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和粮食物流体系问题的研究

2014-07-03 00:54李维刚魏生娥
商场现代化 2014年7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城镇化

李维刚+++魏生娥

摘 要:我国正在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问题。作为产粮大省的黑龙江,近几年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为了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不受影响,必须加强粮食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粮食安全;粮食物流体系

一、黑龙江省的城镇化进程

作为全国的产粮大省,黑龙江省连续多年取得了粮食增产大丰收的好成绩。由于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黑龙江省推进城镇化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十二五”期间,该省已把城镇化建设确定为发展的“十大工程”之一,作为加强民生的重要战略任务。该省的城镇化以旅游名镇建设为重点,以“百镇”建设为突破口,实行整乡(镇)推进。根据《黑龙江省城镇化“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达到2350万人。黑龙江省将重点发展5万人口以上规模小城镇75个,3万人口~5万人口规模小城镇50个,容纳人口1100万人。

二、城镇化对经济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1.城镇化可有效拉动经济。李克强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城镇化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内需”。目前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离不开城镇化建设。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率较高,城镇化的潜力巨大。在大量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着广大百姓的消费观点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这对于潜在的巨大消费能力得到极大的释放。当然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2.城镇化威胁粮食安全。尽管城镇化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我们也要看到可能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而这一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按全口径统计,黑龙江省2013年实际粮食总产量达到1290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从2003年的251.2亿斤到2013年的1290亿斤,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在粮食产量增收的喜人形势下,我们要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和商业用地量不断增长,势必威胁粮食种植面积。另外,城镇化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污染,耕地和水资源受到的破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还有就是,城镇化带来的农业从业人口数量的大幅减少,以及人们从事粮食生产意愿的降低。以上这些都制约着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会使得城镇化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考验会更多。对此,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第一要点就提出“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在土地合理流转的背景下,防止耕地流失,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三、粮食安全和粮食物流体系的关系

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是因为粮食物流能够有效保证粮食的供求平衡,维护粮食持续有效供给,从而维护粮食安全。

首先,粮食物流能够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粮食物流活动来引导粮食的生产和供求关系,稳定粮食供应,从而实现粮食价格的稳定和中长期的价格预测和监控。有利于国家对粮食供需和价格的管控,维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其次,粮食物流能够有效协调粮食供需关系。粮食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供需不平衡,通过粮食物流这一媒介,可以解决时间和空间上的粮食供需差异,充分实现粮食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有效避免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供需不平衡问题。

再次,粮食物流能够有效衔接粮食的产供销等环节。我国粮食加工处理能力有限,向消费者提供高附加值的粮食产品的能力不足。通过粮食物流将粮食的产供销环节形成产业化经营,利用粮食的生产、加工、收购、运输、储备和销售等环节,不断创造粮食的附加值,增加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化经营也为粮食加工和流通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使其更愿意投入和发展壮大,这将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

最后,合理的粮食物流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粮食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目前,粮食物流成本在粮食总成本中的比重仍然过高,这不利于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通过粮食物流体系的合理优化,将粮食物流成本降低,减少粮食在物流环节中的损耗,提升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热情,实现粮食的稳定供给,能够有效确保粮食安全。

四、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物流体系建设

粮食安全问题涉及国计民生,城镇化建设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黑龙江省的粮食安全问题,目前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和粮食外运大省,黑龙江省除了在确保甚至继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下功夫之外,还应该在城镇化进程中找出一条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新路子,为确保全省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1.整合省内外物流渠道的优势资源。在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黑龙江省积极加快各种物流渠道的建设,海陆空多头并进。其中,从铁路通道上来看,目前共有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67条,营业里程为6854公里,线路总延展长度12478.0公里。从公路通道上来看,经过2008年2011年的三年公路大决战,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300公里,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59063公里,公路网密度为35.04公里/百平方公里。从水路通道上来看,黑龙江水系是我国主要通航的三大水系之一,总通航里程7667公里。全省共有港口17个、135个码头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为货运1500万吨。全省现有各类运输船舶1592艘,年运输能力24亿吨公里。

作为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主要渠道,水陆铁运输通道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确保粮食流通的良好基础设施条件。但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各种物流渠道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要想真正实现粮食物流的顺畅,必须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合作。铁路方面,要优化粮食运输路线,加强粮食物流车辆的调度规划;公路方面,安排专业化的运输车辆,加紧建设适用于粮食物流的公路场站。水路方面,投入专业化的运输船只和粮食装卸设施,充分利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的码头和口岸资源,加强与俄罗斯等国粮食贸易的往来,有效增加粮食进口。在各物流渠道完善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各运输渠道之间的有效衔接,发展粮食物流的多式联运,减化转运环节。只有将各种通道资源整合协调,才能最终发挥系统优势。endprint

2.加快建设综合性粮食物流集团。从全国来看,黑龙江省人口较少而土地面积较大,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后,能够空闲出大量的土地用于粮食生产。在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应该提高粮食物流处理能力。黑龙江省虽然是种粮大省和产粮大省,但粮食物流发展的步伐需要加快。目前,我省规模以上仓储能力的粮食经营主体1161家,有效仓容508亿斤,烘干能力651亿斤。年粮食收购规模万吨以上的粮食企业544家,有效仓容468亿斤。全省年发运能力20万吨以上的骨干粮食企业398家。但大多数粮食物流企业规模尚小,粮食流通方面的相关经验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同时企业之间的协调合作程度不够。需要建设大型综合性粮食物流集团将一些中小规模的粮食物流企业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储运能力和作业效率。扩大有效仓容,改善仓储条件,保证粮食仓储质量,另外组织合理的多式联运,降低储运期间的损耗。同时还应该组建专业化的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以信息化为手段,以高效率的专业化物流技术与装备为支撑,满足粮食流通的现代化需要。

3.努力实现粮食物流“四散化”。黑龙江省在粮食的储运方面,长期以来主要采取的是包粮的方式。这种包粮运输的方式在整个流通环节中需要经过多次灌包、拆包,导致包装材料的耗费大、粮食损耗较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较为落后,导致粮食损耗非常惊人。

经过长期以来的实践发现,粮食的“四散化”储运更符合其特点,优势也更为明显。“四散化”指的就是在粮食的储运过程中要做到散储、散装、散运和散卸。在整个流通环节,广泛使用散运工具和相应的散粮装卸配套设施,粮食装卸储运基本实现散化操作。推进粮食物流“四散化”,将有利于提高黑龙江省粮食流通效率、减少粮食流通损耗、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同时降低粮食流通费用。但粮食物流的“四散化”如果只是在一个小的区域范围内实行,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在全省范围内采用适合“四散化”作业的物流设施设备,进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加强粮食产销区的衔接,保障黑龙江省的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月华.大粮食安全观下的粮食物流探讨[J].农业经济,2011(4):6~8.

[2]尚杰,陈秀明.浅析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安全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2(3):325.

[3]高铁生.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物流发展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9(6):8~10.

[4]杨威,赵俊红,黄浩润.粮食安全背景下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2):11~13.

作者简介:李维刚(1969.07- ),黑龙江伊春人,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财税管理;魏生娥(1991.04- ),青海省大通县人,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 研究方向:物流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城镇化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农村科学储粮与粮食安全研究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