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思羽
摘 要 数字图书馆是顺应时代需求的产物,其基本职能和属性,即收集、整理、传播信息的功能并未发生改变,但作为社会公共信息文化基础设施,数字图书馆充分实现和发展了其社会职能,不但是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更是社会文化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社会文化事业的数字图书馆,对于数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社会文化事业 公共基础设施 职能
分类号 G250.76
Initial Search on the Role of the Digital Library as a Social Cultural Undertaking
Jiang Siyu
Abstract The digital library is the product to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its basic functions and properties, namely to collect, collate and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have not changed. But as a social and public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digital library fully developed and realized its social function. It works not only as th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but also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s a social and cultural undertaking, Digital library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sprea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culture.
Keywords Digital library. Social cultural undertaking. Public infrastructure. Function.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数字图书馆并非一个或多个实体机构,而是一种采取新型管理模式的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虚拟图书馆,即是一种信息资源环境。同时,数字图书馆更是当前社会信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具体何为“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一门全新的科学,亦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事业。数字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快捷、高效、方便的信息服务,它表现为一种新型信息资源组织和信息传播服务[1]。
1 数字图书馆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哲学角度讲,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任何一种社会变化都是有缘可循的,必然与其当时的社会因素紧密联系而存在的。数字图书馆即是在科技进步、网络普及、社会信息化呼唤的大环境下顺应时代产生的新生事物。现代图书馆的贫民化和开放运动、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对公共图书馆的塑造、当前学术领域的开放存取运动[2]、“图书馆权利”运动等各种“斗争”不断碰撞,使得图书馆事业不断得到深入阐释。但图书馆的理念以及服务宗旨的本质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其表现形式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一些适应性的调整。这既是现在图书馆行业面临的信息环境,也是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的土壤。就像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所说的,图书馆是一个不断成长着的有机体。其最大特点就是适应性,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调整自己,复制自己,发展自己。
从图书馆本源来说,图书馆虽然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其承担的社会职能有所不同,但图书馆的本质就是社会记忆(通常表述为可记录信息)的保存和传播。换而言之,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和“扩散”,其形态和功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或角色是以基本职能为基础、在特定社会下的具体表现。图书馆发展至今,其社会职能或角色更适应于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数字图书馆是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两个角色,使得数字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彰显其本职属性。
2 数字图书馆是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共基础设施是社会发展的平台,不同的社会形态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必然具有信息时代的特性。我国图书馆学家黄宗忠指出:“信息高速公路包括互联网络、数字图书馆,是国家或全国的信息基础设施。”[3]所以说,数字图书馆是社会公共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
2.1 数字图书馆与社会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特点及目标相吻合
通过社会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类型的信息资源,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不同需求。文化信息资源组织、存储、传播、利用的传统途径和方法将随着数字图书馆发生巨大变革,文化信息资源无法利用和共享的问题也将会得到解决。
从社会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视角研究发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下被提出的。分析数字图书馆自身不难发现,其不仅涵盖了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五要素①,还具备了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特性;同时,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是能够为公众提供随时、随地、随意的信息服务,这也与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目标一致。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即建立起一个跨行业、跨地区、巨大的文化信息资源网,全面、广泛地收集文化机构(如图书馆、新闻出版机构、艺术团体、博物馆等)的文化信息资源,将其精品内容进行数字化和深加工,建设起一批以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影视中心等为代表的资源库,形成巨大的知识宝库[4]。endprint
2.2 数字图书馆促进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价值体现
数字图书馆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它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推动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的构建,协调推进数字信息化,创建更科学、更便捷、更完善的信息文化环境。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始于1997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的“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项目,此后,国家连续实施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和“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5]。目前,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数字图书馆建设日趋成熟,如文化部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教育部的“三C工程”(CALIS、CADAL、CASHL)、科技部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等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重要课题并取得丰硕的成果[6]。
目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让1.6亿人次的基层群众享受实惠。如广东省已建成全国首家“网络文化馆”,推出“网上剧场”“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系列数字文化服务;深圳市全市41家公共图书馆及遍布城市街区的160台无人自助图书馆服务机实现了统一服务[7]。与此同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战略规划》也指出,数字图书馆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
