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强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顺利起步,安徽省的经济一直稳居全国中上游水平,其发展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随之而来的将是带动安徽省各个方面的工作全面进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良好发展促进安徽省的竞技体育发展势头良好,安徽省在2013年辽宁举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上,排名全国第17位,金牌数量与比第十届、第十一届全运会基本持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安徽竞技体育领域在近些年的长足进步,但其竞技体育的方面成绩的取得并不能掩盖其在职业体育领域发展的不足,尤其是在职业篮球的发展中,安徽省与相邻省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且差距明显,严重制约其系统发展的整体性,与力争成为经济和体育大省的预期明显不符.
安徽省竞技篮球的发展有着辉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名将,“飞将军”孙立人,其在1921年第三届远东运动会上带领中国男篮获得了一个国际大赛的桂冠,这也可以说是安徽篮球在中国篮坛的第一个辉煌.新中国成立以后,安徽的篮球运动发展突飞猛进,涌现出以彭敏、朱桂银和蒋敏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手,为祖国篮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改革开放以后,安徽省由于后备人才建设的缺失,导致其篮球竞技水平逐渐下降,尤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篮球步入职业化以后,安徽篮球更是明显滞后于中国篮球的发展态势[1],最直接的体现既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三届全运会中(九运会、十运会和十一运会)的篮球竞赛决赛阶段比赛中均未见到安徽篮球运动员的身影,这也从一个角度上证明安徽篮球运动的发展距离全国篮球运动发展的优势省份已经渐行渐远.
在篮球运动产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安徽至今尚未能长期拥有一支职业篮球队,而历史上安徽唯一存在过的职业队安徽九方男篮,也仅仅征战过CBA联赛的次级别的NBL联赛,且在连续两年寻求升级未果的情况下也最终远走东北,这不得不说是安徽竞技篮球发展中的一个悲哀,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安徽竞技篮球发展之没落.对比相邻省份的竞技篮球发展不难发现,安徽篮球的发展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地位,临近的江苏省、山东省和河南省均有属于自己的职业篮球队,其中山东省水平最高,拥有山东黄金男篮和青岛双星男篮两支征战中国职业篮球最高水平的CBA联赛的球队,江苏省拥有CBA球队江苏南钢和NBL球队江苏同曦,河南省拥有征战NBL的前CBA球队河南济源男篮,可以说,安徽省竞技篮球的外部氛围是好的,相邻省份高水平的竞技篮球发展模式对于安徽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职业体育的影响逐渐扩大,CBA联赛作为中国职业体育的一个标志性联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带动了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篮球大有超越足球,成为中国体育第一运动之势,加之足球领域涉及假、赌、黑等现象严重,深深地伤害广大球迷的感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予中国篮球一个树立良好形象的契机.在这种大背景下,职业篮球系统在中国发展是有着良好的前景,换言之,职业篮球系统的发展对于系统内部与外部同样具有依赖性,其系统发展的环境是良性的.
安徽省篮球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性状态.在成年阶段的业余比赛组织开展来看,安徽省的业余篮球开展的可谓轰轰烈烈.从2009年开始的安徽省“大企业”杯篮球赛可谓是安徽省企业业余篮球中水平最高的赛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每年都吸引着全省各地大批的企业参与其中,这从一个角度上来看,在安徽省的宏观范围上,是有企业愿意参与到篮球当中的;微观上来看,各地市的业余篮球比赛都渗透着各个企业的参与,2012年淮北市的淮北矿业集团出资,由淮北市篮球协会举办了第一届淮北市职工篮球比赛,由安徽篮球联盟主办,合肥市各个企业组队参与的合肥经济圈业余篮球联赛等都,都在一个侧面印证了企业参与篮球的热情和决心.青少年阶段,每年安徽省都举办“安徽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和“安徽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通过竞赛也涌现出一大批出色的年轻运动员,其中宿州实验中学和滁州实验中学还被CUBA大学生联赛选为指定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这也充分的证明在篮球运动的后备人才培养阶段的工作,安徽省并未落后于东部的篮球运动先进省份.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安徽省篮球运动的发展无论是从整体还是局部,无论是成年还是青少年,其系统的综合环境都是积极的,是有着其发展氛围的,但其系统的发展层面仍处于一种等层次的守恒,对于系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1.3.1 体育价值
职业体育是一国体育的核心竞争力所在[2],从国家的维度上来看,一省在某个项目的职业体育的发展状况也可以代表着一个省在某个项目上的体育核心竞争力.安徽篮球运动的发展是拥有着良好的大环境的,但现阶段安徽省竞技篮球的发展现状导致其在篮球项目中的体育价值无法充分体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的作用,这对于篮球运功在安徽省的普及和提高都是不利,久而久之,会使得安徽的篮球运动长期处于中国篮球大环境的末端,不仅不能在全运会上为省争光,也使得篮球运动在安徽的竞技体育价值大打折扣,直接抑制了项目的展开,由此带来的连锁效还存在于全民健身领域,其落后的现状深深地制约着篮球运动在安徽省全民健身领域的价值实现.
1.3.2 经济价值
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积极引导规范各类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市场化运作;借鉴吸收国内外体育赛事组织运作的有益经验,探索完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赛事的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支持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竞赛活动,鼓励企业举办商业性体育比赛,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体育赛事,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3].国务院关于体育产业化的指导意见表明了体育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突破点,而职业体育作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逐渐的被市场所接受并日益体现出其卓越的经济价值.安徽省竞技篮球发展的现状抑制篮球运动的经济价值的体现,且由于项目发展的落后,直接影响到与之相关的项目产业化的发展.
