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钊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4.004
泥螺[Bullacta exarata(Philippi)],俗名吐铁。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头楯目、阿地螺科。体呈长方形,头盘大而肥厚,外套膜不发达。侧足发达,覆盖贝壳两侧之一部分。
泥螺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在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都能很好地生活,是后鳃类动物中对盐度、温度适应性较广的种类之一,栖息在海湾内的潮间带泥沙滩[1]。
黄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平均坡降(1~2)/10 000,潮间带宽度2 000~5 600 m。2013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潮间带底质以沙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滩面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并生长大量的硅藻,同时这里的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等都非常适宜泥螺的生长繁殖。
1 泥螺在黄河三角洲海域的演变
1.1 历次滩涂调查结果
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在1984年、1988年、2008年、2013年进行了4次滩涂贝类资源调查。1984年、1988年的调查没有发现泥螺的分布。2008年、2013年调查的泥螺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情况如下:
2008年5月泥螺平均栖息密度为25.6个/m2(这个数是表1中低潮区的密度),栖息密度潮区的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达36.7 g/m2,生物量的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2008年8月份栖息密度12.61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8月份泥螺的平均生物量为23.29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
2008年调查中,泥螺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潮区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即5月份是: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8月份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季节变化规律:5月份栖息密度明显大于8月份,5月份生物量也明显大于8月份(见表1、表2)。
表1 2008年泥螺栖息密度
个/m2
高 中 低 平均
5月 26.67 31.11 19.03 25.6
8月 8.68 19.43 9.72 12.61
表2 2008年泥螺生物量
g/m2
高 中 低 平均
5月 41.25 41.54 27.31 36.70
8月 16.77 31.52 21.57 23.29
2013年5月泥螺的栖息平均密度为56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为10.18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8月份生物栖息密度为13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为15.84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10月份泥螺栖息平均密度为22.32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生物量为3.69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
2013年5月和8月份的潮区分布规律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而10月份则明显不一致。季节变化规律:5月份泥螺栖息密度明显大于8月,而8月份的生物量明显高于5月份。10月份的栖息密度高于8月份,生物量要比8月份低很多(见表3、表4)。
表3 泥螺2013年调查生物栖息密度 个/m2
月份 高 中 低 平均
5 102 36 30 56
8 27.6 7.4 3.85 13
10 6.22 59.6 1.19 22.32
表4 泥螺2013年调查生物量
g/m2
月份 高 中 低 平均
5 14.84 9.84 5.86 10.18
8 23.81 15.97 7.75 15.84
10 5.08 3.36 2.63 3.69
1.2 问题与讨论
2008年滩涂调查在黄河口浅海滩涂共设置13条断面,2013年滩涂调查共设置了18条断面。2008年5月有1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8月份有3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2013年5月份有3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8月份有2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说明泥螺在该区域的分布范围在这几年的变化不大。
2013年5月份泥螺的栖息密度较2008年的栖息密度大,但生物量却小了很大,这除了2008年调查的时间较2013年晚,泥螺的个体较大一些外,可能也有个体逐年变小的趋势。
2013年8月份和2008年8月份调查时间差不多,而且2013年泥螺的栖息密度略高于2008年,但是2013年生物量15.84 g/m2较2008年的2329 g/m2明显降低,这说明泥螺个体在该区域有逐年变小的趋势。通过对捕捞泥螺渔民的调查也间接印证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泥螺个体逐渐变小趋势的看法。
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泥螺个体逐渐变小趋势的原因,可能是泥螺通过几年在该区域的繁殖生长,适合其摄食的底栖硅藻生物量逐渐减少,致使其生长受到抑制。
黄河三角洲地区原本没有泥螺的生存记载,在1984年和1988年东营市海洋渔业系统进行的滩涂调查中均没有发现。泥螺最早于2002年引入东营黄河以南海域,后逐渐扩散至黄河以北地区,2008年前后泥螺的分布、密度和产量指标达到顶峰。由2008年和2013年滩涂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泥螺的分布区域没有大的变化,栖息密度并没有降低,而且5月份栖息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而生物量则明显减少,说明泥螺的个体在变小。目前,泥螺的发展已保持平稳,生态环境相对均衡,基本不会再出现大的波动[2]。