3 数字图书馆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基石
在日益信息化、数字化的环境中,信息化生存、数字化生存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新型的社会文化形态——信息文化出现[8]。《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指出“信息文化是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借助于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9]。
3.1 数字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有其社会价值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环境下提出并不断发展的,如果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脱离此背景,将无法更好地理解数字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亦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效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利用和共享信息资源,普惠公众;其在传承文明、传递知识、创造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样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的初衷或终极目标相吻合。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吸纳社会力量自愿参与投入、建立的具有文化服务功能的骨干设施、设备。数字图书馆充分展现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六大特性②:(1)数字图书馆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2)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数字图书馆为全社会甚至全球人们无偿提供服务;(3)图书馆倡导“平等、共享”的权利,用户不分等级、不分地区,真正消除信息消费差距;(4)普惠性,即不仅仅是理念上的普惠,而是全社会人们都能享受到其文化服务,特别是基层群众、偏远地区群众、流动农民等;(5)以便利为原则,冲破地域、时间限制;(6)数字图书馆提供服务与人们的需求相适应。
3.2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性”——典型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数字图书馆与“知识”捆绑,具有独立的知识形态和载体,不论技术如何发展,其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实现“收集、组织、知识交流”的职能不会变化。数字图书馆在现阶段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一种新兴的载体,为各类用户提供知识给养。数字图书馆会逐步替代一部分传统图书馆知识传播的作用,为广大用户服务。只要连接数字图书馆用户平台端口,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文化信息资源。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通过数字图书馆所拥有的所有智力资本(包括信息、知识各种要素等)进行组织、开发和运营,实现知识扩散、知识增值和知识创新的过程[10]。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远远超出任何一个实体图书馆的馆藏。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图书馆发展史上联机合作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合作范式——OCLC。OCLC《世界书目》数据库中的5 200多万条不重复书目记录,代表了5 200种书或刊或其他图书资料;数据库中的8亿余条馆藏数据,代表了8亿余册图书资料,而这些图书资料被遍及世界的84个国家和地区约10 000家图书馆和信息中心所收藏[11]。用户可以通过OCLC查阅到世界各地的图书、文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3 数字图书馆的“非营利性”具有公共基础设施的鲜明特色
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就是平等无差别和免费服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就是为了方便公众的文化学习需求而免费为公众提供的服务平台。按照资金来源与服务宗旨,数字图书馆可分为非营利性数字图书馆(如CALIS、NSTL、CASHL、CADAL等)与营利性数字图书馆(如超星数字图书馆)[12]。“营利”是指以利润为目的。“非营利”的含义,是指经营、运作目的不是获取利润,而是为实现社会效益。非营利性数字图书馆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同时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并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需要接受从上(国家和政府) 到下(公众与用户)的监督。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下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随着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全国对于公共信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如江苏省苏州市市、县级市(区)图书馆已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并基本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的镇(街道)、社区全覆盖[13]。与商业性数字图书馆不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数字图书馆更多的强调参与的均等、使用的公平,主要表现为公共设施不受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与教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而被所有使用者公平使用,这正是公共文化设施区别于盈利性服务产品的根本不同之处。
4 数字图书馆之于数字文化
4.1 发挥社会事业职能 促进数字文化发展
对于文化建设,图书馆历来是一个重要阵地,而在信息化社会中,数字图书馆将成为今后新的重要文化阵地。以网络为基础,传递文化价值观、传播文化信息,人们将通过数字图书馆增进了解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endprint
据统计,当前国际互联网81%的网页是英文的,近3 000个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设在美国,国际互联网上输出的信息量中英文达到了85%以上[14]。这里不得不提到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计划实际就是集中全球的信息资源、垄断全球的信息文化市场。正如法国文化部长Nicolas George所言,Google可通过某种评级方案,为政治或意识形态考量,单方面决定不再提供或修改特定作品[15]。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顺应了文化竞争的需求,是我国数字文化战略中的重要部署,有效地增加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避免了西方文化的侵蚀,有效地保护了本土文化的战略地位,更作为数字文化战略基础设施,为全球提供资源共享服务。
4.2 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图书馆社会职能的一种表现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开启了一种新的模式。众所周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数字文化内容的创作和提供成为获取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数字图书馆基本职能的现实体现,有其社会需求。
随着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开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规划明确指出:繁荣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数字图书馆推动了文化产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将对我国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贮、使用和消费之上的,数字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类信息可以简便、快捷地传播,方便地被公众所利用,从而不断地激发公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全社会的不断进步。
5 结语
数字图书馆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数字图书馆是以信息数字化、服务网络化、检索智能化、资源共享化为主要特征,无时空限制、传递丰富多彩信息的图书馆,其社会角色及发挥的社会效能正在逐渐显现。数字图书馆作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不仅具有典型信息基础设施特点,更彰显了信息基础设施的社会价值;作为文化基础设施,数字图书馆顺应现下人们的文化需求形式,以一种更快捷、更高效的方式实现其社会意义;与此同时,数字图书馆将逐步成为国家文化主要的表现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国特有文化,使中华文化瑰宝立于世界民族之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