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杨罕亭 图/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史迪威:陪都城里的美国将军(二)
Joseph W. Stilwell, An American General in Chungking(二)
□ 文/杨罕亭 图/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印度兰姆伽位于比哈尔省,座落在一片浅丘上的兰姆伽训练营,由许多排列规则的平房组成,四周有高高的瞭望哨和密密的铁丝网。这里原是意大利俘虏营,美军把这里改成了可以容纳2万人部队的军营。由于中国军队在缅甸丛林作战,经验不足,需要培训,史迪威经过与蒋介石的多次交涉,让蒋介石同意把从缅甸撤下来的新22师和新38师集中到兰姆伽训练营,进行美式装备和战术训练,史迪威为兰姆伽训练营长官。
1942年8月26日,在兰姆伽训练营开训仪式上,军乐队吹奏起了雄壮的进行曲,中国军队8000多人列队从检阅台前走过。他们身穿黄卡叽军服,头戴发亮的钢盔,肩挎美式武器。在检阅台上,史迪威佩带陆军中将军衔,目光炯炯,兴奋地向从台下走过的中国军队敬礼。
在火辣辣的太阳下,中国军队在美国教官的指导下,学习着新式的操作要领、战术配合和单兵训练。由于语言障碍和翻译力量的缺乏,中国军队的训练依靠美国军官示范,而中国官兵们也按照要求,准确认真、一丝不苟,大家都抱着共同的心愿,打回缅甸去,重新夺回在缅甸失利的战场。
在兰姆伽训练营里,史迪威身穿短裤和开领紧身上衣,头戴第一次大战时的硬边大盖帽,沿着匍匐的士兵走动,并耐心地在士兵身旁卧倒,示范动作,纠正他们的端枪姿势。有一个美国中士对史迪威在尘土中摸爬滚打迷惑不解。后来,这个美国中士才明白,史迪威所做的示范动作,不只是在训练中国士兵,也是在给美国军官树立训练的榜样。
兰姆伽训练营后面,有一大片森林空地,那里停放着许多涂着绿色迷彩的美国轻型坦克,一些汽车兵驾着卡车在林中穿行训练。史迪威乘着一辆敞篷的吉普车巡视着,在一辆卡车前,一队中国士兵正在美国教官的监督下练习使用摇手柄发动汽车,有一个矮小的中国士兵由于没有掌握要领,不能把汽车发动,那位美国教官用皮鞋狠狠踢了这名中国士兵。这一切被史迪威看见了,他快步走去,一把抓住美国教官的衣领,狠狠地训斥:“谁让你踢他们,你要是经历过缅甸战争,你就不会这样对待他们了。”
史迪威松开美国教官后,又把被踢倒的中国士兵搀扶起来,那位美国教官脸色惨白,语无伦次。史迪威对四周的中国士兵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你们蒋委员长把你们交给我,我就要对你们的一切负责。你们在缅甸作战的那种精神,我是很感动的,我认为你们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军队。你们能打仗、吃苦耐劳、服从命令、勇敢顽强,这是很了不起的。”说到这里,史迪威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他摘下帽子,深深鞠躬:“我要谢谢你们。”
在场训练的中国士兵被史迪威的举动惊呆了。史迪威对中国士兵说:“大家好好练习,我们可以早日打回中国去。”在一次纪念孙中山仪式上,史迪威站在中国国旗下,用汉语向中国军人发表讲话,给士兵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讲话中引用中国成语,列举了宋朝大将岳飞精忠报国的典故,并引用越王勾践的故事,以勉励中国士兵不忘失败之耻。
1942年10月1日,重庆迎来了一位重要的美国客人——罗斯福总统特使温德尔·威尔基。他是自1879年美国前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访华以来,到中国访问的“最高级别”人士。当局认为,“这次威尔基访华充分表现了中国人影响美国舆论的手法。”为了装潢门面,重庆警察把平民窟的破棚子拆除,把乞丐收容所搬到了城外,让寒酸的店铺关门停业。为了表示欢迎罗斯福总统特使温德尔·威尔基,重庆每条马路上悬挂了旗帜,在路边写好了标语,并在长达11里长的大路两旁,站满学童,摇旗欢呼。
