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伟
摘要: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实际及需要出发,着眼于创设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望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成长,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兴趣;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27-0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课改普遍深入和素质教育大力实施的今天,我们都追求快乐的课堂,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语文学习更应如此。我们不能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一种痛苦的煎熬,而应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激活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实际及需要出发,着眼于创设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望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成长,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平等交流,让学生敢于大胆提问和发言,兴趣会得到充分发展。久而久之,这种师生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在乐学的气氛中得到不断提高。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从教学设计环节出发,以学生为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将歌谣朗诵、歌曲演唱、听听画画等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其次要善于合理表扬与批评学生。P.西德尼爵士说过:“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赞扬的效果更好了。”课堂上,表扬的力量往往强过批评。当学生因回答不出问题而紧张的时候,批评会使他们越发紧张,而鼓励能帮助他们放松神经,进行思考,最终获得成功。教师在这个时候的鼓励往往能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当学生开小差时,教师的批评能暂时“镇压”学生的思想,而表扬能让学生心虚,这样,在心理较量这个环节上,学生就输了。再次应保持热情向上的情绪。教师的情绪能够感染学生,教师上课的热情高涨,学生学习就异常兴奋;回答问题、思考问题都能够保持高昂的情绪。所以教师应努力保持热情的状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乐学
快乐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问,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写安排进课堂。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上气氛活跃,在这样的和谐气氛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乐学语文。比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景:同学们,大家见过很多动物,但是谁能把你见过的动物的尾巴的样子告诉大家呢?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好。问题一提出,大家立刻兴奋起来,把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回答问题。这一情景的创设,激起了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讲完以后,教师再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使学生高高兴兴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三、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好奇,乐于追问为什么。因此,教师要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上尽可能少讲、精讲,让学生多体验,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之勤于思考、勤质。这样比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不停地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在学完《惊弓之鸟》一文后,提出问题:“更赢为什么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了呢?”很多同学都认为是因为更赢善于观察、判断、分析事物,技术高超等等。而其中会有同学反问道:“老师,我觉得更赢的做法是很不对的,我们要保护动物,不应该伤害大雁。”尽管该学生的回答不是正确答案,但我们还是应及时表学生有环保意识,有独到之见。接着引导大家说:是啊,虽然我们要保护动物,但是更赢没有用箭射,而这只大雁却掉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谁又能告诉老师呢?这时,学生们纷纷展开讨论并得出:那是因为大雁一听到弦响就害怕了,以为又有箭射来,所以拼命逃脱,所以掉下来了。
四、优化教学手段,创设视听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活动,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优化多媒体与课堂的有机结合,无疑会给学生创造一堂视听的盛宴。尤其是小学生,采取多媒体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生动、活泼、充满情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作者是如何描写翠鸟行动敏捷的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把形、色、光、音融为一体,取得了独特的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通过亲眼所见,来体会翠鸟动作是多么的敏捷,再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进行感悟,既体会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练,又学会了描写动物的简单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巩固学习兴趣
课堂虽然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但是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如果能够多组织一些丰富的实践活动,对于巩固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有莫大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及需要,创造条件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记录等。课外活动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到来自老师的威严和压力,所以在活动中,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如果此时教师能够把教学内容融合在这些活动中,笔者相信教学的效果肯定会非常好。
参考文献:
[1] 代斌.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越学越有滋味[J].教师,2009(8).
[2] 梁敏.激发学习兴趣,学好小学语文[J],新课程学习,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