安徽省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中共取得的8.5枚金牌,除伦敦奥运会体操冠军邓琳琳所带入的2枚金牌外,本届全运会安徽实际共获得6.5枚金牌(其中包括女子手球项目双金牌计算及解放军与安徽协议选手李臻的0.5枚金牌),纵观安徽省在本届全运会上的金牌项目分布[4]可以发现,并无一枚来自于已进行职业改革的运动项目(见表1).
表1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安徽省金牌项目分布
尤其是在国内影响最大、职业化改革最早的三大球项目,安徽代表团竟无一入围,由此可以看出,在安徽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职业体育发展对于安徽竞技体育并无实质的指导作用,即在现阶段安徽竞技体育的发展仍是一种传统的专业化发展模式.由此可以推断,传统的专业化金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安徽省职业体育萌芽的产生,而职业体育对于经济效益投入的长期性的规律亦无法满足安徽省体育系统自身对于金牌利益的追求,这也是制约安徽在篮球项目上长期无法形成系统的职业化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是安徽省篮球运动项目建设的基石,现阶段,安徽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构建尚未清晰,人才培养链结构尚未形成,多数的优秀篮球后备人才在基本成型后缺少向上流动的渠道,即安徽省竞技篮球发展过程中缺乏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或职业队导向,致使优秀后备人才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面临的道路选择性较少,归结起来共有三点:其一,进入高校继续学习.选择进入高校继续进行深造的一部分后备运动员主要是从青少年时期走“体教结合”培养道路的运动员为主,此类后备人才运动员的流通主要目标渠道是省外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安徽省在高校篮球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力度不够[5].以安徽省CUBA选拔赛为例,近三届参加高校专业组的高校中拥有篮球高水平运动队建制的高校仅有三所,且近十届以来,获得晋级资格的安徽高校运动队均折戟分区赛,其竞争力之低下由此可见一斑.如此便造成了本省高校在篮球项目人才建设中的固步自封,继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消极心态;其二,进入高水平省份继续深造.由于安徽省竞技篮球发展的整体性制约,因此选择此类道路的运动员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全运利益凸显的今天,优秀后备人才运动员的交流往往伴随着各种行政利益的交换,因此个别能走出去继续深造的运动员往往在人事关系和注册管理层面上与安徽失去了交集,由此一来,便造成了安徽竞技篮球人才的流失,其对于安徽竞技篮球水平的提高并无实际意义;其三,就业.由于晋升机制的确实和后备人才安置层面的落后,经过多年运动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在无法进入更高层次运动队继续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又同时缺失了文化课层面的学习能力,致使其职能更早地进入工作岗位,而在此层面中,其就业的维度相对较窄,继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致力于投身于篮球事业的青少年运动员及其家长望而却步.
现阶段应正视现阶段安徽省竞技篮球领域水平低下,竞争力较差的现状,针对近二十年来中国竞技体育三大球的没落可以发现,安徽竞技篮球没落仅仅是三大球整体水平低迷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其形成的过程亦非是一日之寒.因此,针对安徽省竞技篮球水平的现状,要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在实现振兴安徽竞技篮球的过程中要从立足长远,争取早日摆脱安徽竞技篮球发展的尴尬状态.而作为现今举国体制的重要依托,行政系统对于竞技体育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应从政策维度加强对于竞技篮球的扶持,加大篮球项目在安徽竞技体育领域的权重,借助行政手段提升安徽竞技篮球的影响力.
安徽篮球运动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整体较低,缺乏职业体育进行有效刺激,以2013年CBA联赛的次级联盟NBL(全国男子篮球联赛)中江苏同曦男篮为例,其将主场设在安徽省会合肥后,大大地刺激了当地的篮球市场消费,江苏同曦男篮场均观众达到4 000人以上,安徽篮球市场潜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在力图政策维度的扶持之外,安徽竞技篮球水平的提升亦应结合市场规律,尝试进军职业体育,逐步地将有限的行政性扶持扩大为资源更为广泛的市场引导,抛弃功利性运作模式,依靠安徽自身基础,逐渐由小到大,力争五到十年之内拥有CBA球队,十到十五年之内可以有安徽篮球队的运动员代表国家队为国征战.
目前,安徽省内进行专业篮球运动训练的竞技体育学校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安徽省内并无省级常设的竞技篮球运动队.因在省级竞赛中篮球项目的投入相对较大,使得专业训练体制下降,竞技篮球运动发展受到了制约.而反观各省市普通中学,其在对于学生课外篮球运动训练投入的热情是逐年增高的,尤其是对于每年的省级竞赛的参与度更是逐年增加,因此,走体教结合道路进行后备人才选拔不外是一条捷径,在另一个层面上亦增加了安徽竞技篮球发展的灵活性,势必会达到一举两得的结果.
[1]何斌.安徽省篮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3):353-355.
[2]鲍明晓.中国职业体育评述[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Z].国务院办公厅,2010.
[4]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金牌榜[EB/OL].http://sports.sina.com.cn/z/12thquanyun/
[5]宋庆龙,赵一平,叶东海.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的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2,23(5):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