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颖 为中医神内插上国际化翅膀

2014-07-03 19:15李菡丹
中华儿女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东直门国际部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菡丹

她18岁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本科生,之后师从两位著名中医临床专家董建华院士和王永炎院士,36岁即挑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的担子,39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6岁任东直门医院副院长,主抓教学工作。

这个人就是高颖,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中医证治重点研究室主任,神经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自筹备东直门医院国际部起,高颖心中就在不断思索,如何将中医神经内科引入国际化视野。如何在治疗理念、服务方式上,与国际接轨。

“看病也是做学问”

北京初春,早晨8点,高颖像往常一样准时坐在了办公室里,办公室不大,却摆满了各类书籍。习惯地泡上两杯萃取后的普洱茶后,她说:“作为一名中医,我知道应该如何养生保健,但可惜的是工作特别忙,根本没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自己的身体。当然,我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运动,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快走一小时,多爬楼梯,尽可能让自己动起来,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我认为好身体需要三方面作保障:良好的心态,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

而之所以从医并选择神经内科,她这样解释:“一是自己是理科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符合神经内科的思维模式要求;二是神经内科在中医领域有优势,我能够得到更好地发挥。”可以这样说,自从选择了神经内科,高颖就爱上了神经内科,全心投入,也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

高颖1963年生于北京,198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系,继而1992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赴德国魁茨汀中医院从事医疗工作两年,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2006年被评为北京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

每天,高颖的工作都是安排得满满的,除了出门诊、查房、讨论病例等例行的医疗工作外,还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学术讨论会等教学任务,以及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等。“我现在每周二下午出普通门诊,周三上午出国际部门诊。国际部的就医环境更好,流程规范,中医特色突出,服务质量有保障,同时也是医院对外交流的窗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第一临床医学院。我从读硕士起就一直在这里学习、成长。”谈起成长经历,高颖说自己有幸成为董建华院士和王永炎院士两位名师的学生。在攻读博士期间,她不但跟随董建华出门诊,还在王永炎身边接受神经内科的基本功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因而形成了既重视临床工作,又注重科学研究的作风。

从医以来,高颖从未忘记恩师的教诲,如今,已然身为老师的高颖更时刻不忘将两位恩师的教诲传承给更多的学生们。

她在查房时经常对学生和年轻医师说:“建立思维远比背处方重要得多。如果把看病当成做学问,你就会觉得有很多医学问题值得去思考,就会针对每位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而不是遇到同一种疾病都用相同的药物治疗。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因此,高颖在查房时最关注的是患者的感受,仔细倾听病人的诉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中医证候特点修改治疗方案。她经常告诉学生,患者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思索,不断研究,才能最终为病人解除痛苦。

2006年,病房收治了一位反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女性患者,在外院诊治3个月,采用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均难以控制发作。入院后,医生给予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药注射液治疗,但患者仍每天出现短暂的肢体无力、麻木。高颖查房后组织医生认真进行了讨论分析,结合中医理论和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认为该患者主要是正气不足,遂改用补气中药治疗,停用所有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中西药物。治疗一周后,症状未再出现,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高颖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治疗脑血管病方面,高颖十分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形神统一等中医学理论的应用,并将这些理念和原则贯彻到对每位患者的诊治中;同时,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努力将医生的经验转化为知识,并使之推广,让更多医生的医疗水平得到提高,使广大患者受益。

“每位患者都是一份考卷”

神经内科的疾病有不少是目前医学界的难题,或病因不清,或尚无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给每位患者交出满意的答卷确实很难,但高颖要求自己,也要求下级医生,应尽最大的努力给病人减轻痛苦,对一些疑难病要尽量达到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她常和学生说:“医生年资不同,临床经验有别,但是对待病人都应该同样用心。如果不用心,年资高、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会出现误诊。医生的一点马虎,就可能造成病人的痛苦,甚至可能断送病人的生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用心比什么都重要。”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研究,高颖在老年痴呆、多发性硬化等疑难病方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疾病不同阶段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有一位多发性硬化的女性患者,已半身瘫痪,西医给予激素治疗,但效果不明显。高颖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经过仔细辨证,制定出一个系统的中药治疗方案,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可以独立行走,生活也能自理,并彻底摆脱了对激素治疗的依赖。在随访的3年中,患者未见病情复发。

多年来,她从事中医药防治急性脑血管病和老年期痴呆的研究,探索建立了中风病中医诊断与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她注重将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建立了以东直门医院为中心的脑血管病中西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为进一步开展北京地区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长期从事脑卒中的临床研究,高颖最大的梦想是——将中医药作为治疗脑卒中的方法写进《中国脑血管病指南》中,同时把知识回报给社会,让老百姓知道如何防病。

而对于出院的患者,高颖都会嘱咐他们,一旦出现再次中风的先兆时,应该及时就诊。有些患者将高颖的手机号记下来,出现身体不适时,马上向她咨询。高颖不管多忙,对于病人的询问都是有问必答。有患者曾说:“高大夫就是我的定心丸,一听见她的声音,我心里就觉得特别踏实。”

追求卓越,志于首善

近年来,东直门医院国际部崭露锋芒,高颖介绍道,国际部是以“国际、国学、国医”为定位,以“道法自然、德行天下”为理念,融中西医学之所长,集中医名家之大成,面向国际弘扬国粹。

她说:“国际部现在设有名家坐堂、大医讲道、健康管理、健康体检、药茶养生、药膳指导、文化分享、国际培训等,在与国际接轨的服务模式下,注重服务的专业性、个体性、私密性、温馨性和便捷性,通过健康医疗及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提供国际标准的高品质、高技术、全方位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

高颖直言,国际部因为有着良好的医疗环境而备受学生们的欢迎,尤其是国外留学生。

而放眼东直门医院的整体教学工作,高颖称近年来有四方面令人比较满意。一是教材课程建设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主编或副主编教材23部。中医内科教研室是国家级及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获国家级和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各1项,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建设1个,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1人获得北京市高校名师奖,1人获北京市优秀辅导员。承担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首都中医药实训与综合评估管理系统》课件编写制作项目40项。二是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医院所有中医学一级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三是师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十一五”期间承建了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名家研究室6个,承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师承项目,我院8名青年医师拜名老教授为师,通过跟师学习,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发展中医精华。四是学生工作扎实稳健。“十一五”期间,生源质量优良,高学历生源逐年增长,留学生比例逐渐增高,普通本科招生规模基本稳定。

高颖讲:“面对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医学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的严峻形势,我院由党委书记、院长和我亲自为学生提供各种面试和人才交流等择业的机会,提高了我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效率,学生就业率稳步上升,并一直保持在90%以上,实现了培养合格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

而对于东直门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远景,高颖微笑着说:“追求卓越,志于首善。即坚持医、教、研三位一体;追求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技术一流;凸显中医特色优势;引领行业学术发展;努力把我院建成开放型、研究型、国际化、数字化、全国首善的中医医院。”

具体落实到教学工作中,高颖早已成竹在胸,“我们将努力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保持中医临床教学龙头地位;继续加强教材建设,提高精品课程数量;积极培育新学科,促进中医学科可持续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中医继续教育发展;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在高颖的心中,“追求卓越,志于首善”不只是梦想。

责任编辑 李娜

猜你喜欢
东直门国际部北京中医药大学
游园学记——北京君谊中学国际部
谢亮
专家访谈
——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大内科副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赵进喜教授
大学英语MODEL教学体系的应用与实践——以北京中医药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为例
历史上的三条东直门外大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王耀献
论通识教育视阈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