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北斗产业“导航”
——北斗产业化发展工作会议在中山市召开

2014-07-02 01:42云敏
卫星应用 2014年12期
关键词:导航产业化北斗

为北斗产业“导航”
——北斗产业化发展工作会议在中山市召开

11月14日,由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由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北斗产业化发展工作会议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本次工作会议以“为北斗产业‘导航’”为主题,旨在搭建北斗产业化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我国北斗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孙家栋院士、沈荣骏院士、包为民院士、范本尧院士、中山市市委书记薛晓峰、中山市市长陈良贤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忠宝、中国卫星总裁闫忠文等嘉宾出席会议。国家主管部门、企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和金融界等领域的180余名代表应邀参会,客观、公正、理性地探讨北斗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为北斗产业把脉,提出北斗产业发展相关措施和建议。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原民辉所长主持,中山市市委书记薛晓峰和李忠宝副院长致辞。薛晓峰书记在致辞中指出,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把中山市广东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化基地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的引领区、产城融合和智慧城市的示范区,探索区域经济发展与北斗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李忠宝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山市在加快推进转型发展过程中,将北斗系统应用视为潜在的信息支柱产业,通过“出政策、建园区、创联盟、引企业”等方式,鼓励北斗应用重点示范项目落户中山,全力支持北斗产业化发展。

会上,原民辉所长作了题为“北斗产业化发展思考”的主报告,报告针对世界导航产业的发展规律、北斗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北斗产业化未来发展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深度阐述。通过分析 GPS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得出对北斗产业化发展的启示:美国政府通过引导、巩固、增强GPS的技术不对称优势,从而保持美国在民用导航领域的优势地位,进而使GPS在民用导航领域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实现其引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展的目标。将GPS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信息载体进行信息融合,使得GPS从经销应用产品向运营服务转变,开创卫星导航为基石的多手段融合、天地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新阶段。通过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明确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建立沟通顺畅的产业平台,优化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体系,使得GPS产业化服务局面迅速形成。报告中对北斗产业未来5~10年有可能出现的“点爆式”增长、“价值链嵌入”、“产业梯度演化”、“跨界驱动”四大预期及针对北斗产业化的六点建议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 原民辉所长作报告

四位院士共话北斗新发展

在高端访谈环节,孙家栋、沈荣骏、包为民、范本尧四位院士阐述了北斗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北斗产业发展可能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他们为业界勾勒美好蓝图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份警醒,并在深入描述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进展和规划,指出北斗高精度服务将更有效地助力北斗产业发展。

★ 四位院士高端访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指出,我国是根据国家实际需求而发展北斗系统,经过十几年各方面共同努力,北斗系统于2012年12月底正式进行亚太地区区域服务,标志着卫星导航区域系统规划发展已经完成。我国在拥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之前运用美国GPS取得了各方面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应用过程中地面应用系统所属行业及各个企业通过应用机会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队伍,这对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动作用非常大。建设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科技进步的需要、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需要及人民福祉的需要。北斗系统应用要认真地落地,否则北斗系统应用不落地,不与应用需求结合,是产生不出来效益的。这次北斗产业化发展工作会议的主题——“为北斗产业导航”很好,希望大家在北斗产业化应用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 孙家栋院士发言

★ 沈荣骏院士发言

沈荣骏院士指出,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是在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之后发展的,尽管目前的形势是GPS独大,但是中国北斗有自己的优势。对于中国本土和周边地区而言有北斗区域系统和2020年将要建成的北斗全球系统两套系统在保障,这样可使可靠性增加、导航定位精度提高。同时,中国北斗产业发展基础不如国外,但应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在以下三方面要多做工作:一是中国市场人口众多,如何服务好、覆盖这些人群,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二是提高北斗产业应用的精度;三是提升导航应用的可靠性。在北斗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顶层设计,将产业园区分成具体区块,确定重点发展哪些方面的技术和产品,充分利用具体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开发能力,不能面面俱到。

北斗卫星全球组网2015年全面展开,将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开展新技术和新体制试验验证,适时加入卫星网络。包为民院士针对北斗星座构成创新及在无全球布站等有限条件下提高北斗应用精度等问题作出了深度阐述。包为民院士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相比,在星座构成上有很多创新,北斗系统创新地实现了不用很多卫星就可以实现区域导航。我国建设北斗导航系统过程中有很多难点,投入相对比较少,但通过技术攻关采用星间链路技术解决了卫星自身轨道高精度测量,实现了在没有全球布站、只能在有限国土上对卫星轨道进行测量条件下星座轨道高精度注入这一难题。同时采用高精度原子钟解决星座守时关键技术,这样花比较少的经费和卫星实现区域高精度导航。到2020年要实现全球导航目标还有很多关键技术需突破。

