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飞鹏
摘 要:普惠金融具有客户覆盖广、单户收益低、成本投入高、潜在风险大的特点,商业银行借助传统方式发展普惠金融面临商业可持续的世界性难题。金融互联网化具有网络覆盖广、综合成本低、复制推广快、信息储量大的优势,可以较有效地解决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中面临的问题。商业银行需要参考互联网金融的做法,积极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商业模式,从数据平台建设、产品研发、渠道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探索金融互联网化的改进措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互联网化;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4)-0048-03
一、普惠金融的特点
(一)客户覆盖广。普惠金融意味着要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强调客户服务的包容性和广覆盖,尽可能惠及所有有合理金融服务需求的经济主体,让更多的经济主体分享金融发展的成果。从客户分类方面看,发展普惠金融就意味着要为不同阶层的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由于中高端客户被各家商业银行视为优质客户,其金融服务需求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满足,普惠金融更多地要服务于低端客户。从地域分布方面看,发展普惠金融要为不同地区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由于商业银行在城市地区的机构设置较多,城市地区的金融服务供给相对充足,发展普惠金融要更多地服务于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客户。
(二)单户收益低。总体来看,发展普惠金融需要更多地服务于低收入群体客户、农村地区客户、小微企业客户。这些客户共同的特点是经济规模较小,金融服务需求较多但是单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度较低。换言之,普惠金融需要更多地服务于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或不愿服务的低端客户甚至是贫困人口,让其真正分享金融服务的便利。无论从存款还是贷款角度看,这些客户办理金融业务的单笔交易额均较低,而商业银行处理单笔业务的成本投入却是相对固定的,直接决定了发展普惠金融的单户收益较低。如从小企业贷款业务看,小企业贷款的户均金额是大企业贷款户均金额的0.5%,贷款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但单户或单笔小企业贷款的各项成本投入并没有减少,最终的结果是商业银行经营小企业贷款的成本是经营大企业贷款成本的5-8倍。
(三)成本投入高。普惠金融意味着要为客户提供种类齐全、丰富多元的金融服务,既要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客户,又要满足同一客户多方面的、合理的金融服务需求。从客户方面看,不同类型的客户具有不同的金融消费需求,为了提高客户体验满意度,商业银行需要发展多种业务,产品种类需要相对齐全,并研发有针对性的产品,产品研发的投入较大。从服务地域范围看,普惠金融在关注城市地区客户的同时,更要充分关注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客户,需要商业银行有覆盖面较广的网络,自然需要较高的网络建设投入。然而,受经济密度较低等多种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在偏远地区的营业网点往往呈现业务种类单一,经营规模较小,其效益并不好。从风险管理看,普惠金融服务更多的客户,业务种类也更齐全,风险管理难度较高,这方面的成本投入也比较大。
二、金融互联网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势
(一)网络覆盖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终端取代电脑终端成为更多居民上网的硬件设备,实现上网的终端投入大大降低,互联网的覆盖面大大扩大,有人居住的地方基本都有网络覆盖。截至2012年底,全国网民规模5.64亿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微博用户总数为3.09亿,占网民总数的54.79%。然而,截至2011年底,全国还存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空白乡镇1696个,导致处于这些乡镇的居民基本无法有效通过物理网点获得金融服务。在此背景下,依靠金融互联网化延伸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域范围和客户范围,提高传统金融服务效率的潜力较大。国内传统金融业互联网化的速度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对于扩大普惠金融客户服务群体,化解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获取金融服务难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让更多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客户得到满足。
(二)综合成本低。金融互联网化意味着,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更多地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而不是人力投入,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人工成本投入。也就是说,金融互联网化可以大幅提高电子渠道对人工渠道的替代率,降低商业银行经营的人工成本。这是其一。其二在于,虽然实现金融互联网化前期需要较大的成本投入,但后续运营中的边际成本较低,客户数量规模足够大后,多服务一个客户的边际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在服务大量客户时的优势更加突出。其三在于金融互联网化后,可以以近乎为零的成本获取客户相关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如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信息收集、客户评级、风险管理等成本投入较高,而金融互联网化后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内部数据分析完成,成本极低。最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将大规模地转向移动终端,金融服务供求碎片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无论是银行还是客户,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信息、资金进行金融交易,整合碎片化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社会整体效益。如从平均交易时长看,网点柜台办理单笔业务需要3分钟,而通过个人网银只需0.5分钟;从平均交易成本看,网上银行、网点柜台办理每笔业务的成本分别为0.27元、4.6元。
(三)复制推广快。传统金融模式下,受人力和物力等内部因素以及市场空间等外部因素制约,商业银行缺乏足够的动力推动机构下沉至乡镇和农村地区,导致在这些地区销售金融产品缺乏渠道支持。即使是在商业银行设置机构的地区销售推广金融产品,往往也需要在产品研发后,经过层层授权,通过多个节点转换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产品复制推广的速度较慢。金融互联网化后,金融产品可以直接面向客户,客户与商业银行甚至是商业银行内部的产品研发人员间的互动更加便捷,销售链被大大缩短,原来很长的供应链,可以通过金融互联网化实现商业银行与客户的点对点交易。也就是说,金融互联网化提供了一个产品迅速销售的平台,金融产品研发推出后,可以通过网络、电子渠道、物理渠道等多种渠道直接销售给更多更广的客户,可大大提高客户服务的可得性以及客户营销的精准性,产品可以在商业银行的目标市场迅速复制推广。
