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2014-07-02 19:12黄晗李娟肖志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构建

黄晗+李娟+肖志雄

摘要: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在总结归纳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武汉城市圈的城乡一体化评价为例,构建了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武汉城市圈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结果分析了各因子的意义,结论可以为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构建;武汉城市圈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6-1442-05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Taking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as Example

HUANG Han,LI Juan,XIAO Zhi-xiong

(Wuhan Yangtze Business University,Wuhan 430065,China)

Abstract: To implement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necessory for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used to process data. The significance of each factor was analyzed with the empirical results. It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Key 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constructio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同时党的十八大强调,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提出“十一五”至2020年期间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重点是实现“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1]。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应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进整个城市圈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一体化[2]。所以迫切需要各领域学者对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共同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归纳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武汉城市圈的城乡一体化评价为例,构建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武汉城市圈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1 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选择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作为一种指标,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示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测度的载体,是提供城乡一体化发展信息的基本单元,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结果有助于综合了解武汉城市圈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水平,并为制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评价过程有助于发现武汉城市圈内城乡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使得城乡一体化对策的制定更具有针对性;三是武汉城市圈内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动态评价有助于了解武汉城市圈内城乡关系演化轨迹,判断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速度,从而为政府的宏观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2]。

在关于城乡发展和社会福利指数的相关理论中,阿马特亚·森明确把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划分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度、城乡一体化差异度、城乡一体化协调度三类[3];国内一些学者[4-8]在研究城乡一体化建设时也沿用了此类分类方法。本文按照武汉城市圈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要求,结合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在充分考虑武汉城市圈特殊性的前提下,秉着指标选取完备性、可比性和可行性的原则,选择了表1所示的16个评价指标。

2 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即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众多关系复杂的观测变量进行结构化处理,并最终归结为少数几个主因子(不相关)的高效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或主因子[6]。其计算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计算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的相关矩阵,通过相关矩阵得到特征值和累积值,及主成分的载荷。根据最初的几个特征值在全部特征值的累积百分率大于或等于80%的原则,决定选取主成分的具体数值。假定前m个主成分分别为:

factori1=fi1(xi1,xi2,…,xim)

factori2=fi2(xi1,xi2,…,xim)

factorim=fim(xi1,xi2,…,xim)

将第i城市经过标准化变换后的各解释变量数值代入,可得到factori1,factori2,…,factorim的数值,然后根据这m个主成分对应的单个因子贡献率进行加权累加即构造一个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数学表达式如下:

Fi=■+■+…+■(1)

(1)式中,Fi为总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得分。

3 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本研究收集了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从2006年到2011年共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数据主要通过《湖北省统计年鉴2007-201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2012》、《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07-2012》、《中国经济年鉴2007-2012》等,以及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各地2007-2012年的地方统计年鉴。但即使如此,仍然有少量数据缺失,对于缺失数据采取了用平均值代替的方式处理,可能会对最后的数据分析结果造成少许影响。

1)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将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利用SPSS 20软件对数据矩阵进行处理,得到主成分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选取初始特征值(数据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大于0.8,共有5个成分特征值大于0.8,这5个成分特征值累积占了总方差的83.293%。因此选取这5个主成分对城市圈城乡一体化进行综合评价。

2)提取主成分。经过对城市圈各样本城市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数理处理后得到城市圈中各城市的评价指标得分(表 2),作为对城市圈进行评价分析的依据。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求得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从结果得到,部分公共因子在几个公共因子上均有相当程度的载荷值,典型代表变量不是很突出,难以合理解释其实际意义,所以要进一步进行旋转。选择具有Kaiser标准化的四分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旋转在10次迭代后收敛,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 3。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可将指标集分为5个主因子。

第一主因子在城市化率、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环境治理水平、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邮电业务收入、城乡住房差异、城乡二元结构系数上具有很大载荷。第二主因子在农民人均机械总动力、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地区发展协调度上具有很大载荷。第三主因子在城乡人均用电差异、城乡经济差异上的载荷比较大。第四主因子在城乡人均消费差异上的载荷较大。第五主因子在人均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上的载荷较大。

3)构建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模型,算出因子得分并排序。利用SPSS软件得出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由表4可得每个因子相对于主因子的得分。

由以上分析,可以构造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评价模型:

F=■F1+■F2+■F3+■F4

+■F5 (2)

利用此综合评价模型,可以计算武汉城市圈各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情况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数值越大,表示城乡一体化程度越好。

4 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评价结果

武汉城市圈整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可以由表5和图1反映,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程度得分总体上是上升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城市首位度过高,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体系结构表现为明显的“一极集中”格局。武汉作为首位城市,无论是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还是人均产值、地均产出,均处于强极核地位。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缺少城镇人口规模在50万~200万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武汉城市圈除武汉人口超过400万,成为超大城市外,只有黄石、黄冈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个数相对较少。

