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韵兰 还孩子以率真童年

2014-07-03 19:15:00王海珍
中华儿女 2014年11期
关键词:艺委会儿童艺术

王海珍

尽管已经从全国少年儿童艺委会主任的位置退下来多年,但是何韵兰那颗为少儿美育教育的公益之心未变,依旧在为儿童艺术教育奔走。

今年5月24日,“美丽中国——文化艺术公益大讲堂”第四讲开讲,这一次,著名艺术家何韵兰为大家讲述主题为“少儿艺术教育问题——和家长对话”。

“美丽中国——文化艺术公益大讲堂”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将2014年确定为“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并围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志愿服务基层行”为主题,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由此,中国画院推出系列活动,聘请中国国家画院及文化艺术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艺术家、文化学者、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大学教授等为大讲堂授课。内容将囊括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民族、民俗等诸多艺术门类,普及艺术。

“教育部再次要求要重视艺术教育,优秀教师的探索需要社会理解,有条件、有资源的都应该为这一事业尽一份力,也因此,我应邀来文化艺术公益大讲堂与家长做一次交流。”何韵兰说,她多年来致力于少儿艺术教育一线奔走,在少儿艺术教育领域中有着深刻的见解和感悟,而她呈现给大众的,不仅仅关于儿童艺术教育,还有她在漫长岁月中淬炼的人生智慧。或许这更吸引人。

不曾逝去的热情与好奇

时光温柔的抚触,逐渐现于何韵兰的身上。年轮静静地前来,不紧不慢地为岁月添一抹松香。匆忙紧张的日子远去了,留下从容安闲。现在的何韵兰,有更多时间徜徉于艺术。但这并非何韵兰当下生活的全部。她未来的生活,如同水墨画中的留白,还有那样多的想象空间,尽管,她已经76岁了。

去年重阳节那天,何韵兰在微博上发出如下感慨:人生是一次只有彼岸没有归途的旅程,等到开悟,已是尽头。想要旅程精彩,唯一的办法是让自己也成为一道风景。

伴随着微博感慨,她在博客上贴出的文章:不愿过“重阳节”的老人!那一颗活泼的心,那一股不服老的劲儿,还有那一张71岁凌空飞翔的照片……她的探索,行走,公益,艺术,已经成为时光长河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现在的她,生活依旧丰富,家中常有朋友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注儿童美育教育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她为儿童做事的心一直都在,并且一直秉承公益的理念。年龄并未带走她的热情与好奇。

有时,她也会回望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似乎看见少年何韵兰靠着画插画所得的稿费一个人闯荡北京,考入第一届中央美院附中;也似乎看见在中央美院上大学的何韵兰在色彩贫瘠的生活中,如何自行点缀富丽的青春——破破的床单烂到有洞,她可以把它染成黑色当裙子,男友刘勃舒的裤子可以经过改装涂色成为她走秀的背心……生活中总有那么出其不意,新奇的想象装点着那个充斥着工农兵标准化一的时代。

如上经历,沉淀在何韵兰的人生中,为她的作品增添了斑斓。她的某些视角,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严歌苓笔下的小穗以及小娟或者其他,睁着大大的双眼,一边参与着生活,一边观察着这个世界。约略不同的是,小穗们的内心是紧绷着防备着,她的内心是张开的舒缓的,随时悦纳不期而至的相遇,与意料之外的冲击——比如,在没有带伞的日子里,遭遇雷阵雨会让她的衣服全部淋湿,她却会为此而欣喜不已——她对一览无余兴致不大,更喜欢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惊喜。她其实还是住在海宁那个水乡的小女孩,对一切未知的事情都充满了好奇。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年逾五十的何韵兰带着童年的心出发了,游历法国,美国,匈牙利,欧洲大陆以及力所能至的每个陌生角落。法国璀璨的艺术让她沉醉,来自陌生人群中所散发出来的气息也让她着迷。走了那么多路,观察了那么多人,放置在内心发酵之后的思考却是“关键是你如何成为自己。”这是很久以来就萦绕在何韵兰心间的朦胧之问,在八十年代那个艺术繁盛,哲学思考集中,美学潮起的环境中又清晰起来。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地球离了哪个人都会转动,如何让自己成为自己,这也成了悬在何韵兰心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寻找更完整的自己,何韵兰有向内叩问深究的勇气。自我认知或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课题。12岁便独自面对生活的她,对事物以及对自我的评判更多需要自我去完成。她是那样欣欣然将自己投身于陌生的生活中,品尝冒险带来的别样感受。迷路,遭遇地铁黑人抢劫,与陌生人同行……她的旅程探险故事长得可以写一本小说,也因而,有人戏称她为“艺术家中的三毛”。

