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喜剧是个光荣职业

2014-07-03 03:23:51
民生周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院方校际坏人

学生中途变卦或许是一种荒诞,但绝不构成坏人坏事。既然学生不是坏人,那就没有必要通报批评。

量中华之物力,创两校之辉煌。到过北大、清华的朋友,大多会有这种感觉,两校有钱,平地起楼,有世界一流的校舍,国内其他高校的师生看了羡慕不已,其他国家高校的师生也羡慕不已。

北大法学院就很漂亮,楼内过道的墙壁上还有木质贴板,但楼道的墙上也张贴各种广告和告示——与国内其他兄弟院校一样。其中有一张是批评学生的通报。受批评的学生报名参加国外大学的交换项目,但中途变卦退出。通报特别注明,这些学生是自愿报名参加项目,经北大法学院批准,对方院校已经接受,但这些学生因自己的原因退出。

院方可能确有苦衷:交换生中途变卦,候补的同学就无法及时补上。通报没有说明,是否有候补同学措手不及。但即便没有候补同学,临时变卦也会给对方院校造成不便。可換一个角度说,即便给候补同学造成不便,即便给对方学校造成不便,也并不成为通报批评的理由。北大法学院通报批评的不是一两个同学,而是好几位。那么,这些同学为什么中途退出?会不会是为了给父母省钱?按照国际惯例,交换生不用交学费,但生活费自理,而北大同学去的是发达国家,生活费用高于中国。如果是出于孝心中途退出,那么不仅不应当受批评,反而应当受表扬。北大前任校长就鼓吹孝道,而且身体力行,省亲时跪倒在老母膝下,又哭又唱,在网上引来围观,一时传为美谈,起到了轰动效应。但退出校际交流出于孝心的可能性不大:北大法学院不可能同时出好几位孝子。北大建校一百多年,只有一位校长向老母哭拜,而且做戏的成分很大:亲情最忌向世人展览。学生中途退出,应该是嫌对方学校的名气不够大:对方学校都是二、三流大学,没有世界一流名校。由此看来,校际交换还是要讲究门当户对。如果不是门当户对,难免会有学生中途退出。与其对学生求全责备,不如院方调整交流的合作对象。反过来说,那些外国大学太好虚名:既然北大学生不愿交换,为什么还要死皮赖脸地与北大法学院互换学生呢?这就是图慕虚名,想要高攀。

我也注意到,通报上只写学生的姓和学号,没有学生名字,如果只看通报,校外和院外的人并不知道这些学生到底是谁。院内同学也不一定知道到底是谁,但同班同学应当知道。院方似乎有所保留,但还是要羞辱这些学生,否则就不会张贴通报。

“池浅王八多,庙小妖风大。”这幅对联出自北大,说的也是北大。对联很生动,但太过恶毒!北大只不过是与其他地方一样,也是一个充满荒谬和荒诞的地方:人生就是充满荒谬和荒诞。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劝慰过读者和自己:“我们常在生活中扮演可笑的角色。对此尽可不必过于报怨:演喜剧是个光荣职业。演得好,世人至少可以领略到一种风格;演得不好,那也无妨。我们只不过是戏没有演好,我们并不是坏人。”是的,我们不是坏人。学生中途变卦或许是一种荒诞,但绝不构成坏人坏事。既然学生不是坏人,那就没有必要通报批评。

猜你喜欢
院方校际坏人
《御药院方》“治一切气门”白术组方配伍规律探讨
中成药(2021年5期)2021-07-21 08:38:54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人体能“代谢”就可输错液?
人体能『代谢』就可输错液?
杂文月刊(2019年14期)2019-08-03 09:07:20
坏人长什么样
小小艺术家(2018年7期)2018-09-04 23:24:26
不像坏人
北极光(2018年12期)2018-03-07 01:01:50
警察教你识坏人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