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银
(四川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夸张话语的感受质解释*
龙德银
(四川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夸张话语及其所指涉的对象是什么?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究竟跟什么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心智哲学和符号学的有关理论中找到。将符号学中的“符号表征三元观”和心智哲学中的感受质相结合,构建出由感受质、夸张话语和感受意共同构成的“感受质”三角,形成夸张话语的感受质解释框架,指出感受质是解释项,主要解释“像什么”的问题;夸张话语是表征项,其夸大或缩小的只是事物的数量,发生变化的是事物的心理属性,而事物的物理属性却保持不变;夸张话语所指涉的对象是感受意,主要表达了感知主体的心理感受。在感受质的作用下,夸张话语及其指涉的感受意才得以联通,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跟感受质和感受意密切相关。
夸张话语;感受质;感受意
“夸张”是一种古老的修辞格,它是一种故意夸大或缩小事实、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把话语说得夸饰铺张,以造成意象鲜明和意境独特的修辞手段。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哼!当个针鼻儿大的官儿,就打起了官腔……”(范瑞先《爸爸和酒》)因为忧愁而头发变白,这三千丈长的白发,仿佛就是内心愁绪的象征。再长的白发绝对没有三千丈长,诗人李白故意夸大白发的长度,以此来说明愁绪多得跟白发一样长。“针鼻儿”很小、很细,眼力不好的人很难将线穿过针鼻儿,“针鼻儿大”是一种矛盾修辞表达,其真实含义是指“像针鼻儿一样小”,“针鼻儿大的官儿”是指很小的官儿,可见作者是在故意缩小事实。“夸张”看起来似乎脱离了实际,甚至有悖于常理,但实际上它却传达了深刻的认知效果,并体现了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夸张话语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指涉对象某一方面的性质或特征故意扩大或缩小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例如,把白发夸大到三千丈长,把官缩小到跟针鼻儿一样大小,其目的是将指涉对象的性质或特征突显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夸张话语不仅表达客观世界的经验,而且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意,多见于说话人“重主观情意的畅发,不重客观事实的记录”[2],“情”是指说话人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情感,“意”是指说话人的思想、意旨,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思想、意旨等都属于人的心理感受。心智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语言是心智的表征,心智是指人的心理与智能的显现。夸张话语的实质是说话人在描述客观世界经验的同时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当客观世界的经验经过人的身体(主要是人的大脑神经)体验后作用于人的心理时,就牵涉到对感受质的感受[3]。感受质是现代心智哲学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简而言之,感受质是指感知主体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经验,同时也包括感知主体自己经验的属性[4]。因此,感受质和夸张话语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拟运用心智哲学的感受质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解释夸张话语及其表征的意象究竟是什么,以及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
感受质是心智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主要解释“像什么”的问题。感受质的英语表达是quale,其复数形式是qualia,本意是指“可感受的特质,特性”,用作一个心智哲学的专门术语时,感受质指的是感知主体感受或体验到的事物本身的性质或特性,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质”的现象,具体反映为感知主体在感受过程中主观感觉到意识对象“像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事物自在的性质[3]。感受质是引起感知主体主观感受的性质,并且只能通过感知主体的主观感受才能加以认识。感受质是一个智能体所拥有意识的核心条件,它具有内在性、个体性或私人性、直接性和区分性的特点[5]。感受质是人类感觉经验中最为微妙而普遍的部分,它既是主观的,可能因为不同的人而有所差异,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同的事物给人留下的感受质是不同的,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受质是相同的。事物有外在于事物本身的感受质,同样,语言也有类似于感受质的东西:它外在于语句本身,却能使人们通过内省引发[3]。外在于语句本身的、类似于感受质的东西,既不是语句的直义(semantic meaning),因为它具有不确定性、非规约性,也不是语句的含意(pragmatic meaning),因为它不可推导,也不可取消。徐盛桓将这种现象看成是语句可以传达的除了直义和含意这两种信息以外的第三种信息——“感受意”(quale sense)[3]。
美国哲学家Peirce提出的“符号表征三元观”[6]认为,任何一个语言符号的使用都涉及以下三个部分:表征项(representamen)、表征项所指涉的对象(object)以及解释项(interpretant)。表征项是代表某一事物的语言符号;表征项所指涉的对象是该语言符号所代表的外界事物;解释项是一个表示符号意义的术语,是语言符号使用者在一定的信念和社会规范背景下所形成的思想和观念,并做出对表征项所指涉对象的感知、认识或解释等[7]。“解释”是人们在大脑中形成的一个结构模式,并用来说明一个事件的心智原因[8]。如果这种解释是以感受质为取向的,那么这种解释就是感受质解释。夸张话语的感受质解释框架可以简单地阐释为:感受质其实是解释项,夸张话语则是表征项,而夸张话语所指涉的对象则是感受意,它们三者共同形成了一个“感受质”三角(见图1)。
