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视角探究汉绣艺术表达的文化特征

2014-07-08 01:42窦瑜彬翟戈谢敏君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化特征符号学

窦瑜彬 翟戈 谢敏君

摘 要: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汉绣的符号构成,阐述汉绣艺术符号所表达的深刻文化意蕴。指出浪漫热烈的荆楚文化是汉绣艺术特色得以传承的动力。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用符号学理论研究富有荆楚文化特征的汉绣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符号学;汉绣艺术;文化特征

符号学广义而言是研究符号传意的人文科学。我国有句成语叫做“雁泥鸿爪”,就是对符号表意生动准确地描述。意思是说,看到鸿雁在泥沼留下的爪印,就可以得知曾有多少鸿雁来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著名思想家庄子在《庄子•外篇》中就曾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就是阐述人们正是利用符号来表达自己心声的。

刺绣乃我国传统工艺。在中国艺术史上是一块瑰宝。而汉绣,作为楚文化孕育出的一朵奇葩,更是源远流长。如果我们以符号学的视角对汉绣进行研析,就会发现汉绣与社会进步与民族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绣的历史与发展深蕴着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

一、汉绣的设计符号表达的是大美不言、大雅若俗的文化气态

崇鸟尚凤的荆楚艺人取翎鸟翠羽之光,花草云霞之色,风气流云之势,装饰于刺绣,创造了浪漫唯美、入世随俗的刺绣艺术,使汉绣蕴涵大美不言,大雅若俗的文化气态。

1.从汉绣图样构成来分析,汉绣所呈现的是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的是吉祥、福禄的文化特征。

汉绣的花型常常以局部色彩图案的复杂组合,构成变化丰富的整体布局,这使作品风格具有神奇的想象力和绚丽粗放的效果。正是这些鲜明的特色,使汉绣成为雅俗共赏的中国名绣。江汉平原自古重视节日庆典。传统的汉绣,绣品充分运用圆格、条纹组合的芦席片、万字锦、冰竹梅、竹龙锦等图案,再结合抽象的条纹、圆格图案来构图。在题材选择上,分作金线人物、花草禽兽与文字形图案三大类。花卉性图案元素有牡丹、石榴、灵芝以及梅兰菊等;动物性图案元素有鸳鸯、龙、凤、麒麟、蝙蝠、鱼等;人物性图案元素则主要是佛教人物,表达的是宗教文化的传播;文字性图案多是些如福、禄、寿、喜、吉祥如意等祝福纳吉性质的汉字。于汉绣中,几乎每一种纹样又都有自己所蕴含的寓意比如在荷包上绣一朵荷花表示纯洁;绣牡丹表达华贵;绣梅、兰、菊象征着气节高雅和脱俗;绣石榴、葫芦象征多子,多福。而取材于民间传统的吉样图案,如“龙凤呈祥”、“多子多福”、“富贵平安”“莲生贵子”“鸳鸯戏水”“福禄寿”等,则表达了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荆楚文化兴盛发展的态势。

2.从汉绣针法运用来分析,呈现出汉绣浑厚、富丽的色彩,表达了人们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烈的荆楚文化气息。

汉绣, 以楚绣为基础, 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 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它的用针与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和粤绣相比, 更讲究实绣, 每一幅作品都通过一针一线工整绣成。

历代汉绣艺人,大胆创造铺、压、织、锁、扣、盘、套等针法来表现复杂物象。为了满足抽象装饰图案风格的需要,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整齐,谓之“齐针”。绣品多制好外围之后,,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齐针”的基本针法外,汉绣还灵活运用诸如垫针绣、铺针绣、纹针绣、游针绣、关针绣、润针绣、凸针绣、堆金绣、双面绣等等针法,以表现图案中不同物像的花纹、质感。为求“锦绣”并置的富丽效果,继楚墓绣品锦地施绣技法基础上创造出芦席片、灯笼锦、十字梅、万字流水锦、冰竹梅等多种织锦针法,给人惊彩绝艳的“锦绣”效果。且因多用“掺针”,使绣面浑厚凸起,富有很强的立体感, 在绣业中独树一帜。各针法中经常会夹着金线, 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 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表达了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 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写到:“翡翠珠被,烂齐光些。弱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瑰丽的文字描绘的华光盛景,就是武汉汉绣的风华。在历史长河中,武汉汉绣鼎盛与辉煌时,一度与苏绣、湘绣齐名,蜚声海内外。