卫星导航系统可以通过地基增强来提高精度,目前基于现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监测资源,联合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过移动通信、数字广播、卫星等播发手段及相应接收终端,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广域米级/分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以及区域厘米级实时定位服务。

★ 包为民院士发言

★ 范本尧院士发言

范本尧院士指出,北斗一期区域系统建成以后,东南亚地区定位精度可达10m左右,与GPS定位精度相当。GPS在全球通过地基增强可以达到几米的精度,北斗目前国内布设地基增强站每2小时修正一次参数,而GPS因为全球布设地基增强站修正时间很短、精度较高,考虑北斗产业化应用开展后,各个部门特别是行业用户如农业、桥梁、测量、航空等对导航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正在开展北斗二期系统建设,建成后可达到5m量级精度。但即使如此,仍无法满足一些用户部门的精度需求。导航产业发展后,推广应用对卫星研制方提出了反要求,要求更高的精度和可用性,通过地基增强后可实现米级的精度。国家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00多个地基增强站来提高定位精度,同时考虑利用星基增强系统,在2020年后可以达到分米级精度。

★ 刘天雄副总师作报告

★ 郭瑞鹏博士作报告

★ 产业发展高端访谈

军民融合推动北斗大发展

在产业发展专题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刘天雄副总师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及启示》的报告,他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内嵌广域增强功能,提供基本导航服务,同时提供增强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B1频点和 B2频点双频服务;提供RDSS业务和RNSS业务,将报文通信和位置解算完美结合。 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郭瑞鹏博士做了《军民深度融合驱动北斗产业发展》的报告,他指出,导航产业生在军用,长成壮大于军民融合发展。民用领域的广泛使用,能够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使用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反过来加速其在军用领域应用推广。并倡议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推进体制、资源要素四方面深度融合。

在产业发展高端访谈中,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刘晋豫主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龚知明院长助理、国家发改委卫星导航专项专家肖雄兵、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黄庆红主任从技术创新、军民融合、商务促进、政策保障等方面作了精彩发言。

刘晋豫指出,推动北斗产业化发展是北斗事业根本出路所在。按照中央军委统一部署,走出一条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子,形成北斗产业化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是北斗产业发展必由之路。首先需要明确北斗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点,这是北斗产业化发展必须解决的环境条件约束,这种历史方位有几个显著特征:第一,从国家国防角度来看,正处在由大向强的质量跃升期;第二,从航天角度来看,处在安全威胁的叠加风险期;第三,从全世界军事变革角度来看,处在世界范围内军事变革或军事革命的深入发展期;第四,从中国国防的军队建设角度来看,我国正处在中国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期,这是从安全向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这些相互交叉的历史阶段,决定了北斗产业化发展的环境约束,在制定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确定发展目标、寻找发展路径的时候,如果不将这些问题搞清楚,要么会犯超越阶段的错误,要么会犯跟不上历史发展步伐的错误。推动北斗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要搞好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的整体布局,必须要考虑四项要素:第一是北斗产业发展的目标,北斗起源于军,应用于民,又要按照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去做产业,但是,军和民毕竟有差异,在确定发展目标方面,如果将军与民分开考虑,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是一句空话;第二是发展规划方面的融合,军队制定自己的规划,很少听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意见,地方政府和工业部门在制定规划时也很少与军队沟通,两个规划不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谈融合发展?第三是技术基础的融合,即军民技术标准的统一问题;第四是体制、机制的融合,在管理机制上基本上是分开的,军和民如果用两套分割的体制去推动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将是非常困难的。推动北斗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要建立新的思维方式的要点是:第一要用战略思维谋划全局,核心是探索北斗军民融合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第二要用系统思维整合力量,可以整合的力量很大,军地力量、军企力量,军工集团与民营力量的整合,这些力量如果分散开来形不成合力,做产业过程中会遇到问题;第三要用创新的思维推动发展,推动北斗产业军民融合发展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方式,要用新的思维方法充分吸收国内外经验和教训,寻找中国的特色道路。

