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泽洲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抓落实工作,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明确提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这一要求为我们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提供了有力指导,也为我们抓好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切实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祛作风之弊、除行为之垢。
要选准“钉位”。钉钉子先要选准方位,一旦钉错地方,轻则白费功夫,重则影响全局、徒添新伤。在作风方面起关键性作用的是党性。从党性教育入手,就找准了作风建设的“钉位”。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教育形式、教育手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重点,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党性更加坚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群众观点更加牢固。
要钉一下进一步。钉钉子急不得,使蛮劲容易钉偏、钉歪,只有讲求方法、把握力道,才能钉稳钉实钉牢。祛除作风顽疾也是这样,必须掌握方法和技巧,把握力度和节奏,注重轻重缓急,积小胜成大胜。围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按照干部考核有作风标准、干部选拔有作风导向、干部教育有作风内容、干部监督有作风约束的要求,坚持勤敲打、常体检、早治疗,突出抓好干部队伍的从严教育管理监督,让每一名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约束。
要一锤接着一锤钉。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单凭“一锤、两锤”很难解决,必须持之以恒,一锤接着一锤钉。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把握要害、突破难点、务求实效,做到重锤出击集中抓。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各项制度机制,做到标本兼治深入抓。强化制度刚性,对不执行制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严肃处理,确保在改进作风上动真格、求实效、防反弹,做到锲而不舍持续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