2 泥螺抑制技术探讨
泥螺自2002年被引入黄河三角洲海域以后,非常适宜在该海域生存,很快大面积繁殖起来,至2008年前后达到顶峰,挤占了当地滩涂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当地生物群落之间的生态平衡,给该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为此,我们进行了泥螺抑制技术探讨。
2.1 试验地点
试验时间为2013年,试验区设在垦利县水产供销公司的生产管理区内,其中潮区宽大约1 100 m、长1 000 m左右,面积110 hm2。
2.2 试验方法
人工清除,共进行3次,分别是5月、8月、10月,出动人工共500余人次,进行拉网式收捕,将滩面上能够发现的泥螺成体、幼体和卵全部捞起,成螺出售,幼体和卵放入周边的养殖区内 ,2013年共收捕泥螺23 t,结果显示到10月份,该区的泥螺存量已经很少。
2.3 试验总结
由于退潮后泥螺的成体、幼体和卵大都暴露在滩面上,同时其活动能力低,移动范围小,要想控制某处泥螺,只要连续将其成体、幼体和卵从滩面上捞出转移即可做到有效控制。
2.4 问题探讨
我们在泥螺抑制试验中发现:
由于春季是泥螺的产卵季节,而泥螺孵化后苗种数量大大增加,同时苗种个体小,要去除费工费力,效果较差。而泥螺产的卵块大、颜色鲜艳,容易被发现,因此及早清除泥螺的卵是一种省工省力的好方法。
在早春季节将性成熟的大个体及早清除,能够有效控制泥螺产卵的数量,对于泥螺的繁殖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要有效控制泥螺在某一区域的生长繁殖,仅通过小面积的清除是不够的,起到的作用不大。因小面积清除,几天之后在附近的泥螺很快就会移动过来。所以要控制其在某一区域的生长要有足够大的面积,并且最好是在两条河流之间进行。
参考文献:
[1] 蔡英亚,张英,魏若飞.贝类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33
[2] 2012年东营市海洋环境公报[M].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2013:15-16
(收稿日期:2014-01-06)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4.004
泥螺[Bullacta exarata(Philippi)],俗名吐铁。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头楯目、阿地螺科。体呈长方形,头盘大而肥厚,外套膜不发达。侧足发达,覆盖贝壳两侧之一部分。
泥螺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在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都能很好地生活,是后鳃类动物中对盐度、温度适应性较广的种类之一,栖息在海湾内的潮间带泥沙滩[1]。
黄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平均坡降(1~2)/10 000,潮间带宽度2 000~5 600 m。2013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潮间带底质以沙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滩面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并生长大量的硅藻,同时这里的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等都非常适宜泥螺的生长繁殖。
1 泥螺在黄河三角洲海域的演变
1.1 历次滩涂调查结果
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在1984年、1988年、2008年、2013年进行了4次滩涂贝类资源调查。1984年、1988年的调查没有发现泥螺的分布。2008年、2013年调查的泥螺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情况如下:
2008年5月泥螺平均栖息密度为25.6个/m2(这个数是表1中低潮区的密度),栖息密度潮区的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达36.7 g/m2,生物量的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2008年8月份栖息密度12.61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8月份泥螺的平均生物量为23.29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
2008年调查中,泥螺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潮区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即5月份是: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8月份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季节变化规律:5月份栖息密度明显大于8月份,5月份生物量也明显大于8月份(见表1、表2)。
表1 2008年泥螺栖息密度
个/m2
高 中 低 平均
5月 26.67 31.11 19.03 25.6
8月 8.68 19.43 9.72 12.61
表2 2008年泥螺生物量
g/m2
高 中 低 平均
5月 41.25 41.54 27.31 36.70
8月 16.77 31.52 21.57 23.29
2013年5月泥螺的栖息平均密度为56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为10.18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8月份生物栖息密度为13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为15.84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10月份泥螺栖息平均密度为22.32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生物量为3.69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
2013年5月和8月份的潮区分布规律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而10月份则明显不一致。季节变化规律:5月份泥螺栖息密度明显大于8月,而8月份的生物量明显高于5月份。10月份的栖息密度高于8月份,生物量要比8月份低很多(见表3、表4)。
