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的青春之歌

2014-07-03 01:05李肖含
中华儿女 2014年11期
关键词:荒地试验站盐碱

李肖含

一项工程引出一群人

这是一项巨大的农业科技工程,涉及1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6亿人口,分别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3.3%和总人口的22.2 %。

它计划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改造,实现到2017年增粮60亿斤,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将长期遭受旱涝碱灾害的环渤海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粮仓”。

工程自2013年4月启动以来,以中科院的专家为主力的科研人员在河北、山东等省市建立了36个试验示范基地,总面积4万多亩,辐射面积达500余万亩。

而由此上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科院的两代学人已经在这片盐碱地上接力奉献了30多年。他们选育和创新的一批粮食新品种及农业关键技术,对当地盐碱荒地的改良和农业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当地的农民说:“中科院的专家们把成片的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做成了我们祖祖辈辈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说,中低产田是制约当前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科院专家们的努力,打开了粮食增产的重要突破口,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一群默默无闻的科技精英: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刘小京,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博士;

欧阳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

陈化榜,美国普渡大学博士;

于贵瑞,日本千叶大学博士;

邵明安,美国衣阿华州立科技大学博士;

郭大立,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博士;

……

这份名单还可以列得很长,他们全都是中科院相关系所的专家,几乎所有人都拥有博士学位。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这里工作了一二十年,而部分老同志甚至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工作了30多年,把自己全部的青春与热血都献给了这里。

这是一群高级知识分子,也是一群特殊的“农民”。他们本可以在繁华的大都市里过着令人羡慕的优越生活,却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贫瘠的盐碱地上。

远离都市和亲人,没有鲜花和掌声,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设施仍旧欠缺。这批科技精英,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又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选择在这里扎根?

他们的青春

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位于河北省南皮县,北距北京市250多公里,西距石家庄市200余公里。

历史上,南皮降水稀少、土壤盐渍化严重,这里也因此成了中国科学院建站较早的野外台站之一。从1987年建站开始,这里就见证了中科院两代科技专家无声的奉献。

李振声,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也是最早一批来到这里的农业专家之一。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便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的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被农学界誉为“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1985年前后,我国的粮食生产,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后出现了连年徘徊的局面。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刚刚就任中科院副院长的李振声,带领中科院400余名科技人员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治理。

南皮的乡亲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大部分同志是步行调查,渴了就喝一口咸水,饿了就吃一口地瓜面窝头。由于营养不良,许多同志都水土不服……

当时的南皮县,由于降水稀少、地表水咸度高,土地盐碱化严重。当地的一首民谣道出了农业生产的艰难:“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

李振声院士根据当地的土壤状况,将“小偃”系列品种引入南皮,并进行进一步的杂交改良,当年就实现粮食大幅增产。此后,在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6年间实现粮食增产504.8亿斤。

刘小京,现任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一个地道的河北汉子。1991年初进南皮站时,他刚刚研究生毕业,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太多的印记:黑红的脸膛,宽宽的肩膀,刚刚四十多岁,脸上的皱纹已经清晰可见。

由于长期在盐碱荒地上劳作,他的双手变得异常粗大,牙齿也变得发黄。仅从外貌上,已经很难将他同当地的农民区分开来了。如果不是经人介绍,谁能想到他竟是一位曾经留学美国的学者、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的博士生!

1994年7月,刘小京到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游学。彼时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大潮方兴未艾,光明的前途似乎正在向他招手。然而,刘小京却在一次返乡探亲后提前结束了留美生涯,回到南皮试验站工作。

“刚开始是看站里缺人手,后来工作时间长了,有感情了,就不想走了。”刘小京说,那时候他是个“光杆司令”,却干得甘之如饴:一年12个月,他有9个多月都呆在站里,逢年过节也不例外。

“如果当初没回来,现在会怎样?”记者问。“不能那样算,”他嘿嘿一笑,“谁让咱学的是这个呢?谁让这里是咱的家呢?”

欧阳竹,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站长。从1983年大学毕业至今,他已经在禹城试验站工作了31年。

欧阳竹是南方人,刚进站时,还是个“白面书生”。但长期的风吹日晒和田间劳动,使他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当地人:脸晒黑了,连说话的声音也粗了。除了专业的农业生态观测,拉犁、扶耧这些当地农民能干的活儿他也全都会!

而他所在的禹城综合试验站,也从一个人员、设备都缺乏的小型试验站,发展成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生态系统重点试验站。

他们的价值

山东省无棣县的赛尔农业示范区,现在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示范区的承包户告诉记者,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今年这里的平均亩产有望超过900斤。但是谁能想到,这里之前曾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盐碱荒地。

欧阳竹至今仍记得他们初到这里时的情形:百姓们听说我们要治理盐碱地,在这片土地上种庄稼,都笑了。有的还忍不住地劝告:“治病不治癣,治土不治碱,治碱不露脸,你们趁早别治了,治不好砸了科学院的牌子怎么办?”