龚知明指出,在军工企业层面上,除了完成好国家的重点工程外,军工企业还要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军工企业在研制队伍中形成了很大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如何运用好这些优势,实现技术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孵化?首先,要建立一些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制度;第二,鼓励更多的力量、厂所依托于专业技术优势,从事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第三,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注重系统集成、系统设计、市场经营,多向民营企业学习,真正形成产业化;第四,要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加强相互协作。

肖雄兵指出,北斗卫星导航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将推动时空信息服务业及传统产业升级,其核心产值和带动产值非常大。卫星导航首先是基础设施,产业面临任务比较重,尽管核心产品解决了有无问题,但仍然面临挑战,从芯片到大众市场、专业市场要求的技术越来越高,导航芯片与通信芯片、多媒体芯片融合,包括工艺设计等要都突破和跨越发展。围绕室内外定位、全息地理信息、智慧城市服务的形成这三条主线是过去、现在和未来都需要不断提升的技术。这些工作要落地,必须要有很好的应用平台支撑,这个支撑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目前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很多导航应用依赖于地方政府,要把阻碍生产力的因素释放出来,这也是导航应用的前景所在。北斗应用要为智慧城市提供全面支撑,为行业产业升级提供全面支撑,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金融创新等,构造产业创新体系,改善产业环境,使得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 闫忠文

★ 赵元富

★ 岑小峰

★ 胡梦琪

★ 邓中亮

★ 谢中凡

★ 林细权

★ 柳士威

黄庆红指出,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从2012年起关注北斗产业投资促进,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北斗产业发展:第一是成立卫星应用产业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推动产、学、研、政府、资本五位一体投资交流平台,促进产业发展;第二是搭建中国与东盟合作持续发展平台推动北斗走向国际,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第三推动产业集中区建设,通过与马来西亚政府签署产业投资促进,通过两国双元模式,推动产业集中发展;第四是推动北斗军民融合发展,通过军工企业科研成果民用促进北斗产业发展。

跨界融合创新北斗大格局

在产品技术与融合发展专题,中国卫星闫忠文总裁作了题为《中国卫星北斗产业发展思路》的报告,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赵元富所长作了题为《发挥北斗通信特色,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的报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岑小锋副总师作了题为《天地信息一体化智能化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的报告,广东南方海岸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胡梦琪总经理作了题为《基于北斗/GNSS的海上行业应用》的报告,北京邮电大学邓中亮教授作了题为《室内外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山市谢中凡副市长作了题为《地域经济助力北斗产业发展》的报告,中山市神湾镇人民政府林细权党委书记作了题为《打造智慧旅游新亮点,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小镇》的报告,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领域首席分析师柳士威研究员作了题为《资本市场与北斗产业发展》的报告。

★ 产品技术与融合发展高端访谈

在产品技术与融合发展高端访谈环节,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杨力壮市场总监、东莞市科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陆培仁总经理、深圳天工测控公司杨永辉总经理、中山市神湾镇人民政府林细权党委书记、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衡昆总经理、中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陆培飞总经理、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丁伟副总经理、广东南方海岸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胡梦琪总经理针对北斗产业如何跨界发展、资本运营、地域发展、国际化开拓等方面作了精彩发言。

杨力壮指出,北斗星通是随着北斗生、伴着北斗长的公司,于2007年8月13日在深交所挂牌正式上市,成为卫星导航行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北斗星通发布了第一颗北斗SoC芯片,2013年芯片销售量超过百万。目前纵观整个北斗产业,从芯片、终端、行业应用、运营服务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国内已经基本完善,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从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白皮书来看,在行业内的14家龙头上市公司,其总年产值不足行业产值10%,小企业很多、很散,但真正盈利的不多。北斗产业未来发展应鼓励创新、融合、共享,去同质化竞争,深度结合市场用户需求。产业融合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而是各种大数据的融合。如果北斗产业能够创新并且融合发展,北斗市场未来非常美好。

陆培仁指出,科维公司前身是做GPS导航产品的,2010年8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北斗办)召集GPS终端厂商研究如何推广北斗大众化应用。当初北斗核心芯片尺寸、功耗都比较高,只能做北斗车载导航产品。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国内五大芯片厂商的产品基本上都通过科维公司测试产品性能。对于北斗大众应用而言,老百姓不管是用北斗还是GPS,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当前北斗导航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而短报文功能老百姓用不起,只有在特定场合使用,大众应用不现实。车载北斗导航应通过通信、车联网、北斗智联产品、3G等结合,做好创新工作。同时对北斗军民融合平台,对军转民、民参军非常感兴趣。

