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开放”下的重庆产业集聚研究

2014-07-02 07:59杨太艳宋鸽黄庆华
西部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重庆

杨太艳+宋鸽+黄庆华

摘要:结合重庆地区的实际,采用1990-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外贸依存度、地区货运活跃度以及区位熵三个变量对重庆市产业集聚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区际开放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大于国际开放,重庆还处在区际开放主导的阶段。要加强“两带一路”经济建设,争取建立自由贸易园区,促进产业升级,并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完善物流手段,通过将区际开放与国际开放结合起来,全面促进重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二重开放;产业集聚;重庆

F224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新经济地理理论,他们基于“核心—外围”模型,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要素流动、运输成本等因素来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问题,将区位理论与贸易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后,开放经济和产业集聚也就成了学界所研究的热门话题。[1]然而,此类研究大多集中在国际开放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上,鲜有研究区际开放对产业集聚的影响问题。赵伟(2011)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在区域经济层面是属于某种“二重开放”,一重是面向国外其他国家的开放,即对外开放或称为国际化;另一重是面向国内其他地区的开放,即区际开放或称为区际化。[2]258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比如程艳(2008)对北京二重开放路径进行了研究[3];谢守红(2010)对长江三角洲的对外开放进行了分析[4];鲁梦龙(2012)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方法对广西的产业集聚进行了研究[5],而从“二重开放”视角研究内陆地区产业集聚的文献较少。重庆作为我国唯一的内陆直辖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下迅速发展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典型,2010年11月份,《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基本形成,建立内陆开放高地被列为“十二五”的具体发展目标之一。《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重庆产业集群化集中度有待提升,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将“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事业不断推进。可见,坚持对外开放,建设内陆高地开放,始终是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的问题,也是推动重庆科学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基于二重开放的视角研究重庆产业集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对外开放下外贸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对产业集聚产生作用。一是技术溢出。通过将产品出口到国外,使得其他国家通过模仿和学习掌握该产品的生产技术(Grossman and Helpman,1991)。[6]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增长理论,新技术的产生与传播,会导致许多厂商在地理上的集中,产生集聚效应。二是人力资本迁移。对外贸易通过影响内陆和边境地区劳动力需求量,使得低技能的劳动力选择留在内陆,而高技能的劳动力则迁移到边境地区,人力资本在边境地区的集聚又吸引更多的厂商到此集中。三是基础设施。随着贸易量的增加,基础设施规模报酬递增特性会促使产业集聚到一个地区,以此降低运输成本(Mansori,2003)。[7]

(二)区际开放下商品流动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Young(2000)、胡向婷和张璐(2005)等学者通过地方保护主义的研究反向证明,商品流动有助于削弱地方保护主义,实现区域集聚。[8]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两个地区通过分工,形成自己的专业化生产,导致特定产业在某个地区的集聚;而两个优势相同的地区则通过上下游和前后相关联效应促进产业集聚。

由此可见,国际开放和区际开放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的集聚。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1)国际开放中,对外贸易越发达的地区,产业集聚越有利。(2)区际开放中,商品流动性越好的地区,产业集聚越有利。

二、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

关于产业集聚问题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Hanson[9](1998) 、Bhattacharya and Bloch[10](2000)分别对墨西哥、澳大利亚的制造行业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对外贸易是导致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Rosenthal and strange[11](2001)、Combe[12] and LafoUrcade(2002)分别对美国和法国的制造业集聚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降低产品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国内学者蒋满元(2009)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加工业倾向于迁往低工资区域,总体上看这些地区往往离集聚中心较近。袁冬梅,魏后凯[13](2011)通过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出口与外资流入是促进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外资流入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十分明显。鲁梦龙(2012)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方法对广西的产业集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和区际开放对地区的产业集聚具有正向影响。以上学者在进行产业集聚问题的实证分析过程中,分别采用了地区集中度、区位熵、赫芬达尔指、空间基尼系数、空间分离指数、EG指数、MS指数等指标来衡量产业集聚程度。本文结合重庆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用区位熵指标来衡量重庆的产业集聚程度,国际开放层面主要用外贸依存度这一指标来衡量,区际开放层面则选取地区货运活跃度这一指标,通过建立双对数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误差修正模型,笔者发现双对数模型效果较理想,因此本文选择双对数模型来对重庆市产业集聚进行研究。

