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探讨

2014-07-02 20:09吴雪李红文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堰市

吴雪 李红文

摘要:培育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十堰市为例,以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对象,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应,找出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瓶颈,提出推进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拉动效应;十堰市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115-02

1 十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十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呈现出速度不断加快、规范程度不断提高、覆盖领域不断拓宽、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根据《十堰年鉴》统计,截止2013年,全市依法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14家,合作社社员总户数58928户,占农户总数8.77%。其中农民成员57094户,占成员总数96.89%,带动非成员农户131158户。十堰市2013年共创建部、省级示范合作社12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0家,进入部、省级项目库并已实施项目的合作社9家,扶持资金182万元。

尽管十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支撑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但作为山区城市,十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着地形崎岖、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等困难;同时在“软件建设”方面也面临着合作社建设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束缚了十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成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成为当务之急。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与社会效应分析——以十堰市为例

十堰市作为国家生态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其“三农”发展,不仅关系本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推进。自2007年以来,十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紧扣山区特色,以市场为主导,推进集约化经营,激活自身发展要素,使得规模、科技、市场等产业要素的叠加效应不断显现,取得了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1)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效应。合作社的集约化生产方式避免了小农经济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家独户难以应对的生产经营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加入合作社走向致富路。据十堰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统计,2012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73078万元,同比增长13.3%,带动社员年人均净增收700余元。

(2)市场化流通的扩大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立,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产品难卖、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问题。以十堰市郧县大自然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实施“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农超对接”新模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户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让农户的蔬菜能够更好更快的销售出去,该社“武当红”系列蔬菜已销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带动郧县、丹江口等周边7县市39个乡镇蔬菜产业发展。

(3)产业化经营的促进效应。十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以十堰市郧县五峰乡果丰木瓜专业合作社为例,其会员已发展到145人,辐射带动全乡22个村、4300多户种植木瓜,基地面积4.3万亩。合作社还选育出“汉江黄”Ⅰ号、Ⅱ号、Ⅲ号并成功推广,已生产出木瓜丝、木瓜酒等系列产品,正在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向木瓜牙膏、木瓜洗面奶、木瓜饮料、木瓜含片等深加工方向迈进。同时合作社已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组织协调木瓜苗木450万株,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木瓜种植3万余亩,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提高产业化水平。

(4)农业发展科技化的宣传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所呈现的带动力,已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新途径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支撑。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素质,加快了科技兴农步伐,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以十堰市郧县合叶桑蚕专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统一为社员提供植桑养蚕技术培训,以最新的养蚕技术带动大家生产,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服务,以科技带动农民致富。

(5)品牌化发展的拉动效应。据十堰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统计,十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注册商标10余枚。全市新认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达42个,较好地提升了产业、产品档次,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十堰市昌洁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为了开展市场营销服务,注册了“昌洁”牌无公害蔬菜商标,现已成为市民放心菜的首选品牌,年产销蔬菜6500万公斤,实现产值9000余万元,菜农亩平收入超6000元,该合作社先后获得了湖北省试点示范农合组织、湖北省知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国家级示范社等称号。

3 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不健全,政府监管难度大。目前,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没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进行正常运作,合作社创办过程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例如:为争取国家优惠政策,为应对上级考核等。同时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条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定期参加年度检验未做规定,因此工商部门无法通过年检获知合作社成立后的经营状况。加上山区农户分散、交通不便、各自然村之间距离较远,使政府对合作社的监管难度加大。

(2)内部运作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中,也遇到了自身管理和运作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合作社自由松散,虽然设有管理机构,制定了章程,但大多流于形式。同时章程的规范性也难以保证,有的财务管理、分配制度等不完善,导致利益分配不明确,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甚至有的合作社设立章程只是为了应付注册登记和检查验收,日常管理基本上是文化程度较高或者自身威望较高的理事长一人做主,从而导致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大。

(3)发展资金不足,争取融资困难。在贷款融资方面,在现有的政策下,农民宅基地属于集体土地不能参与土地流转,因此出现合作社贷款无财产可抵押的局面,加上合作社规模大小难断、信用状况不明、系统性金融风险很高等造成了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争取资金扶持难、融资难、贷款难等成为合作社扩大发展规模的障碍。

(4)社员文化素质较低,参与管理意识不高。山区农村中有文化的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社员多为一些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同时,由于山区农民对市场经济的运作理解程度较低,致使合作社对统一开展社员产品加工、运输、储藏等服务执行度较低。农民普遍市场意识淡薄,只愿共享利益,不愿承担风险,给合作社的管理运营带来困难。

(5)整体技术水平欠缺,产品附加值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产品深加工少,附加值低。大部分合作社都是以农副产品为特色的合作社,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没有延伸到深加工,造成产品利润较低;二是科技投入不够。由于社员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合作社仅停留在种植、栽培等生产环节,而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等投入很少;三是缺乏技术人才。目前合作社生产技术基本上都是依靠农林部门技术人员直接培训传授,对于合作社的社员并没有稳定的培训机制。

4 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规范化建设。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政府需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与完善,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以十堰市为例,政府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制定有利于十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相关地方性法规条例,比如制定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以此来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落实政策扶持,抓好典型示范。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增强农民新型合作的理念和依法办社的意识,加强宣传指导工作力度,依法促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此外,可由地方政府牵头,定期开展合作社经验交流,对获得有机、绿色品牌的单位进行奖励和重点扶持,通过典型示范来激励和引导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3)健全组织机构,规范管理制度。首先,要规范收益分配,建立激励制度,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适当考虑业务能手的利益,调动社员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完善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办法,合作社应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第三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开通农民监督举报渠道,监督社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4)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技术水平。科技人才的带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首先,应分期分批对市、县、乡、村和涉农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有关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各类经营大户等骨干力量进行常态化培训,切实提高其人员素质和运作的规范化程度,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到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任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其次,依靠科技,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增强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应帮助合作社加快优势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推广,进行标准化生产,与市场接轨。

(5)树立品牌意识,推进品牌建设。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山区农民要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着力打造优势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以十堰市为例,政府应结合山区特色,通过实施“品牌兴农、商标助农、名牌强农”战略,积极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合作社进行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农产品地域品牌,争创国家和省名牌产品。同时,合作社也要通过各种服务中心、电视、新闻媒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6)产品面向市场,加强农企对接。着力构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和发布农产品产销动态,通过网络、公共微信平台、惠农手机报等渠道广泛发布市场供求信息、价格信息等。产品相同或相似的合作社可以联合起来,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季节性、结构性的农产品销售困难。例如:2013年,十堰市农产品经营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抱团”参加“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首届青(米)砖茶展览交易会”,全市22个农产品经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近300个种类农产品参加了展示展销,为专业合作社减免展台场租费、布展费3万元,有力宣传了十堰地方特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提高了专业合作社联合“抱团”闯市场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农户和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洪民荣.市场结构与农业增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十堰市统计局.十堰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宋勇,周朝斌.十堰市农村专业合作社调查与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9).

[4]李先权.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思考[J].现代农业,2008.

[5]杨建军,李经文,高媛,李明,李英.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

[6]车文军.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4).

[7]王继权,姚寿福.专业化、市场结构与农民收入[J].农业技术经济,2005,(05).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堰市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61小学五(5)中队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破解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十堰市白浪镇“彩船”歌舞传承现状调研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喜迎五十华诞 谱写发展新篇 蓬勃发展中的十堰市太和医院
十堰市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