旅行的真味,并不只是见新奇,增知识,也不见得是赏玩眼前从未见过的风物。最有价值的,恐怕是在旅行中去发现自我本身。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境遇,或者能够激发出陌生的自我,她期待在未知的环境中更能看清自己。傍晚的轮渡的汽笛声,街角咖啡店里发呆的人,以及路边金发碧眼吵嘴的小情侣,都会让她的嘴角浮起不期而至的微笑。总有某个瞬间,击中你自己还都不能窥得的内心。她喜欢这样的感觉。

上世纪九十年代,何韵兰的一个展览在法国某地方举行,当地官方很重视,为她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很多要客要来,她却觉得这样的活动没多少意思。某一天,她悄悄地溜出去,偶然认识一对年轻的情侣,她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逛街,晚上一起看夜场电影,她觉得,在官方组织的活动中缺乏这种市井生活中的灵动。她喜欢与各种人交流,去看生命中的多面棱镜。

如许精彩的故事,而此刻,她不仅仅是回望,她还有很多未境的计划,想要去做,去完成。儿童艺术教育,是她一生的关注所在。

你可曾触及他人的生命

中央美院毕业的何韵兰先后做过编辑、记者、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等社会职务。她最热衷,付出心力最大的恐怕是在当中国美协儿童艺委会主任的那五年。

“做公益事业,我受叶蕾蕾女士的影响很深。”何韵兰对此毫不讳言。她的桌子上摆放着叶蕾蕾女士出的画册,并颇为珍视,不轻易送人。叶蕾蕾是美国费城艺术大学终身教授,北费城非洲裔社区创建者,“她以一个华裔女艺术家的身份去做美国和非洲贫困地区的社区改造,把环境这样的一个大的艺术概念,种到每个参与者的心灵里面去,我觉得非常不容易。我以她为榜样。”何韵兰本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当她看到艺术能切实给人的生活带来影响时,想要将艺术的辉光散播到人们心中的愿望就更为强烈了。

其实,何韵兰一向都是有感召力,行动力的人。1991年2月,在她家的客厅中,就曾经诞生过能够载入中国美术史发展史册的“五彩石”女美术家联谊会。她担任首任会长,组织并集合了当时126位在各个领域内有成就的画家。这也是如今中国女画家协会的雏形。彼时,何韵兰常组织女画家们座谈,写生,办画展,大大地活跃了女画家在艺术市场中的地位。

认识了叶蕾蕾,并亲见叶女士所倾注全力的社区改造之后,担任了儿童艺委会主任一职的何韵兰开始将精力投注在其中。另一个著名的女性,给了哈利波特以生命的英国女作家罗琳在一次哈佛演讲中曾经向在座的哈佛学生们发问:你们有多少人曾触及他人的生命?