(一)变量的选取

1.自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外贸依存度和地区货运活跃度作为研究区域“二重开放”的自变量。用WMY代表国际开放的程度,主要用外贸依存度来衡量,即WMY=重庆地区的外贸依存度=重庆地区的进出口总额∕重庆地区GDP总量,用HY代表区际开放程度,用地区货运活跃度来衡量,即HY=地区货运量∕全国的货运总量。

2. 因变量的选取

产业区域集聚是指特定区域空间布局上生产力的优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生产要素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为了研究重庆市产业区域集聚度,我们选取区位熵这一指标,区位熵的具体计算公式为:QWij=(Wij/Wi)/(Wj/W)。其中,QWij表示区位熵系数;Wij表示为i地区j部门的GDP;Wi为i地区的GDP;Wj为全国j部门的GDP;W为全国的GDP;一般认为当区位熵系数大于1时,产业的集中度就比较高,属于专业化部门。本文没有对第二产业中的行业进行详细划分,而是将第二产业的整体区位熵系数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来研究重庆市第二产业集中度与重庆开放程度的关系。

(二)样本数据的来源与选取

考虑到本文研究的是开放问题,数据应该选取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数据,但由于样本数据的不可获取性,选取了1990—2012年共22组数据来研究重庆地区的“二重开放”问题。为了不改变变量关系及避免异方差现象的存在,我们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后取其自然对数,分别用LNQW、LNWMY、LNHY来表示区位熵、外贸依存度和地区货运活跃度。本文的全部数据来源为《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2013重庆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往往具有不平稳性,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出现,我们必须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选取扩展的迪克-富勒检验(Augmented Dicky-Fuller Test,ADF)对取过自然对数后的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平稳性检验,其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ADF根检验结果

检验变量 ADF值 检验类型(c,t,k) 临界值 (1%显著水平) 临界值 (5%显著水平) 临界值 (10%显著水平) 结论

lnQW -0.9965 (c,t,k) -4.4679 -3.645 -3.2612 不平稳

lnWMY -1.9541 (c,t,k) -4.4679 -3.645 -3.2615 不平稳

lnHY -2.1466 (c,t,k) -4.4679 -3.645 -3.2615 不平稳

D(lnQW) -3.6737 (c,t,k) -4.4983 -3.6584 -3.269 平稳

D(lnWMY) -4.007 (c,t,k) -4.5326 -3.6736 -3.2774 平稳

D(lnHY) -5.1053 (c,t,k) -4.4983 -3.6584 -3.269 平稳

注:检验类型中的c和t表示带有常数项,k表示滞后阶数,当ADF值大于临界值时说明序列不平稳,当ADF值小于临界值时序列平稳。

检验结果表明,lnQM、lnWMY、ln HY的ADF值均大于5%和10%的临界值,因此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即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不能直接进行回归分析。经过一阶差分后,得到其ADF值小于5%和10%的临界值,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原序列的对数形式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变量全部为一阶单整序列。

2.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test of Causality)用来揭示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由表一检验结果可知,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均为5%和10%显著水平下的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可以对它们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滞后长度(q=s) 格兰杰因果性 F值 F的

p值 LM(1)的p值 AIC值 结论

2 LNWM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QW 0.7595 0.4851 0.7666 -4.3108 不拒绝

LNQW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WMY 4.9902 0.0218 0.2864 -0.0592 拒绝

2 LNH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QW 2.9162 0.0851 0.2309 -4.5428 不拒绝

LNQW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HY 5.6842 0.0145 0.0609 -4.1989 拒绝

从上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5%下,可以得到拒绝“区位熵变动不是外贸依存度的格兰杰原因”和“区位熵变动不是货运活跃度的格兰杰原因”零假设的结论,即区位熵的增长是外贸依存度和货运活跃度增长的原因。