表3 泥螺2013年调查生物栖息密度 个/m2
月份 高 中 低 平均
5 102 36 30 56
8 27.6 7.4 3.85 13
10 6.22 59.6 1.19 22.32
表4 泥螺2013年调查生物量
g/m2
月份 高 中 低 平均
5 14.84 9.84 5.86 10.18
8 23.81 15.97 7.75 15.84
10 5.08 3.36 2.63 3.69
1.2 问题与讨论
2008年滩涂调查在黄河口浅海滩涂共设置13条断面,2013年滩涂调查共设置了18条断面。2008年5月有1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8月份有3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2013年5月份有3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8月份有2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说明泥螺在该区域的分布范围在这几年的变化不大。
2013年5月份泥螺的栖息密度较2008年的栖息密度大,但生物量却小了很大,这除了2008年调查的时间较2013年晚,泥螺的个体较大一些外,可能也有个体逐年变小的趋势。
2013年8月份和2008年8月份调查时间差不多,而且2013年泥螺的栖息密度略高于2008年,但是2013年生物量15.84 g/m2较2008年的2329 g/m2明显降低,这说明泥螺个体在该区域有逐年变小的趋势。通过对捕捞泥螺渔民的调查也间接印证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泥螺个体逐渐变小趋势的看法。
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泥螺个体逐渐变小趋势的原因,可能是泥螺通过几年在该区域的繁殖生长,适合其摄食的底栖硅藻生物量逐渐减少,致使其生长受到抑制。
黄河三角洲地区原本没有泥螺的生存记载,在1984年和1988年东营市海洋渔业系统进行的滩涂调查中均没有发现。泥螺最早于2002年引入东营黄河以南海域,后逐渐扩散至黄河以北地区,2008年前后泥螺的分布、密度和产量指标达到顶峰。由2008年和2013年滩涂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泥螺的分布区域没有大的变化,栖息密度并没有降低,而且5月份栖息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而生物量则明显减少,说明泥螺的个体在变小。目前,泥螺的发展已保持平稳,生态环境相对均衡,基本不会再出现大的波动[2]。
2 泥螺抑制技术探讨
泥螺自2002年被引入黄河三角洲海域以后,非常适宜在该海域生存,很快大面积繁殖起来,至2008年前后达到顶峰,挤占了当地滩涂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当地生物群落之间的生态平衡,给该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为此,我们进行了泥螺抑制技术探讨。
2.1 试验地点
试验时间为2013年,试验区设在垦利县水产供销公司的生产管理区内,其中潮区宽大约1 100 m、长1 000 m左右,面积110 hm2。
2.2 试验方法
人工清除,共进行3次,分别是5月、8月、10月,出动人工共500余人次,进行拉网式收捕,将滩面上能够发现的泥螺成体、幼体和卵全部捞起,成螺出售,幼体和卵放入周边的养殖区内 ,2013年共收捕泥螺23 t,结果显示到10月份,该区的泥螺存量已经很少。
2.3 试验总结
由于退潮后泥螺的成体、幼体和卵大都暴露在滩面上,同时其活动能力低,移动范围小,要想控制某处泥螺,只要连续将其成体、幼体和卵从滩面上捞出转移即可做到有效控制。
2.4 问题探讨
我们在泥螺抑制试验中发现:
由于春季是泥螺的产卵季节,而泥螺孵化后苗种数量大大增加,同时苗种个体小,要去除费工费力,效果较差。而泥螺产的卵块大、颜色鲜艳,容易被发现,因此及早清除泥螺的卵是一种省工省力的好方法。
在早春季节将性成熟的大个体及早清除,能够有效控制泥螺产卵的数量,对于泥螺的繁殖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要有效控制泥螺在某一区域的生长繁殖,仅通过小面积的清除是不够的,起到的作用不大。因小面积清除,几天之后在附近的泥螺很快就会移动过来。所以要控制其在某一区域的生长要有足够大的面积,并且最好是在两条河流之间进行。
参考文献:
[1] 蔡英亚,张英,魏若飞.贝类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33
[2] 2012年东营市海洋环境公报[M].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2013:15-16
(收稿日期:2014-01-06)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4.004
泥螺[Bullacta exarata(Philippi)],俗名吐铁。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头楯目、阿地螺科。体呈长方形,头盘大而肥厚,外套膜不发达。侧足发达,覆盖贝壳两侧之一部分。
泥螺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在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都能很好地生活,是后鳃类动物中对盐度、温度适应性较广的种类之一,栖息在海湾内的潮间带泥沙滩[1]。
黄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平均坡降(1~2)/10 000,潮间带宽度2 000~5 600 m。2013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潮间带底质以沙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滩面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并生长大量的硅藻,同时这里的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等都非常适宜泥螺的生长繁殖。
1 泥螺在黄河三角洲海域的演变
1.1 历次滩涂调查结果
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在1984年、1988年、2008年、2013年进行了4次滩涂贝类资源调查。1984年、1988年的调查没有发现泥螺的分布。2008年、2013年调查的泥螺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情况如下:
2008年5月泥螺平均栖息密度为25.6个/m2(这个数是表1中低潮区的密度),栖息密度潮区的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达36.7 g/m2,生物量的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2008年8月份栖息密度12.61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8月份泥螺的平均生物量为23.29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