三、借助金融互联网化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数据平台建设,强化对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依靠金融互联网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商业银行更加重视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具体而言,为有效实现金融互联网化,商业银行有必要建设电商平台或者是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线上资信评估、融资服务、咨询服务、支付结算和营销服务,以拓宽信息积累的渠道。也就是说,为了通过金融互联网化发展普惠金融,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建设服务平台实现同时提供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以增加信息积累和储备。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也需要提高对信息分析的重视程度,对现有客户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扩大客户分析的维度。在实现数据积累规模日益扩大,客户信息维度日益健全之后,商业银行需要适时考虑使用机器做好客户数据的自动分析,并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客户的行为和金融服务需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产品研发、营销、定价和风险管理策略,将数据分析结果直接应用到具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中。
(二)提高产品研发投入,突出金融产品的差异化、简单化。依靠金融互联网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商业银行走产品驱动型发展道路。商业银行在通过金融互联网化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需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个方面关注产品创新,加大产品创新的投入。
就产品设计差异化而言,普惠金融意味着要为所有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这需要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消费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提高客户对金融产品的体验满意度。在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中低端客户的同时,高端客户仍然是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商业银行需要创新产品为高端客户提供更具专业性的金融服务,也要通过丰富产品条线、优化产品要素,为中低端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金融服务。
就产品创新简单化而言,首先,从金融互联网化方面看,金融互联网化后电子渠道对物理渠道的替代作用将上升,银行员工与客户面对面的服务方式将逐步减少,商业银行与客户间的互动金融服务更多地被单向金融服务所取代,需要商业银行研发设计更加简单易操作的产品,以方便客户。其次,从普惠金融方面看,普惠金融强调为客户提供方便、优质、快捷的金融服务,本身就包含要在产品操作方面更加简单化的内涵。再次,从客户群体方面看,中低端客户对金融服务接触较少,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了解也相对较少,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时更需要从简单易解的产品入手。
(三)采用多渠道综合化经营策略,着重突出手机银行。依靠金融互联网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商业银行采取多渠道综合化经营策略。商业银行要综合利用多种服务渠道,积极推动O2O发展,增强客户金融服务可得性,让客户随时随地可以获得优质的金融服务。
(四)提高流程化服务建设水平,提升服务效率。依靠金融互联网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商业银行提高流程化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效率。从国内银行业的情况看,当前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还经常受制于部门分割、条线分割,整体流程化水平不高。在以金融互联网化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为了做好客户综合金融服务,跨部门、跨条线合作将成为常态,为切实减少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存在的功能重复、数据不统一、规则上有矛盾的情况,商业银行要通过一体化思维,实现零活柔性的一体化流程服务。通过流程化建设,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服务,整体解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降低客户服务的营销成本投入,提高客户的粘性,解决中小客户、低收入群体单户对商业银行收益贡献度较低的问题。
(五)利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并借助大数据做好风险管理。依靠金融互联网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商业银行做好风险管理。无论是传统商业银行还是金融互联网化,其生存发展的基础都在于是否能够以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能够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保障金融服务持续提供。在依托金融互联网化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充分利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专业经验。商业银行是专业技术较强的行业,特别是在风险管理方面,更强调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针对普惠金融风险较高的特点,商业银行需要充分利用机构自身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做好风险的前瞻性判断,及时发现风险苗头,降低潜在风险转变成事实风险的比例。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对大数据在风险管理中的潜力有充分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的分析利用能力,通过数据分析把握好风险准入关,将发展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不断前移。
参考文献
[1]何自力.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效益与风险分析[J].金融论坛,2006,(1):34-38。
[2]廉薇.互联网金融超越传统金融的可能[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9-23(23)。
[3]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新金融,2013,(7):47-51。
[4]牛锡明.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与银行变革[J].新金融,2013,(7):4-9。
[5]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J].银行家,2012,(11):11-13。
[6]张常胜.打造互联网银行 创造新商业模式[J].新金融,2013,(7):40-46。
责任编辑、校对:张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