当威尔基在蒋介石陪同下乘坐敞篷汽车进入市区时,他看见了无数欢呼的群众,他的一颗心就像被点燃的火炬,激动得热泪盈眶。威尔基把来渝的印象在报上发表,并写了一本名为《天下一家》的畅销书。在重庆,威尔基与宋美龄见面后,立马被说一口流利英文的宋美龄征服了,他高兴地与宋美龄交首低语,不时爆发出笑声,蒋介石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讲些什么,但看见他们大笑时,他也出于礼貌地跟着咧嘴。
后来,史迪威在信中写到,“一系列不断的宴会、招待会、酒宴、检阅、参观、工厂、女童子军和兵工厂等,使威尔基没有喘息的机会,他被安排住在中国的迎宾馆而不是美国大使馆,这使得威尔基只能看到、听到蒋介石想让他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蒋介石之所以看重威尔基,是因为威尔基敢于和罗斯福竞选总统,而威尔基对此表现坦然,他在莫斯科公开指责罗斯福和丘吉尔不开辟第二战场,使苏联蒙受如此重大的损失。
威尔基在蒋介石的面前毫不掩饰地指责罗斯福并没有竭尽全力帮助中国抗战,他甚至为了迎合蒋介石而大骂丘吉尔。蒋介石与威尔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以致不分彼此,凡是蒋介石想的,威尔基都抱有相同的意见。蒋介石大骂史迪威,威尔基就尽量冷淡史迪威;蒋介石恭维陈纳德,威尔基就单独召见陈纳德,直接听取他的意见。在渝期间,威尔基经常与宋美龄见面,他希望宋美龄和他一起飞回美国。
冬季的山城被濛濛的雨雾笼罩,湿冷的寒气透人心骨。在重庆黄山蒋介石官邸的山上,史迪威为了具体落实反攻缅甸的计划之前去过几次,每次都没有得到蒋介石的明确回复。这次,蒋介石坚持要英国军队同时在海陆战场上反攻缅甸,中国军队才投入战斗。因此,蒋介石阴沉的脸色与重庆的阴雨天气一样,使史迪威一筹莫展。
1943年1月,英美首脑没有邀请蒋介石参加在卡萨布兰卡召开的会议。蒋介石得知罗斯福在会议上提出了德意志轴心国必须向盟国无条件投降的主张。在此情况下,蒋介石认为,罗斯福提出的建议没有经过中国同意,日本必将在中国顽抗到底,这样会加重中国的灾难负担,这是在牺牲中国的利益,而这样的会议却没有邀请中国参加,这是无视中国在同盟国中的地位。为此,蒋介石给罗斯福拍去电报,扬言中国将不参加反攻缅甸战争。
罗斯福收到电报后,考虑到蒋介石的面子,说服丘吉尔,在会议结束后派出了美国空军总司令安诺德、英国元帅狄尔和美国空军补给司令索莫维尔到重庆向蒋介石汇报卡萨布兰卡会议的情况。蒋介石听了汇报后,不动声色地要求在他的指挥下建立由陈纳德率领的拥有500架飞机的独立航空队,并由美国空军保证每月提供1万吨援助物资运到中国,并且强调英国海军必须从海上登陆夺取仰光,从而配合中国军队反攻缅甸的战役。为了蒋介石开出的条件,史迪威立即赶到印度,但在印度的英军司令部对此十分悲观和消极。英国军队坚持说,他们的海军力量不能控制孟加拉湾以及支援在仰光登陆。
此后,蒋介石通知罗斯福,他原先提出的在孟加拉湾建立海军和空军优势的条件没有兑现。罗斯福强调重新打开陆上运输线的必要性,并敦促蒋介石在他和丘吉尔进行磋商之前不要作出消极的决定。1943年1月8日,蒋介石拒绝发动攻势,他无需等待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决定。蒋介石认为,如果罗斯福和丘吉尔不打算满足条件,他决定不参加收复缅甸的战争,除非盟国对缅甸战役全力支持。
1943年1月16日,在重庆突然举行的一次仪式上,史迪威由于去年4月在缅甸东枝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获得了优异服务十字勋章。美国伯金上校宣读了给史迪威的嘉奖令,描述他为中国军队所起的表率作用鼓舞了士气,重振了威风。史迪威窘迫不安,轻声说道,“是谁编的一大套?”他的儿子小乔来到他面前低声说:“嘘,站好”,并给他别上勋章。《纽约时报》的记者布鲁克斯·阿特金森和《时代周刊》的白修德用报界对他一贯平淡的口吻报道了这次仪式。“整个事情都是笑话,借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瞎吹,完全不值得。”他写信给温妮时说,“这令人发窘,但是幸好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些事情就会被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