2008年调查中,泥螺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潮区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即5月份是: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8月份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季节变化规律:5月份栖息密度明显大于8月份,5月份生物量也明显大于8月份(见表1、表2)。
表1 2008年泥螺栖息密度
个/m2
高 中 低 平均
5月 26.67 31.11 19.03 25.6
8月 8.68 19.43 9.72 12.61
表2 2008年泥螺生物量
g/m2
高 中 低 平均
5月 41.25 41.54 27.31 36.70
8月 16.77 31.52 21.57 23.29
2013年5月泥螺的栖息平均密度为56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为10.18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8月份生物栖息密度为13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为15.84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10月份泥螺栖息平均密度为22.32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生物量为3.69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
2013年5月和8月份的潮区分布规律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而10月份则明显不一致。季节变化规律:5月份泥螺栖息密度明显大于8月,而8月份的生物量明显高于5月份。10月份的栖息密度高于8月份,生物量要比8月份低很多(见表3、表4)。
表3 泥螺2013年调查生物栖息密度 个/m2
月份 高 中 低 平均
5 102 36 30 56
8 27.6 7.4 3.85 13
10 6.22 59.6 1.19 22.32
表4 泥螺2013年调查生物量
g/m2
月份 高 中 低 平均
5 14.84 9.84 5.86 10.18
8 23.81 15.97 7.75 15.84
10 5.08 3.36 2.63 3.69
1.2 问题与讨论
2008年滩涂调查在黄河口浅海滩涂共设置13条断面,2013年滩涂调查共设置了18条断面。2008年5月有1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8月份有3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2013年5月份有3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8月份有2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说明泥螺在该区域的分布范围在这几年的变化不大。
2013年5月份泥螺的栖息密度较2008年的栖息密度大,但生物量却小了很大,这除了2008年调查的时间较2013年晚,泥螺的个体较大一些外,可能也有个体逐年变小的趋势。
2013年8月份和2008年8月份调查时间差不多,而且2013年泥螺的栖息密度略高于2008年,但是2013年生物量15.84 g/m2较2008年的2329 g/m2明显降低,这说明泥螺个体在该区域有逐年变小的趋势。通过对捕捞泥螺渔民的调查也间接印证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泥螺个体逐渐变小趋势的看法。
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泥螺个体逐渐变小趋势的原因,可能是泥螺通过几年在该区域的繁殖生长,适合其摄食的底栖硅藻生物量逐渐减少,致使其生长受到抑制。
黄河三角洲地区原本没有泥螺的生存记载,在1984年和1988年东营市海洋渔业系统进行的滩涂调查中均没有发现。泥螺最早于2002年引入东营黄河以南海域,后逐渐扩散至黄河以北地区,2008年前后泥螺的分布、密度和产量指标达到顶峰。由2008年和2013年滩涂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泥螺的分布区域没有大的变化,栖息密度并没有降低,而且5月份栖息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而生物量则明显减少,说明泥螺的个体在变小。目前,泥螺的发展已保持平稳,生态环境相对均衡,基本不会再出现大的波动[2]。
2 泥螺抑制技术探讨
泥螺自2002年被引入黄河三角洲海域以后,非常适宜在该海域生存,很快大面积繁殖起来,至2008年前后达到顶峰,挤占了当地滩涂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当地生物群落之间的生态平衡,给该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为此,我们进行了泥螺抑制技术探讨。
2.1 试验地点
试验时间为2013年,试验区设在垦利县水产供销公司的生产管理区内,其中潮区宽大约1 100 m、长1 000 m左右,面积110 hm2。
2.2 试验方法
人工清除,共进行3次,分别是5月、8月、10月,出动人工共500余人次,进行拉网式收捕,将滩面上能够发现的泥螺成体、幼体和卵全部捞起,成螺出售,幼体和卵放入周边的养殖区内 ,2013年共收捕泥螺23 t,结果显示到10月份,该区的泥螺存量已经很少。
2.3 试验总结
由于退潮后泥螺的成体、幼体和卵大都暴露在滩面上,同时其活动能力低,移动范围小,要想控制某处泥螺,只要连续将其成体、幼体和卵从滩面上捞出转移即可做到有效控制。
2.4 问题探讨
我们在泥螺抑制试验中发现:
由于春季是泥螺的产卵季节,而泥螺孵化后苗种数量大大增加,同时苗种个体小,要去除费工费力,效果较差。而泥螺产的卵块大、颜色鲜艳,容易被发现,因此及早清除泥螺的卵是一种省工省力的好方法。
在早春季节将性成熟的大个体及早清除,能够有效控制泥螺产卵的数量,对于泥螺的繁殖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要有效控制泥螺在某一区域的生长繁殖,仅通过小面积的清除是不够的,起到的作用不大。因小面积清除,几天之后在附近的泥螺很快就会移动过来。所以要控制其在某一区域的生长要有足够大的面积,并且最好是在两条河流之间进行。
参考文献:
[1] 蔡英亚,张英,魏若飞.贝类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33
[2] 2012年东营市海洋环境公报[M].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2013:15-16
(收稿日期: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