3.协整检验

为了研究外贸依存度、货运活跃度对区位熵的影响,我们需要通过对计量经济模型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研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选用以VAR模型为基础的Johansen多变量协整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最终的Johansen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三 协整检验结果

协整方程的个数 特征值 迹检验统计量 临界值 (5%显著水平) P值

None * 0.868516 74.14962 47.85613 0.0000

At most 1 * 0.701713 35.60109 29.79707 0.0096

At most 2 0.437086 12.61679 15.49471 0.1296

At most 3 0.085532 1.698851 3.841466 0.1924

上述结果是在选择无趋势向有截距的假设情况下得到的,从上图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特征根检验和迹检验同时显示至少存在1个协整关系,即LNQW、LNWMY、LNHY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lnQW=2.1906+0.01722lnWMY+0.5588lnHY

t=(4.1455) (0.6926) (3.9233)

R2=0.9106 DW=1.6195 F=68.8893

从上述回归结果看,模型的DW统计值为1.6195,因本文有两个解释变量,在给定显著性水平5%下,查DW表得dl=1.13,du=1.54,即说明了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模型的解释程度较强。由回归方程可知,产业集聚与国际开放、区际开放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重庆的国际开放与区际开放都能够促进市内的产业集聚。而通过弹性系数的比较发现目前的重庆还处在区际开放主导的阶段,国际贸易并没有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三、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以上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看出,重庆市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影响较小,效率较低,重庆市的对外开放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通过对因变量弹性系数的比较可以得知,重庆区际开放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大于国际开放,说明重庆尚处于区际开放主导的阶段,国际开放并没有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对外开放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还不够,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二重开放”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弹性上。这说明开放经济带动产业集聚的传导机制还存在问题,经济运行机制上还存在低效率的障碍。因此,要加强相应的对外开放措施,更大程度发挥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

(二)政策建议

1.加强“两带一路”经济建设

重庆处于中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的连接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扩大开放和深化区域合作,坚持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更好地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依托“两带一路”推动内陆地区中心城市与沿海、沿边地区联动发展,不断提升重庆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水平。向西北通过“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有效平台;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贯通长江经济带;向西南通过云南和滇缅公路直达中印孟缅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不仅能够串连中国西部内陆各省区,又能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6个国家,实现长江流域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物流快速畅达,实现中国内陆地区借道印度洋向西开放的愿望。再加上两江新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对外开放平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全面促进重庆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水平。

2.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两带一路”的联动效应,促进内陆地区开放,应该努力争取设立自由贸易园区。重庆地处内陆,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到沿海有一定的距离,对外开放的条件有所不足。如果能在内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将更有利于内陆引进企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平台,增加开放度。就目前的重庆来看,有着较为健全的内陆空港、水港、铁路立体化口岸架构。拥有全国唯一的“水港+空港”保税港区和全国最大的综合保税区,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在重庆的交汇,也为申请设立内陆自由贸易区提供了条件。再加上近年来重庆金融业的发展,行政效能的不断提升,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开放型的产业体系,使得重庆设立内陆自由贸易园区已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旦设立成功,将汇集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优势,推动重庆经济的规模、结构、效益升级,发挥出乘数效应;也有利于重庆探索内陆开放新路子,发挥其在内陆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扩大内陆开放的根本目标。

3.促进产业升级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东部地区的许多城市在面临市场的巨大变化时,倾向于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重庆市虽然是直辖市、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点城市,但其产业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重庆应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调整相关产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地区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稳妥、有序地承接国家重大产业布局转移;其次要以两江新区为重庆经济快速发展的载体,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的优惠条件、地理交通条件、资源禀赋条件等吸引产业的集结;最后,充分发挥两大经济带的融合贯通作用,通过向东、向西双向开放倒逼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为重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4.完善物流手段