杨永辉指出,天工测控从2002年起一直从事卫星导航定位模块生产,从GPS芯片整合成模块提供终端厂商使用。其应用软件可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以解决不同行业的具体应用。北斗产品要做大,产业链要做大,最重要的一点是降低成本。预计2015年北斗产品的价格就与GPS差不多了,这样北斗在民用产业中市场份额将会很大。

陆培飞指出,北斗位置服务行业应用空间非常广阔,价值空间非常大,成立于2011年的中凯公司受益于行业应用的价值空间,成立以来每年以100%速度增长,到现在发展成为行业位置服务应用比较好的企业。每个城市的预算是有限的,如何用位置服务更好地服务政府,应该创新服务模式,而不是只简单地出售产品,应该做位置运营服务,将产品的价格分成几年,每年可以收取服务费,这样可以将一次性预算支出降低,通过这一经营模式,很容易快速实现城市服务项目立项。作为北斗产业的企业在发展中应得到政府的支持,北斗相关产业在前期产品开发中投入风险较大,政府在市场上应予以扶持。

丁伟指出,赛格导航是从1994年从GPS进入民用开始发展,目前是车联网终端主流制造商、车联网运营龙头企业之一。北斗是对卫星导航产业一次重大升级,以前卫星导航指GPS,未来中国卫星导航将是指北斗。从2013年交通部8省1市“两客一危”示范应用项目开始,北斗车载终端市场展开了极其惨烈的价格战,从刚开始的2000元左右跌到2014年上半年的500元左右。从北斗应用试点转入海量市场,进入惨烈的价格战,这是必然现象。但如果仅仅靠价格战、靠数量去赢,从事北斗的企业是赚不到钱的,所以,比较好的思路是做有特色的增值运营服务。

胡梦琪指出,海格公司源于1956年国营750厂,总结长期的经验教训,公司认为通过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才是竞争力所在。目前,公司的民品业务占总体的60%,并于2012年成功控股南方海岸公司将GPS终端逐步替换为北斗兼容终端来推广北斗业务。海格公司在北斗军品、民品产业方面都作了部署,但以军品为主,以民品作为行业应用主要切入点,适时去做大众应用。通过多年军工资源积累,利用原有客户的新需求,配合国家的政策,利用这一契机做北斗军品应用。北斗产品不是一个赚钱的点,但北斗是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产品,通过这一核心竞争力来做运营服务,从而实现盈利。同时,在资本市场,北斗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因此,北斗是要着力做的业务。

林细权指出,北斗给中山市带来了很好的机会,政府有责任全力去推动,在目前中国这一行政体系中,通过政府主导、行业引领、企业积极投身发展,找准切入点,才是企业生存之道;通过以核心技术为基础,创新引领,找准合适的营销模式,政企互动、联盟促进等方式快速促进产业提升。

衡昆指出,应该从融合角度谈北斗产业的发展。北斗产业增长空间比较大,关注度比较高;北斗产业潜力大,将会实现跨越式增长。北斗产业从安全应用、行业应用到大众消费,这一商业模式将使投资者获利。由于强军强国时代推动,加之政府对行业应用的支持,如果卫星导航终端100%兼容北斗,北斗只需要5~10年将会与GPS抗衡。北斗产业还可通过互通互联方式进行公司运作,如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就是成功的商业模式。

示范城市创造北斗新契机

中山在北斗产业化发展方面及早谋划、率先起步。近年来中山市将北斗及航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全力推进珠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系统工程—“城市应用示范”的组织实施。尤其是规划落户中山神湾镇的中山航天城,作为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是全国第一个以航天为主题的旅游项目。

★ 李忠宝副院长与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互赠礼物

★ 原民辉所长接受中山电视台采访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忠宝表示,近年来,中山市在加快转型发展过程中,将北斗系统应用视为潜在的战略性信息服务业,通过出政策、建园区、创联盟、引进企业等方式,鼓励北斗产业应用重点示范项目落户,这些举措将有利于加快推动北斗产业化发展,使北斗产业更好地服务于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

中山市借北斗技术升级城市管理,高度重视推动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北斗城市应用示范项目进展顺利,一批具备创新性和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将推向市场,北斗基地开发有序、稳步推进,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这种地域发展模式值得国内推广和借鉴。

· 云敏_报道

猜你喜欢
导航产业化北斗
北斗时钟盘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基于快速检索功能于GPS地图导航的运用
为现代农业“导航”
基于激光导航路径识别的电力巡检智能机器人设计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