可以作为进一步的基因序列分析、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等工作的基础,该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优点。其局限性在于试验条件要求较高,需要在操作比较规范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
5.荧光RT-PCR 该方法耗时相对较短,不需要经过核酸电泳就可以实时观察到PCR结果,敏感性高于一般的RT-PCR等方法,低于病毒分离试验。其局限性在于试验条件要求较高,需要在操作比较规范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