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2014-07-05 07:21:52吴静怡
考试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幼儿园

吴静怡

摘 要: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力及创造性思维,使之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美术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 美术教育 创造性活动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力及创造性思维,使之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曾几何时,我们曾走入误区:认为创造性美术活动就是孩子想画什么,老师始终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样便是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鼓励了幼儿的创造积极性,其结果是孩子有思想、有想法,但是画不出。所以,合格的指导教师应深入了解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充分调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想象的空间。一次带孩子们散步,调皮好动的徐胤凡意外发现了一大群蚂蚁,孩子们对此很关注,议论纷纷。有的说:“蚂蚁的身体有三节。”有的说:“蚂蚁头上有一对触角。”还有的说:“蚂蚁有六条腿。”此后孩子们不仅对蚂蚁而且对其他虫子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有关虫子的图片、图书,还请家长帮忙收集各种昆虫的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分析了解各种虫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我让幼儿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小虫子,尝试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小虫子,孩子们的兴趣极大,一段时间里,班里的孩子一谈起昆虫,个个头头是道、眉飞色舞。当我让孩子们画各种昆虫时,我没有要求幼儿应该怎么画,不应该怎么画,而是让他们随时随地即兴发挥,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使他们的绘画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没有强制的命令,没有被迫的模仿,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水到渠成。

二、营造富于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1.创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没有,如果成人不横加干涉,他们会自己创作,自主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班上有位小朋友受到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影响,认为老鼠聪明可爱,猫就特别愚蠢,总是被老鼠玩得团团转,因而它就把“猫捉老鼠”画成了“老鼠追猫”,此时幼儿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想象与现实融合,思维不受任何局限。这些在成人看来有些“出格”、“错位”的画面往往体现了幼儿自身情感的好恶。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幼儿真的出现了不正确的认知,成人不必大惊小怪,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而应在事后引导他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老师应多加鼓励,甚至帮助所有欣赏者包括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创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为他们留下一生中最珍贵的纪念。

2.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

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是永恒的求知者。他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各种信息,并将它们内在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儿童并不是被动的经验接收者。在一个经过精心设计、引起学习者兴趣的环境中,儿童会有目的地、自由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自己的想法,为了让儿童及时做出反应,在儿童进入环境之前必须精心准备。

皮亚杰認识理论认为孩子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活动室的三维空间,让活动室的每个墙面、每个角落都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成为幼儿创造的展示。孩子通过摆弄、操作这些材料,不仅使自己的创造欲望得到满足,还会在探索中获得学习经验。同时,丰富的材料便于幼儿自由选择,而多种材料又可以引发幼儿的不同创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孩子提供多种材料,如吸管、毛线、小棍、糖纸等,并请孩子一同收集,使孩子从中感到乐趣、责任。

三、启发点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作画技能、创新能力等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承认幼儿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地加以引导。我们班的奕奕小朋友是一个“马大哈”,她的想象力很丰富,胆子很大,构思新颖,但她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作快、作品毛躁、画面颜色单调、喜欢听好话。我一方面肯定她的独创性,及时表扬她,另一方面用商量的口气跟她说:“如果涂色能再认真些,颜色再多些,我想这张画肯定会更漂亮。”也许是女孩的天性——爱美的缘故吧,不管什么画面,她都喜欢画上翩翩起舞的蝴蝶、振翅欲飞的蜻蜓。我在赞赏她良好作画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她联系生活经验,拓宽思路,向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画荷花的时候,她画了一些鱼,我就启发她谁最喜欢在荷叶上呱呱地唱歌,于是她又画上了可爱的小青蛙,水里还加了小蝌蚪……慢慢地她的思路开阔了许多,作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对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幼儿,我更是不断鼓励、赞赏他(她),使他们充满信心,大胆绘画。

四、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

幼儿都非常爱惜自己的作品,如果不小心把自己的作品弄脏或被其他小朋友弄坏时,就会大哭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表扬、赞赏的评价语言对幼儿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投入学习,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受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学习的信心。如在美术活动《树叶》中,平时喜欢说“老师我不会画,我不想画”的心心,手上拿着三块大小不一的绿色色块及一团黑色色块的画,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画的,绿绿的是叶子,黑的是蜗牛,还有……”当我看到那张黑乎乎、脏兮兮的画时,我真的没有好心情,但看到她期待的眼神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又笑眯眯地接过画看了看,对她说:“你今天有进步,真棒。”并大大地表扬了她。经我的鼓励、表扬、赞赏,心心更有信心了。她说还想画一张,我很高兴地启发她:“你能把叶子上的叶脉画出来吗?”她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不会。”我鼓励她说:“你一定会成功的。”虽然她画的叶脉是不太像样,但我觉得她已经进步了。在老师的鼓励和她自己的努力下,心心的绘画水平提高得很快,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总之,教师对幼儿表示尊重,不仅能使幼儿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头脑更聪明灵活,作品内容更丰富多彩,还能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得更宽广,想象力也像插上腾飞的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实践证明,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他们既需要成人的帮助和引导,又存在自身内在的发展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幼儿自主成长的要求,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从而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参考文献:

[1]张小鹭.日本美术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2]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44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5:18
教孩子画画——放手,让孩子获得精彩
浅析实用性和艺术性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结合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