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阅读教学探究性问题的设计

2014-07-08 17:08:31仲维健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翠鸟爪子羽毛

仲维健

俗话说:挈领而顿,百毛皆顺。就“教”的角度看,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合适的“领”,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确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然而,从“学”的角度看,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挈”“顿”作

用,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皆顺”的弱势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因此,不妨把“领”变成“香饵”,根据文本特点抛出富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觅食”,这样才能构建出“满池开花”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在教学中,怎样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以下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鸟》一课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谈两点思考。

一、角度新,使学生乐于探究

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是在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引领下完成与文本的对话。教师设计问题的角度不同,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大不相同。什么是问题呢?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当你需要组织新的信息项目,或以新的方式运用已知的信息项目,以解决问题时,你就碰到了问题。”这就告诉我们,问题指向的目标应当是学生的未知领域,而这一目标应是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加工所能够完成的,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以《翠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翠鸟外形的?找出写爪子、羽毛、体态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如果这样提问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因为这些问题在书上很容易找到,一读就懂,对学生缺乏挑战性和趣味性。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通过阅读了解翠鸟的特点并不难,难在使学生领悟“什么是特点”“怎样抓特点”。因此,不妨从后面一种角度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中领悟“特点”。

【教学片段】

师: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为什么把它叫翠鸟吗?

生:因为翠鸟的羽毛是绿色的。

师:听说绿色的鸟就是翠鸟,这四只鸟高兴极了,瞧!它们兴高采烈地来到我们的教室里,(出示四幅鸟图)快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生:这里面有的不是翠鸟!

师:哪一只是翠鸟?

生:只有第四只是翠鸟。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另外三只鸟可伤心了,它们明明穿着绿衣服,你们却不承认它们是翠鸟。怎么办呢?我们来开一个翠鸟鉴定会,从课文中找出充分的理由说服它们,好吗?

生:(兴致勃勃)好!

师:请你们仔细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在你认为能说服它们的重要的字词下面做上记号,一会儿用“课文是这样说的,说明翠鸟的什么应该是什么样的,可是你是什么样的,所以你不是翠鸟”的办法来说服它们。

(学生默读勾画相关词句,读后交流。)

生1:课文中说“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说明翠鸟的爪子是红色的,1号、2号小鸟,你们的爪子不是红的,所以你们不是翠鸟。

师:你说得有理有据,1号、2号小鸟有点被你们说服了,3号小鸟急了,它说:“我的爪子可是红的呀,为什么我不是翠鸟?”谁来说服它?

生2:从“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可以看出,翠鸟的爪子很小,而你的爪子很大,而且翠鸟抓住的是苇秆,而你在笼子里抓住的是铁栏杆,所以你不是翠鸟。

生3:老师,我有问题,4号小鸟抓住的也不是苇秆,是树枝。

师:你们两个很会读书,也善于观察,你们发现了翠鸟是水边的野生鸟,而不是笼中养的观赏鸟。的确,翠鸟喜欢捕鱼,所以生活在水边,但是水边的情况各式各样,如果没有苇秆怎么办?有树枝它就会抓住什么?(生:树枝。)有石头,它可能就站在哪儿?(生:石头上。)所以这句话的关键不是苇秆而是“水边”,同意吗?请你们读一读这句话,用你们的朗读表现出翠鸟的特点。

生:(齐)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师:仅凭爪子还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再来比比它们的羽毛。

……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绿色的鸟就是翠鸟吗?”这一话题引领下,通过抓重点词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比较,翠鸟的特点一步步完整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水边、红色的小爪子、色彩鲜艳的羽毛,加上透亮灵活的眼睛和又长又尖的嘴组合在一起,使我们一眼就认出它是翠鸟而不是别的动物。在比较中,学生懂得了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就是特点,我们也要这样去抓特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翠鸟有什么特点,还有探究的快乐和读书的方法。

二、效度实,使学生学有所获

兴趣是主动探究的前提,而提问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所收获。就阅读教学而言,学生的收获应包含“言”和“意”两个方面。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关注其效度,要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将理解、感悟、表达等训练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在文本的“言”和“意”之间走个来回,切实获得语文学习的收获。

仍以《翠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为例。如果仅仅把眼光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翠鸟的“特点”上显然不够,因为这篇课文是学生学习写作很好的范例。荀子曰:“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尝试抓住特点去描写事物,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片段】

师:另外三只鸟虽然被你们说得心服口服,但还是很伤心,因为它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你们想帮助它们吗?(生:想!)谁能任选其中一只鸟,仿照课文的写法说说它的样子,让大家猜猜你说的是几号鸟?大家猜中了,我就告诉你们这些鸟是谁。

生:有一只鸟,它头上的羽毛像红色的头巾,身上的羽毛像七彩的外衣,眼睛又黑又亮,一双红色的大爪子紧紧地抓住笼子里的铁栏杆。

生:3号鸟。

师:猜对了,说明你抓住了这只鸟的特点。我告诉你们,这只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彩文鸟,因为它身上有七种不同的颜色,非常好看,被称为鸟类中的“美男子”。谁再选一只鸟说?

生:有一只鸟,它的爪子是灰色的,身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白色的衬衣,眼睛周围有一圈白边,嘴巴又尖又小。

生:2号鸟。

师: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去说,真棒!我来公布这只鸟的名字,它的名字非常可爱,叫绿豆鸟。

……

王尚文教授指出:“语文学什么?就是学习遣词造句的精确妥帖,岂有它哉!西谚有云:‘魔鬼藏在细节里。我们语文教学的奥秘就藏在言语形式里。发现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深入言语形式,从而把握它的奥秘,熟悉它的门径,学习它的艺术,这就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别的课程难以替代的‘独当之任。”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在上面的课例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乐于帮助他人的心理,抛出“谁能任选其中一只鸟,仿照课文的写法说说它的样子,让大家猜猜你说的是几号鸟?”这样一个直指表达训练的问题让学生练习,学生举一反三地运用语言描述自己观察所见,在这个富有情趣的环节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同步锻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开放的视野,不要把眼光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对故事情节的串联上,要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着手于“新”,立足于“实”,用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激发求知欲,使语文课堂开满主动探究之花。

(作者单位:陕西莲湖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翠鸟爪子羽毛
关于爪子
翠鸟
让羽毛变成“无价之宝”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42
羽毛项链
吹羽毛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08
翠鸟
宝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52
带爪子的鞋子
飞翔的羽毛
你想要爪子吗
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