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的2+1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必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2+1顶岗实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升2+1顶岗实习质量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2+1顶岗实习 课程设置 管理制度 评价体系
1 2+1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的是打造工学结合的实用型人才。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学生至少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在具体的顶岗实习中,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已经弱化了学生的身份,而是以企业员工的形象出现在具体工作岗位中,肩负着明确的工作职责。这就要求,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想要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就要将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充分的运用。
1.1 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顶岗实习中得到提升
通过这种顶岗实习的实践锻炼,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与课堂上理论学习所不同的新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提升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实践工作中的适应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帮助学生在工作实践的实际问题解决中,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
1.2 学生的职业素养在顶岗实习中得到培养
在顶岗实习的安排中,学生能亲身进入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通过顶岗实习的实践,学生对实际工作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了解与掌握,不仅为理论知识的应用提供了机会,也同样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在这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团队成员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不断提升个人的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
2 现阶段高职院校2+1顶岗实习的现状
2.1 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并没有按照课程化管理理念进行科学设计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成为课程设置的大背景,但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改革目标还没有最后实现。这就导致,在高职院校2+1顶岗实习时,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对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针对性不强,最终也没有摆脱单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束缚。高职院校把实践型人才设为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在2+1顶岗实习
的环节里,并没有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化管理中科学的体现。
2.2 学校与企业之间对学生的共管机制不完善
高职院校对2+1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制度很难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契合,就在顶岗实习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校企难以协同管理的局面。主要表现在校企共管机制不成熟,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热情度不高。
2.3 对参加顶岗实习学生的动态评价机制不完善
学生参加2+1顶岗实习后,离开学校进入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但是,由于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专业职业技能有限,处于起步的基础阶段,工作地位和受企业管理方重视的程度有限。导致企业做为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评价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流于形式,难以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高职院校也没有能力全程跟踪评价,就只能以企业为评价主体,这就需要建立起对2+1顶岗实习学生的动态综合评价体系。
3 提高高职院校2+1顶岗实习质量的对策
3.1 系统设计顶岗实习的课程体系
为了真正体现顶岗实习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该将顶岗实习做为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化评估中。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顶岗实习的特点,具体设计顶岗实习的课程标准。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顶岗实习岗位的选择标准、指导教师的选择标准、实习学生的评价体系及课程的评价体系几个方面来深入、科学的进行课程设计。
3.2 管理规范,制度完善
首先,学生参加高等职业院校的2+1顶岗实习,主要通过学院推荐和自主选择两种途径。不论哪种途径下实现的顶岗实习,学院都应精心选择实习岗位,提高岗位的利用率,確保稳定性。其次,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地针对学生合法权益保障问题与企业制定相关协议。最后,完善顶岗实习期间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力度,提高顶岗实习的功能与质量。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合法的兼顾学院、企业、学生三方的共同利益。
3.3 建立多元化的动态评价机制
顶岗实习阶段,除了传统的企业及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应该补充学生对顶岗实习阶段自我表现、收获的认知评价,同时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学生之间还应该设定互评的环节,提出不同立场的对顶岗实习管理的意见或建议,从而更好地推进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真,王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J].家园,2014(3):31.
[2]付慧敏.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华章,2014(3):244.
[3]姜义林.高职教育顶岗实习课程化管理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3):31-32.
基金基目:
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高职院校2+1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B13SH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史露露(1979-),女,硕士学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九年,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