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贵与富豪

2014-07-02 01:35陈良
清风 2014年7期
关键词:权贵富翁富豪

文_陈良

权贵与富豪

文_陈良

在封建社会,民间有“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的古训,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也许可以从几个故事里窥见一斑。

梁冀系东汉著名外戚,把持东汉朝政二十余年。此人贪财好货,弄权纳贿,巧取豪夺,被质帝称为“跋扈将军”。他常指派爪牙到各郡县明察暗访,专门“人肉”富豪,并以种种罪名将他们逮捕入狱,严刑拷打,再让他们出钱自赎。

当时有个叫士孙奋的人,拥有大量财富,畜奴800余人,因此被锁定为目标。起初,梁冀送给他一辆豪华马车,并向他借5000万钱。士孙奋看出这辆车不值这个数目,梁冀所谓的“借”,其实是“抢”,绝对有借无还。士孙奋为人吝啬,但慑于梁冀的权势,还是忍痛借了3000万钱给他。

看到士孙奋竟敢讨价还价,梁冀大为恼怒,决意对他进行修理。于是,他指使亲信布置陷阱,诬告士孙奋的母亲原为梁家管库房的婢女,曾盗取梁家白珠10斛、紫金10斤而潜逃。官府不敢忤逆梁冀,不分青红皂白,将士孙奋兄弟抓捕,刑讯逼供,将他们拷打致死。如此办成“铁案”,士孙奋的家产全部没收,由官府判归梁冀所有。

明成化年间有一名太监叫钱能,善于讨好明宪宗最爱的万贵妃,因此获得镇守云南的差事。镇守太监是奉皇帝之命监控地方,权势超过封疆大吏,地方官员无不仰其鼻息。钱能镇守云南期间,骄横妄为,大肆敛财,不择手段。

当时云南有一位富翁,头上生了癞(皮肤病)。钱能听说,便召见富翁的儿子,声色俱厉地告诫他:你父亲头上的癞会传染,要是传染给军士就麻烦了。鉴于他年岁老了,不如把他沉入滇池,以绝后患。富翁的儿子是一个大孝子,得知钱能要将父亲处死,不禁惊慌失措。后来他费尽心思,掏出一大笔钱给钱能,再三求情,才保住父亲的性命。另有一个姓王的人,靠倒卖槟榔发了大财,当地人称之为“槟榔王”。钱能闻知其人,让手下把他抓了起来,当面责问:你一介平民,竟敢蛊惑民众,僭号称王!此人一听,浑身冒冷汗,僭号称王可是逆天大罪,会招致杀身灭族之祸。无奈之下,他只好“尽出其所有”,把全部家财交给钱能,才算逃脱死难。

富豪虽然有钱,但在权贵面前却仍处于弱势,一旦权贵主动出击,富豪就很难抗争,出钱救赎是较好的选择,否则死无葬身之地。而权贵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是因为他们拥有权力。在专制社会,权力的获得并非人民的授予,权力的运行缺乏制约机制。更可怕的是,权力往往体现为一种“合法”的伤害权或镇压权,将它用以对付国内民众,绝对所向披靡。

《水浒传》中记述这样一段情节:宋江被发配到江州牢营,没有给看牢的戴宗送常例银子,于是被戴宗拿讯棍打。宋江质问:“我得何罪?”戴宗大喝道:“你这贼配军是我手头行货,轻咳嗽就是罪过。”宋江道:“你就是寻过失,也不到得该死。”戴宗怒道:“你说不该死,我要结果你也不难,只似打杀一只苍蝇。”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囚徒与看守之间的关系。从小说看,权贵即为看守,民众(包括富豪)即为囚徒。富豪也是权贵手头行货,他说你有罪你就有罪,你要是被他打死,只似死了一只苍蝇。梁冀打死士孙奋,如同宰杀一只肥羊。

所以,生活在专制时代,民众都期盼出现明君清官,以便过上平安日子。遗憾的是,明君清官可能有,但出现概率不高,可遇不可求,而官官相护则是常态。

那么,民众可否免遭权贵的无故侵害呢?可以,前提是民主与法治。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在专制政体之下,“官吏为君主之鹰犬,高居民上,可任意为恶,民无可如何”。在民主政体之下,“人民为一国之主,官吏不过为人民之仆,当受人民监督制裁也”。官员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其权力为人民所赋予,并受到人民监督与制约。这种条件下,官员绝不会像梁冀、钱能那样肆无忌惮、明目张胆地欺凌民众,巧取豪夺。退一步说,即便权贵有意找富豪麻烦,富豪也能借助法律讨还公道。因为在法治社会,任何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生命财产受法律保护,谁也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也不是权贵的工具,谁也不能绕开法律的审判而随意给他人定罪。士孙奋的母亲未曾做过梁府婢女,更不曾偷过财富,事实明摆着,岂能颠倒黑白,胡乱栽赃?头上的癞是否传染,这问题医生可以判断,即便有传染性,让他远离军营就是了,凭什么要将人家沉水溺死?至于“槟榔王”僭号之说,在法治社会根本就没有这个罪名。

猜你喜欢
权贵富翁富豪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富翁
“草圣”张芝:不爱权贵爱布衣
古罗马广场雕像探析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新晋富豪
“爱省钱”的超级富豪们
唐伯虎
要当“富翁”快栽树
豪门贵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