表6列出了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的第一主因子得分。可以看出,F1主因子(城市化率、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环境治理水平、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邮电业务收入、城乡住房差异、城乡二元结构系数)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最大的因子,对各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分析表明,综合得分较低的城市,F1的值基本为负值,所以在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重点注意和推进这些指标的提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特定区域内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9],黄冈、孝感两地该指标偏低,说明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未来应当着力打破城乡界限,打造当地优势产业,吸引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而且注重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不断提高经济效率。

第二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反映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人均生产总值偏低,意味着各城市经济实力和整体发展还需重点推进,政策的制定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但在保量的同时也应注意保质。对于人均生产总值较低的城市,政府应当重点建设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者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一方面能够给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生产力水平和工资水平较高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这些产业的发展形成的资本积累又可以推动产业升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是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体现了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是响应国家号召、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对于节能、环保、绿色、高附加值的产业,当地政府应当重点给予扶持。

第四是医疗卫生水平。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反映了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医疗卫生水平,这也是关乎民生的重点之一。

第五是信息化水平。人均邮电业务收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信息资源目前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因此,武汉城市圈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努力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

第六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反映了第二、三产业对就业率的贡献,也能够体现二、三产业产值大小和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如果这一指标过低,意味着城市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效率不高。

总的来说,F1主因子涉及到了绝大多数领域,其中各个指标的提高值得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注意,在制定相关政策和策略时,需要重点分析对F1主因子内指标的影响。另外,城市间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也体现了核心城市经济辐射的薄弱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以新型工业化和产业一体化为重点,优化圈域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围绕城乡协调发展这一主线,在全面把握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格局的条件下,详细剖析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制订适合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葆珺,朱玲琳. 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J]. 长江论坛,2010(4):19-23.

[2] 向 云,苏 华,余 斌,等.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97-502.

[3] 朱 莉.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D].西安:西北大学,2008.

[4] 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等.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5):44-49.

[5] 焦必方,林 娣,彭婧妮. 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全新构建及其应用——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5-83.

[6] 完世伟.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河南省为例[J]. 经济经纬,2008(4):60-63.

[7] 朱 颖.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7):51-52.

[8] 顾益康,许勇军.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2004(6):93-97.

[9] 李波平,向华丽,程广帅.基于人口分布的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5-22.

第五是信息化水平。人均邮电业务收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信息资源目前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因此,武汉城市圈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努力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

第六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反映了第二、三产业对就业率的贡献,也能够体现二、三产业产值大小和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如果这一指标过低,意味着城市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效率不高。

总的来说,F1主因子涉及到了绝大多数领域,其中各个指标的提高值得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注意,在制定相关政策和策略时,需要重点分析对F1主因子内指标的影响。另外,城市间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也体现了核心城市经济辐射的薄弱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以新型工业化和产业一体化为重点,优化圈域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围绕城乡协调发展这一主线,在全面把握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格局的条件下,详细剖析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制订适合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葆珺,朱玲琳. 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J]. 长江论坛,2010(4):19-23.

[2] 向 云,苏 华,余 斌,等.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97-502.

[3] 朱 莉.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D].西安:西北大学,2008.

[4] 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等.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5):44-49.

[5] 焦必方,林 娣,彭婧妮. 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全新构建及其应用——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5-83.

[6] 完世伟.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河南省为例[J]. 经济经纬,2008(4):60-63.

[7] 朱 颖.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7):51-52.

[8] 顾益康,许勇军.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2004(6):93-97.

[9] 李波平,向华丽,程广帅.基于人口分布的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5-22.

第五是信息化水平。人均邮电业务收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信息资源目前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因此,武汉城市圈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努力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

第六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反映了第二、三产业对就业率的贡献,也能够体现二、三产业产值大小和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如果这一指标过低,意味着城市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效率不高。

总的来说,F1主因子涉及到了绝大多数领域,其中各个指标的提高值得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注意,在制定相关政策和策略时,需要重点分析对F1主因子内指标的影响。另外,城市间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也体现了核心城市经济辐射的薄弱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以新型工业化和产业一体化为重点,优化圈域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围绕城乡协调发展这一主线,在全面把握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格局的条件下,详细剖析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制订适合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葆珺,朱玲琳. 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J]. 长江论坛,2010(4):19-23.

[2] 向 云,苏 华,余 斌,等.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97-502.

[3] 朱 莉.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D].西安:西北大学,2008.

[4] 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等.市域城乡统筹现状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关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5):44-49.

[5] 焦必方,林 娣,彭婧妮. 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全新构建及其应用——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5-83.

[6] 完世伟.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河南省为例[J]. 经济经纬,2008(4):60-63.

[7] 朱 颖.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7):51-52.

[8] 顾益康,许勇军.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2004(6):93-97.

[9] 李波平,向华丽,程广帅.基于人口分布的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5-22.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构建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