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不再谈『虫』色变

2014-07-08 08:11Flora
健康之家 2014年7期
关键词:生肉准妈妈弓形虫

Flora

什么是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寄生虫,寄生在动物身上,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消化道传染。它能破坏人体多种器官和组织,很容易侵害人体的神经系统。

被冤枉的猫猫狗狗

弓形虫其实很普遍,人和动物的弓形虫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英、美调查成人感染率一般为16%~40%,有的达70%,而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调查的成人感染率为50%~80%,法国人高达90%。1985~1990年,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

★对正常人无害 弓形虫对正常人来说几乎没有危害。一般来说,大部分人仅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被感染者有时候甚至完全察觉不出来。只有少数人初次感染(或称原发性感染)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的症状,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这些症状消失,只是形成的包囊在身体里会存在几个月、好几年或者更长时间,一般都是自愈。而且从此就会对其产生抗体。

★可怕的“孕妇病” 人们大多只在谈论怀孕话题的时候才会提起弓形虫,因此,在主人怀孕的时候,家里的猫猫也经常会被其他家庭成员“问候”一下。不过之前从来没感染过弓形虫的准妈妈的确是孕期感染的“高危人群”。孕妇感染了弓形虫后,弓形虫可以通过胎盘直接传染给胎儿,胎儿畸形、先天愚和死胎的几率可能在40%左右。一旦弓形虫通过胎盘传给宝宝,就会造成宝宝先天性感染。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其中感染的婴儿以神经管畸形最多见。宝宝出生后表现为小头畸形、脑积水、癫痫发作,造成智力低下等。有些新生儿出生时无特殊体征,仅表现为低体重、贫血、黄疸等,但逐渐出现抽搐、脑膜炎、脑钙化,感染的婴儿中,约有1/3会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而失明。

★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弓形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猪、羊、狗、猫等哺乳动物均可成为传染原。狗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的粪便和排泄物却都没有传染性,所以单纯和狗接触不会感染弓形虫病。因为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所以养猫造成感染的几率会更高。被感染的猫会排出带有弓形虫囊合子的便便,一般便便排出体外1周至20天是传染期。所以如果每天都清理猫砂,不让孕妇有接触“过期”猫便便的机会,那就不用太担心了。其实,宠物并不是导致人感染弓形虫的最大元凶,发生感染的最大可能是不慎吃了没有煮熟的、感染了弓形虫的生肉及海鲜等。

你该怎么做?

★孕前检查,将弓形虫扼杀在摇篮里,避免感染弓形虫的最好方法就是孕前体检。不仅孕妈妈要检查,家中的宠物也要检查。大部分宠物医院都有宠物的弓形虫检测,非常方便。而对于准妈妈来说,孕前体检中有一项TORCH检查,是针对弓形虫、风疹、单纯疱疹病毒等多种病原体的。

★如何看懂检查报告

IgG阳性IgM阴性:曾经感染过这种病毒,或接种过疫苗,并且已产生免疫力,胎儿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IgG阴性IgM阴性:表明孕妇为易感人群。妊娠期最好重复IgG检查,观察是否转阳。

IgG阳性IgM阳性:表明孕妇可能为原发性感染或再感染。可借IgG亲和试验加以鉴别。

IgG阴性IgM阳性:近期感染过,或为急性感染;也可能是其它干扰因素造成的IgM假阳性。需2周后复查,如IgG阳转为急性感染,否则判断为假阳性。

如果TORCH检查显示已经感染过弓形虫,那么准妈妈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就不用再担心在孕期通过宠物感染弓形虫病了。如果TORCH检查显示从未感染过,则表明没有免疫力,那就要在整个怀孕期间格外注意。如果化验结果显示正在感染,那就暂时不宜怀孕。通过早期的TORCH化验,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对数种疾病的抵御情况,除了孕前要做一次外,怀孕三个月时还要检查一次,确保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

★如何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1.不能放养宠物猫咪,任其在外面游荡和“狩猎”。

2.定期为宠物体检、注射疫苗,驱除体内外的寄生虫,排除后顾之忧。

3.在日常生活中准妈妈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肉要充分煮熟,处理食物的器物要全部生熟分开。加工生肉后,吃东西前都要洗手。用烧开的水清洗切过生肉的切菜板和刀。清洗蔬菜和水果要彻底。未消毒的牛奶和其他奶制品千万不能喝。也千万不要将没有煮熟的鱼、虾或内脏、肉品等喂给宠物。

4.搞好宠物自身、小窝及厕所的卫生,要经常在宠物的活动区域使用消毒剂或蒸气消毒,准爸爸应及时清理宠物粪便,保持家中环境卫生。

猜你喜欢
生肉准妈妈弓形虫
人类能吃生肉吗?
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检疫及防治
为何生肉不能用水龙头直接冲洗
难言之隐常扰准妈妈有因寻
怀孕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吗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GABARAPL2 在IFN-γ诱导的HeLa 细胞抑制弓形虫生长中发挥重要功能
黄瓜中有大量弓形虫吗
怀孕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吗
一例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