这样的问题或许也曾经闪现在何韵兰的心头,所以,当她有一天,意识到艺术的火苗能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撒美时,她毫不犹豫,毫不惜力地开始耕耘起来。她是个艺术家,画家,绘画是她的人生的最重要的权重。可是在担任儿童艺委会主任一职后,她的绘画时间被一再挤压。在热心公益与艺术追寻中,两者是有冲突的,她多年的朋友,美术评论家贾方舟说:“她一直是在这两难中挣扎着,难就难在她既执着于艺术,又放不下那份对社会,对他人,对公益事业的责任心。”

做艺委会主任五年,何韵兰忙碌了五年,呼吁各方关注儿童教育,组织活动,累并快乐着。她的家中,一直珍藏着一个画册,那是2000年,由她策划的女艺术家联谊会,以及儿童画家,在中国美术馆实施的一项持续三个多月,二百余人参与的系列环保艺术活动的纪念册。这场活动广受好评——极富爱心,极有创意,意义非凡,是观众送给这次活动的评价。

“那次活动,我们真的是用了极少的钱,办了极多的事情。”何韵兰翻看着画册,满脸笑意,沉浸在当时活动的盛况中。她也由衷地感叹,那时候只用了20万元就组织了如此浩大的一场活动,如今,同样的阵势,同样的场地需要花费不知多少倍?如今,依旧还会有一些热心儿童美术教育的朋友慕名去她家探讨,交流。只是,“想要找到有心又有力的理解比10年前更难了。”她有时忍不住吐槽,但她也相信:“支持的力量总归是要有的,只是要费力去找。”

何韵兰倡导“还孩子以率真的童年”。她重视在人文方面关怀,而并非“提高纯技术”一条路,“不管何种意识形态都能接受技术,但只有理念,情感,个性,天性中的部分,各个阶段不同。”何韵兰曾经在某个访谈中如是说。她以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带动了更多的人志愿投入到儿童美育领域中来。艺委会没有办公室,她就把自己的家当成了办公室,很多会议都在那里开。前半生积攒的热力与能量,如同遇到一枚合适的绳索,呼啦啦如同火山爆发,将她蕴藏着的爱与奉献与能量引燃,热腾腾地交付到了无数个小朋友的心中,或许这些小朋友中能成为画家的人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美好、想象力,以及自我表达的快乐,如同春天的种子,终有一天,会发芽、长大、柔软,温润他们的人生。

很难想象,当年逾六十的何韵兰坐着马车,甚至拖拉机奔波于四川、贵州、云南,探访偏远山村的山区小学时,需要忍受多少——腿部疾病的困扰,饮食不规律时的饥寒,颠簸山路的腰酸背痛……当所有这些,在历经千辛时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时都会化为乌有。这样艺术教育大篷车下乡的经历,她和同伴们一起进行了很多次,脚步跨过大半个中国,陕北山村,云贵高原,那些山角落里的孩子,都曾见过这位和善的,生机勃勃的老师。

“儿童艺术教育,问题太多了,很多人过于功利,将孩子变为利益的载体,当看到这些问题后,就想着要做一些改变。还有一些感动,就是有一些老师在最基层,最贫困的地区做的义务教育,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做一点事,否则白戴了这顶帽子,会辜负很多人的期待。”这也是她拖着年迈的身躯,多年奔波在少儿美育教育第一线的动力所在吧。

你可曾触及他人的生命,面对如此之问,何韵兰可以安然地微笑了。

阅读世间百态,走过路径万千,终究不过是一次没有回程的内心终极抵达。她一路生机勃勃,带着她特有的敏感触觉——如同上海世博会中英国馆那幢神奇的“蒲公英”,无数根触觉伸展开来,每一根都通向天空。柔软,却也磅礴。

那些纷呈的经历,敏锐的感觉落在心底,就是一层又一层的心灵底片,成为“浓的化不开的心结”。她只需诚恳地将其传递出来便可。于艺术,羁绊已越来越少。或者说,生活于她,内心的自由度愈加宽阔。艺术是她切入生活的方式,也是表达的出口。她最终热爱并为之生机勃勃,以秒针般勤勉而真诚对待的是生命本身。

责任编辑 李菡丹

猜你喜欢
艺委会儿童艺术
纸的艺术
牛兰学当选河北文研会散文艺委会副主任
陶山(2017年1期)2017-01-27 14:18:09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头艺术
取经返回路上
湖南农业(2014年12期)2014-05-23 07:41:42
漫画:我们的院士袁隆平
湖南农业(2014年1期)2014-03-28 08:16:34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