可欧阳竹他们偏偏不信邪,硬是要把这块骨头啃下来。他们根据水土资源状况,提出了“重盐碱地、渍涝洼地和风沙地”综合配套技术。当年就使土壤得到了大幅改良。

对于具备引黄灌溉条件的盐碱荒地,他们采用挖鱼塘、建农田,立体种养的模式,做到了当年治理、当年开发、当年见效。经过治理的鱼塘亩水面咸鱼产量达710公斤,农田粮食单产超过一吨。昔日无人问津的积水荒地,竟成了鱼肥麦香的小粮仓。

现在,当地的盐碱荒地面积已经大幅降低,由之前的成片分布变成了零星分布,甚至基本消失。

盐碱地的改良和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环渤海地区尤其如此。由于地下水位较浅及海水倒灌等原因,这里的盐碱地常常是治一阵就好一阵,刚刚脱盐很快就返盐,效果不能持久。

刘小京等人则因地制宜,探索创造了“咸水结冰灌溉法”来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盐度:“冬天温度足够低,咸水也可以结冰。而在融化时,高浓度的冰先融化、入渗,后融化的微咸水和淡水起到洗盐的作用,使土壤表层脱盐。到春季时,再覆上地膜,防止土壤蒸发返盐。”刘小京说,经过这样整理后,地里就可以种植作物了。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的脱盐效果明显。许多荒地在治理后,当年的棉产量就达到了200多公斤,“几乎与内地的中产田相当了”。

当地的农民说:“中科院的专家们把成片的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做成了我们祖祖辈辈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

相对于农业产量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当地百姓科学素养的提高。

在河北省南皮县,当地的农业局长自豪地告诉记者,因为南皮站的存在,他们的农业技术推广员中,已经有了5名研究员、8名副高职称的推广员和58名农艺师。在一个县级的农业局,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而在山东禹城,当地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我老家离禹城60公里,但老百姓的科学素养与禹城相比,可能要差5到10年。”

“周围县都羡慕禹城。”他说,“中科院禹城试验站30多年来带给禹城的是思想解放和开放意识,这包括如何促进农民致富,如何利用新的技术、信息,并在当地推广,转化为现实的成果。”

一个现实的例子是:禹城站原副站长程维新从中科院引入了从玉米芯中提取功能糖的关键技术,使禹城生产的多功能糖占全国70%~80%的市场份额,年产值超过一个亿。如今的禹城,已是远近闻名的功能糖城。

精神的力量

李振声院士今年已经83岁了。至今他还记得自己刚进禹城时的情形:“那时生活仍很困难,一起的同志有的住在破庙里,有的住在饲养场,大部分同志住在民房里。后来工作条件有所改善,科研人员出去调查仍要背三个包,一个包带文献资料,一个包是衣被,一个包带挂面和炸酱。”

而另一个他多次提及的故事则是:1981年10月,中科院地理所左大康所长等一行7人乘坐工具车去禹城试验区,在河北省青县同迎面违规开来的车辆相撞,当场车翻人伤,有的人血流满面。而同志们从车里爬出来,拦了一辆卡车到沧州医院简单救治后,又继续前进。

“那时的人多简单啊,条件那么艰苦,工作却那么认真!”李院士说,“为了治理好黄淮海的盐碱地,再苦再累都不怕!”

后来,他将这种忘我献身、艰苦创业、团结奋进、勇于克难、持之以恒、执着追求的精神总结为“黄淮海精神”。

物换星移,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决战黄淮海”的中年人,如今已经垂垂老矣。当年的小伙子,也已变成了中年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年轻人会怎样?这是李振声院士时常忧虑的。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从都市走向农村,沿着他们曾经走过的路,继续奋斗。

陈化榜,李振声院士的高徒,国际知名的农业育种专家,曾任美国印地安纳州作物改良中心高级研究员、遗传研究室主任。2008年,他毅然放弃国外种业公司的高薪聘请,回到南皮综合试验站工作。

娄金勇,中科院地理所研究人员,今年还不到40岁,却已经在禹城试验站工作了十多年。一年12个月,他有三四个月都不能回家。

郭凯,一个80后,刘小京站长的博士生。自从跟随刘小京做研究后,就一直在南皮一带的盐碱地上工作。入学时眉清目秀的他,现在常常被旁人认作当地的农民。

……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李振声院士说,“现在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默默奉献的精神不能丢。”

经过中科院两代科研人员30多年的接力奉献,黄淮海地区过去的不毛之地已大多变成了良田,昔日的童山秃岭也已经变得郁郁葱葱。

“原本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到底是怎样变成吨粮田的?”记者问刘小京。

“除了用科学的方法脱盐,就是不断地用耐盐作物来改良土壤。”他说,“比如柽柳,它全身都是宝,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还能入药和绿化山林。一茬一茬地种,土壤的盐分就会降低,最后盐碱地就变成良田了。”

30多年的时间,两代人的接力奉献,他们不正是这片盐碱地上的柽柳么。

责任编辑 张小华

猜你喜欢
荒地试验站盐碱
独登南山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荒 地
庆安灌溉试验站
盐碱胁迫对三种西藏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影响
对外发包的荒地为何被判无效
庆安灌溉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