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是实现世界贸易的必备条件,发达的交通也是打造西部地区物流中心的重要前提。重庆地处大陆腹地,距离沿海口岸2000多公里,要增强对外开放程度,必须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手段,否则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将增加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重庆及周边地区要实现产品的外销,需进一步提升水陆空运输能力,增加江北机场的货运吞吐量;充分发挥铁路口岸和长江水运的作用,增加对外贸易量;优化内陆保税港功能,搭建服务内陆开放的大平台。另外,自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口岸实行过境免签的政策以来,重庆的国外游客量明显增多。因此,可借鉴这一做法,开通更多的国际客运路线,增加对外开放力度。总之,要为产品的进出口、对外贸易提供便利的交通和物流,为人员的出行和国际旅游提供便捷的服务,依托物流支持来提升重庆对外开放水平。

5.引进外部资源

要素的流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将为一个地区带来全新的产业结构和全新的发展机会。重庆在资源和市场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仅依靠本地的资源来寻求快速发展是不现实的,所以其出路就在于对外开放。外资的引进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庆应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优越的投资环境,以合理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进入重庆。做到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构建更加开放、优越的投资环境平台。其次,人才是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关键因素,应从制度上保障人才的自由流动,采取招贤和引智相结合、国内和国外全面考虑的方式来吸纳优秀人才,并建立良好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机制,为高端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越的生活待遇条件。再者,要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研的资金投入,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建立科技孵化中心和研发基地。并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建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争取在重点产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方面的关键性技术突破,为重庆实现对外开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黄奇帆.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一个直辖市例证[J].改革,2014,(2).

[2]赵伟.中国区域经济开放——制度转型与经济增长效应[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程艳.北京市域经济二重开放的路径研究[J].江苏商论,2008,(1).

[4]谢守红.长江三角洲城市对外开放度分析[J].发展研究,2010,(1).

[5]鲁梦龙.“二重开放”下的产业集聚研究——基于广西第二产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2,(6).

[6]Grossman, G.M., Helpman E. Endogenous Product Cycles[J].Economic Journal,1991.

[7]Mansori, K.S. The Geographic Effect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with Increasing Returns in Transportation [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3.

[8] Young, A. The Razors Edge: 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

[9]Hanson, G.H. Market Potential, Increasing Returns, and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R].NBER Working Paper, 1998a, No.6429

[10]Bhattacharya M, Bloch H.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in Australian Manufacturing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0.

[11]Rosenthal & Strange, The Determinants of Agglomeration [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es, 2001.

[12]Combes, P. P. & Lafourcade, Miren. Transport Cost Decline and Regional Inequalities: Evidence from France[R].CEPR Working Paper, 2002.

[13]袁冬梅,魏后凯.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1,(12).

[14]于金鹏,郭军.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1,(12).

[15]张萃,赵伟.中国区域经济“二重开放”与制造业区域集聚[J].当代财经,2009,(2).

[16]张玉新,李天籽.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产业集聚的影响[J].中国行政管理,2008,(7).

[17]黄军.重庆团建议:将重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N].今日重庆,2014-03-04.

[18]刘贤.重庆谋求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枢纽地位,http://www.chinanews.com/df/2014/03-04/5910035.shtml,2014-03-05

[19]刘贤.黄奇帆谈重庆对外开放:争取中欧邮包运输[N].重庆商报,2014-03-07.

[20]商宇,杨冰.代表呼吁在重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试点[N].重庆日报,2014-03-06.

[21]孙中叶.河南省二重开放的测度与比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4).

[22]中国统计年鉴2013[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3/indexch.htm

[23]重庆统计年鉴2013[EB/OL].http://www.cqtj.gov.cn/tjnj/2013/indexch.htm

作者简介:杨太艳(1989—),女,重庆巫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是农业经济、区域经济。

宋鸽(1987—),女,辽宁桓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是区域经济、国际贸易。

黄庆华(1971—),男,重庆大足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

(责任编辑:陈合营)

基金项目: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重点项目“重庆工业可持续增长动力机制研究”(批准号:2013-ZB-09);教育部重点课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批准号:DFA100209)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重庆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重庆非遗
在这里看重庆
浅析中国麻涌镇粮油产业集聚跨越式发展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