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潇,李 强,陈光辉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2)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基层运维检修单位的工区,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工区初步形成了具有基层特色的隐患深度排查治理机制。
(1)建立专业化的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见图1),明确责任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共同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图1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结构
(2)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按隐患排查职责分工和岗位工种,分级、分类进行培训考试,使各级工作人员明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义,熟悉相关标准和制度,掌握隐患定性原则、熟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尤其要熟知本专业领域的常见事故、薄弱环节,掌握隐患排查技术手段,培养较强的事故隐患辨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描述能力。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大专业为依据,将安全隐患分为输电、变电、电网运行等十二大类。
为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基层检修试验单位的安全隐患需进行进一步细化。
(1)工区以《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为分类原则,结合专业班组职责分工,将隐患划分为设备污闪类、变压器类、电容器类、互感器类、GIS 和开关类、继电保护类、自动化类、电缆类、接地系统类等。
(2)按照《办法》,将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1 ~4 级人身事件、1 ~3 级电网和设备事件的隐患)、一般事故隐患(可能造成5~7 级人身事件、4 ~7 级电网和设备事件的隐患)和安全事件隐患(可能造成8 级人身事件、8 级电网和设备事件的隐患)3 个等级。
最终,形成以“纵向分类”定责任主体、“横向分级”定轻重缓急的立体式隐患划分方法,以便于分类统计分析。
树立“人人都作设备状态评估师、异常诊断师”的理念,将隐患排查工作贯穿于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和常规检修试验过程中。通过加强设备制造过程的关键点见证、严格交接验收和设备抽检等手段,严把设备入网关,确保设备“零缺陷、零隐患”接入电网。贯彻以“检测诊断”为导向进行排查的方针,利用停电检修与例行试验的有利时机,组织多班组、多专业深入开展设备隐患排查,不断提高状态检修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强化重点设备的运行状态评估,结合现场资料的检查,评估检查电网设备管理及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状态评价结果,进行深度隐患排查。
将隐患排查与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前的专业特巡紧密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多班组、多专业会诊式特巡,以提高隐患排查效率。同时,扩展渠道和手段,积极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新手段,开展红外测温、油色谱分析、停电抽检,深化带电检测技术应用,把超高频局放、紫外成像、精确测温等带电检测新项目作为专业特巡和隐患排查的重要手段,以减少停电诊断的工作量。高度重视公司各级组织的专项隐患排查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好动员和组织,提高隐患排查质量。
结合春季(冬季)安全大检查等监督检查活动,落实严、细、实的要求,深入分析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隐患排查工作。根据上级单位安全大检查的要求,制定工区实施细则,全面动员,全员参与,确保实效。推广应用检查表法,以班组(站)为单位,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专业特点,对照《春季(冬季)安全大检查典型要求检查表》的内容,逐项进行认真检查,填写班组安全大检查检查的具体情况,确保检查查到实处,隐患不留死角。
目前,由于典型设计、通用建设标准的大范围推广,同电压等级变电站的结构、设备、运行方式、检修方式不断趋同。因此,可以根据一个事故隐患范例,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查找同类型设备隐患。结合自身事故进行隐患排查、制定反措、开展治理,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通过组织学习设备事故案例,定期修编事故隐患范例等举措,可以充分发挥事故案例和隐患范例的示范导向作用。对于未遂事故、设备异常和违章的分析,也同样具有示范意义。
隐患治理措施是隐患治理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重大、一般事故隐患确定后,应制定治理方案。方案应包含: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治理的目标和任务、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防止隐患进一步发展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基层检修试验单位是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受运检部委托,承担着大部分隐患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工区要对治理方案严格把关,确保方案的可执行性。复杂的治理方案需由工作组会商制定,领导组严格把关后,报运检部审批。领导组应积极与运检部协调,争取立项和资金落实。治理方案制定后,应尽快进行治理。重大和一般隐患应结合年度技改、大修、专项活动、状态检修等工作进行治理。
隐患从确定到治理完成期间,要按照治理方案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进一步发展。要严密监控隐患所在设备的状态,一旦发现隐患有发展扩大趋势,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尽快消除隐患。要制定并落实隐患治理现场分管领导和专工到岗到位制度,督导隐患治理过程,确保隐患治理成效。
工区每月月度例会上,工作组应汇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对所辖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核查各级各类安全隐患,做到准确无误。对隐患治理不力的班组、责任人提出警告;对重大、复杂隐患治理工作进行专门分析,集中解决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标体系,将指标分解到相应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主体(各专业工程师和各设备专业班组),根据阶段性指标完成情况予以绩效考核。设定的指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可行性和公平性。
4.1.1 指标设定
根据专业特点,设定某一阶段各专工和各班组的隐患排查数量指标,包括季节性指标和年度指标,以督促责任主体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提高隐患排查数量。设定某一阶段各专工和各班组的隐患治理完成率指标,促进班组积极开展隐患治理,不留重大隐患、控制一般隐患。副主任、专工隐患排查数量指标分别为所分管专业班组指标的累加,隐患治理完成率指标为分管专业班组指标的平均值。
4.1.2 绩效考核
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对于超额完成指标的部分进行奖励,对于未完成指标的部分进行处罚。建立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激励机制,对于排查治理隐患贡献突出的班组和专工进行额外奖励。对经事故分析认定存在应排查而未排查出的隐患并导致事故发生的,或对瞒报隐患或因工作不力延误消除隐患并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相关责任人按《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奖惩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12〕41 号)从严处罚。隐患管理绩效与工区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和责任落实,建立职责清晰、运作顺畅、规范高效的工作流程,切实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水平。隐患排查治理应按照“排查(发现)-评估-报告-治理(控制)-验收-销号”的流程形成闭环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明确隐患排查治理各环节的责任单位。
建立隐患管理的PDCA 循环方法,即遵循“计划-执行-检查-提升”的螺旋上升改进机制,形成持续优化的闭环管理模式。建立并实施定期“回头看”机制,由领导组与工作组对隐患管理工作进行回顾、评估,明确存在的问题、困难和需要在后续工作中予以改进的关键点,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计划,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进度、质量和效果。隐患管理回顾总结周期定为每年4 个阶段,即春检、迎峰度夏、秋检、迎峰度冬。
通过上述日常电网运维的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体系的高效运作,工区不断提升隐患管理水平,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有效防范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1 李 静.建立健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J].电力安全技术,2011(3).
2 袁艺文.工作流技术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应用[J].广东电力,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