3、从汉绣整体构图来看,蕴含着丰富楚文化那种富有原始、神秘、艳丽、富贵的民间艺术之美。

楚人尚文,在构图上采用文人画的构图方式,突出绣字与图案的结合。自汉代产生的汉字吉祥语的纹样,在汉绣中不断得到了创新和发扬,其中利用中国文字“福、禄、寿、喜”的形体将牡丹、菊花、月季等花卉填充到字形里,使花随字形变,字为花样显,体现了“字中有画”的独特韵味,展现出书法和美术的完美结合。

夸张变形也是汉绣的构图特色。大胆想象中的人物花鸟、瑞兽祥云使绣品呈现饱满匀称、敦厚古朴而强烈效果。蕴含着丰富楚文化的汉绣富有原始、神秘、艳丽、富贵的民间之美

二、汉绣的语义符号表达的是喜爱富丽、崇拜太阳的民间传承

汉绣造型线条流畅,色彩富丽,显示出楚人崇拜太阳,崇拜大火,喜爱亮丽的红色,向往日出的东方。汉绣浓墨重彩、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富丽堂皇,表现的是荆楚地域性的文化艺术特点。而这正是楚文化在楚地民间的基因传承。

艳丽的色彩是楚绣独特风格的体现,这是源于楚地尚赤的习俗,汉绣保留了这一特色,同时更强调色彩的对比性。色彩的对比性是汉绣最有地域性和艺术性的地方,以浓墨重彩为主要特点的汉绣,在色彩运用上,配色主要追求一种“金碧辉煌”的效果绣色斑斓、对比强烈、丰富多变,艳丽而不俗套,丰富而不紊乱。

不论是昔日的楚绣还是今日的汉绣,都喜欢以重色为底色,以红、黄、兰、白、黑之上五色为即五色中最鲜艳的色调首选,并夹以金银,使得面料的底色与所要表现绣物的色彩形成很大反差,效果强烈。汉绣讲究实绣,完全靠一针针把它拼起来,使作品完全不褪色。绣地也采用大红、青、绿、蓝缎等重色来衬托热闹的气氛。由此形成了汉绣如大自然中灿烂的彩霞、鲜艳的花朵和亮丽的飞鸟的夺目效果。

在湖北马山一号等楚墓中出土发掘的绣品,绣工精美,纹样华丽,构思设计大胆独特,为荆楚地区汉绣的源流研究提供了实物材料。先秦时期,正是我国刺绣的发端时期。而此时的楚国丝织业,代表着当时我国丝织工业的最高水平。自古纺织刺绣不分家,丝织业的强盛势必带动刺绣业的繁荣;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观,亦为楚绣的繁荣提供了文化支持,楚绣因而艺冠群芳,成为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地方性绣种。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时,楚国的刺绣品已远销到西伯利亚地区,可见其刺绣业之发达。南方的楚国丝织业足以代表当时我国丝织品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屈原的《楚辞•招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楚宫丝织品图画,“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翡帏翠帐,饰高堂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这种需求对刺绣品的生产、发展的刺激是不难想见的。

以符号学的视角看汉绣,我们不仅看到了汉绣让人叹为观止的技艺,更让我们洞悉了楚地人们火辣、大气。荆楚文化的浪漫热烈,是其艺术特色得以传承的动力。这样的基因传承,从未因为种种历史的风云变幻而动摇。

参考文献:

[1] 来洁:《从符号学角度思考艺术的价值-读罗兰•巴特<符号原理>》,《美术大观》2009.05

[2]郭鸿:《对符号学的回顾和展望:论符号学的性质、范围和研究方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5

[3]吕吉雕:《从符号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图案的隐喻-以蝙蝠纹样为例》,《艺术科技》2013.02

[4]黄江杰:《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珠宝首饰及其传承》

[5]冯泽民 赵静:《汉绣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发展》,《丝绸》2010.04

[6] 叶云 叶依子:《汉绣的娩出与发展变化》,《湖北社会科学》2009.06

[7] 金秀莉:《浅析汉绣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承发展》,《现代装饰(理论)》2012.06

[8] 叶依子 叶云:《汉绣流考》,《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08

猜你喜欢
文化特征符号学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土家族跳丧舞“撒尔嗬”的文化解读
庐陵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创新性研究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谈青春题材电影的母题书写
基于符号学的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符号学理论初探
符号学的得与失——从文本理论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