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视角与翻译应用创新研究

2014-07-05 22:37王诗苹
俪人·教师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应用创新翻译研究

王诗苹

【摘 要】英语变体与英语方言对翻译的重要性与汉语方言一样,也是由于这些变体与方言有大量的附加信息。社会语言学中有过许多研究,例如女性更倾向使用标准英语、学生有学生腔等都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语言文化视角 翻译 应用创新 研究

首先凭借口音,我们能够或者基本上能够区分说话人是英式英语国家的人还是美式英语国家的人,如果听话人的英语基础比较好,可以进一步区分说话人是英国人、爱尔兰人、新西兰人、澳大利亚人还是南非人,甚至区分出他或她是英国哪个地方的人;其次,通过这些变体中的方言,我们可以区分出说话人的受教育程度与社会地位。因为,英语与汉语一样,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标准英语就说得越地道,社会地位越高,标准英语也就说得越地道。这些附加信息在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

1英语的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的另一个问题是英语国家的少数民族的方言,如黑人英语。据侯维瑞(1988)与Fromkin and Rodman(1988)介绍,黑人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都有别于标准英语。在语音上有些辅音被省略了,有些辅音转成了别的辅音,有的元音与别的元音相混淆,重音有时也移位了。在语法层面上,在第三人称单数、物主代词、名词复数上,在否定的使用上都有别于标准英语。

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方言具有区别社会素质的特征,会使操某些方言的人产生优越感,使操另一些方言的人产生自卑感,从而产生方言隔阂与方言偏见,操方言的人往往会摒弃自己的“劣势”方言而去说别人的“优势”方言,结果误导听话人或读者。我前面有一个这方面的例子,讲的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次试验,让受试听录音磁带以区别哪一组是白人哪一组是黑人,结果,不少人颠倒了“黑”“白”。

那些希望借助于标准语来拔高自己,以脱离自己的境遇的人,是某些黑人文学鞭挞的对象。他们会将那种通过语言来自我拔高的现象看成是势利眼。这时我们如果不将黑人英语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便与那种自我拔高的语言形成对照的话,就会失去许多意义。当然,由于一种语言的方言在另一种语言中一般找不到适当的形式来表达,翻译中多采用模拟的办法,同时辅以适当的说明性文字。例如,将黑人英语中的双重否定翻译成汉语的双重否定,并在上下文中或以加注的形式说明这是有特色的黑人语言。又如,用一定形式的汉语错别字来翻译丢掉了l或r的黑人英语中的常见词语时,也在上下文或注释中予以说明,这样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2英汉文化与翻译的其他问题

英汉语言文化与翻译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这里我主要谈谈民俗文化问题。民俗文化包罗万象,从生活起居到礼仪庆典,都是民俗文化研究的范围。杜学增(1999)是中英民俗文化比较的一本专著,书中比较了姓氏、称谓、问候、介绍、见面、拜访、送礼、致谢、道谢、称赞、邀请、答复、宴客、女士优先、隐私、禁忌等十六大类别。其中,姓氏文化与称谓文化,本书已作了介绍,对他的书中所涉及的其他民俗文化,笔者也不准备重复,这里主要讨论一下师生交往方面的中英文化差异,顺便谈一下中国的酒文化与习俗文化的历时研究。

师生交往,英语分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当然,这里所说的正式与非正式也是两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不但两极之间有许多过渡形式,就连正式与非正式本身也难以划清疆界。根据英语语言文化,在下面这些情况下师生间的交往是正式的。1)学生申请就学、转学或提交其他与学业有关的申请时的交往;2)老师答复学生有关就学、转学或其他申请时与学生的交往;3)在某些正式场合下的师生交往,如毕业典礼上;4)学校颁发的文凭与学历材料如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通知单等。下面这些情况下是比较正式的。1)课堂教学;2)考试;3)答辩;4)某些不是十分正式的场合。在下面这些情况下基本上是非正式的。1)师生间的日常交往与应酬;2)在俱乐部、运动场或家庭环境中等;3)在校园或其他场合的巧遇等。

在英语语言文化中,师生见面一般都互相打招呼(exchange greetings),叙话过后都要道声“再见!”汉语语言文化中,一般相遇时,学生都说“某某老师好”,如果学生想与老师说话,都是称呼“某某教授”或“某某老师”,然后说话,说完之后也道声“再见!”但是,英语说“再见”的方式很多,有Good-bye! See you! See you around! Good night!等。另外,英語方言中打招呼的方式也不少。人们常说,美国人见面讲Hi!或How are you doing?英国人见面讲How do you do?或Good morning!或Good afternoon!或Good evening!澳大利亚人见面讲Good day!

3交往的习俗差异

一般说来,中国人对老师解答了问题或做了其他有利于学生的事,学生也都表示感谢,但是如果学生作了对老师有利的事,老师虽然也表示感谢,但表达的程度要平淡得多。但是,在中国学生称赞了老师或老师表扬了学生,尤其是前者,一般是不表示感谢的。有些小事,如学生下课时为老师擦了黑板,学生发现老师没有粉笔了,慌忙到隔壁教室给老师找来粉笔,老师一般不说声“谢谢!”有时老师说了,学生反而不好意思。在英语国家,学生称赞了老师或老师表扬了学生,一般情况下对方都要表示谢意,学生为老师擦了黑板或找来粉笔,老师一般也要表示感谢。

中英文化中对感谢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是“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有的甚至说“有什么好谢的?这不是应该的吗?”这样的回答,在英语国家的人听来,似乎是反驳。

【参考文献】

[1]伍铁平,1999.《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谢天振,1999.《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邢福义(主编),1991.《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应用创新翻译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实”“新”结合,提升政治教学有效性
移动营销在O2O行业中的应用创新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单片机课程教学研究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