图1 夸张话语的感受质解释框架
从感受质视角分析夸张话语的本质特点是什么以及感知主体是如何运用夸张话语来指涉其对象的,夸张话语和感受意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及感受意和感受质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感受质能否解释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等是本文紧接着要讨论的问题。
作为解释项,感受质其实是一种心智意象,是感知主体心智活动的产物。在感受质的统领下,感知主体基于过去的记忆、经验、百科知识等,经过格式塔转换而形成联想和想象,并在感知主体的大脑里涌现出“像什么”的意象,通过突显虚拟存在从而表达感知主体真实的心理感受。例如:
(1)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2)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北风行》)
例(1)在于表达感知主体夸张三十八年的时间过去得非常迅速,于是就联想到弹一下手指的功夫,在他看来三十八年过去感觉就仿佛是弹一下手指的功夫,然而弹一下手指在瞬间内就可以完成,绝对不可能花上三十八年的时间,因此例(1)中的这句夸张话语突显了三十八年过去就像弹指一挥间那么快,表达了感知主体当时的心理感受:过去的三十八年真是过得快到了极点。例(2)在于表达感知主体觉得燕山的雪花大得很,于是他就想象燕山的雪花大得如同人们睡的席子一样,在他看来席子与雪花有许多的共同点,例如,它们都是片状物,重量都很轻,给人带来凉意等,然而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在燕山上见到如同席子一样大小的雪花,因此例(2)中的夸张话语突显了燕山的雪花大得就像人们睡的席子一样,表达出了感知主体当时的心理感受:在冬天燕山上的雪花大得不得了,燕山的冬天冷得让人受不了。
以上两例中的夸张话语都是言过其实的,但是它们都表达了感知主体当时真实的主观感受,这也体现出了夸张话语的本质特点:故意将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夸大或缩小到虚拟的程度,来表达感知主体真实的主观感受。如果说,“三十八年过去,就如同睡一觉的功夫”,“燕山上的雪花大如鹅毛”,这样的话语就不属于夸张话语了,充其量是比喻句而已,因为它们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例如,一个人生下来就病了,三十八年后却奇迹般地好了,他有可能觉得过去的三十八年时间就像是自己昏昏沉沉地睡了一个大觉;另外,在燕山上鹅毛般大的雪花是有可能被看见的。
然而,为什么夸张话语能够将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夸大或缩小到虚拟的程度,却能够表达感知主体真实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感知主体是如何运用夸张话语来指涉其对象的?这就涉及到事物的两种属性: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心智哲学的属性二元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这两种属性,前者是事物自身所拥有的属性,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揭示出来,还可以还原为事物的自身,同时也必然能够反映为感知主体得到的认识;后者是指事物自身的状态、特征等作用于感知主体的心理所得到的感受,例如所引发的愿望、信念、感情等,它也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但不能还原为事物本身。事物的物理属性决定其心理属性,心理属性既依附于物理属性,又具有独立性,往往因为不同的人而有所差异。就夸张话语而言,感知主体夸大或缩小的只是事物的数量,也就是说事物的心理属性发生了变化,而事物的物理属性却保持不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感知主体运用夸张话语将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夸张到了虚拟的程度,却仍旧表达了自己真实的主观感受。对于相同的物理属性,不同的感知主体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属性,因此,类似例(1)的夸张话语还可能有:“三十八年过去,一眨眼间”,类似例(2)的夸张话语还可能有:“燕山雪花大如铺开的棉被”,它们同样表达了感知主体的真实主观感受:“三十八年时间过去得非常迅速”,“燕山上的雪花大得不得了”。
语言系统的建构源于语言的运用,而语义又是以意象的形式表征出来的。意象是人们认知事物的基本运作要素,语言的象征性就是靠意象来实施的。语义是语法的基本内容,语法在被语码化之前是语言使用者头脑中的意象,是人大脑中的虚拟存在[8]。从感受质角度观察,夸张话语所指涉的对象是感受意,也就是说,夸张话语所表达的感知主体的主观感受是感受意。语言带给感知主体感觉器官的感受就是语言的感受意在起作用,感受意同语句的现象质有关,它既不是实在事物概念,也不是句子表征的基本实在的句义,人们对感受意的感受是主观的、微妙的,并且只能通过人的感受来推测它的存在[3]。将事物“风牛马不相及”的特征放在同一表达式中,体现出来的就是感受意,主要表达的是感知主体的心理感受[9]。例如:
(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笔落就能惊动狂风暴雨,说的是诗歌很有气势;诗成就能引起鬼神哭泣,说的是诗歌感人肺腑。例(3)中的这两句诗看似不相关,而实际上以高度夸张的语言,将诗歌所形成的力量夸张到虚拟的程度,来形容诗歌艺术所形成的强大力量,这也是本例中的夸张话语所指涉的感受意。五岭虽然地势险峻、绵延起伏,但是在红军战士看来只不过像水中腾起的细浪一样微不足道;乌蒙山虽然地势磅礴,但是在红军战士看来不过如同泥丸一样,根本不用放在眼里。例(4)中的这两句诗将五岭和乌蒙山缩小成跟细浪和泥丸一样的东西,看似不相关,而实际上本例中的这两句诗是夸张话语,它们表征的感受意是:红军战士具有不畏艰难困苦、勇敢坚毅的精神。
由此可见,语言表征的是人们对一个个事件的感受,也就是事件的物理属性给予人们的感受,但是语言表征的不一定就是该事件的原貌[10]。事件大多是语言表达者所面临的客观、真实的存在,而用例事件是语言使用的实例,是语言符号使用者对该事件做出的解释,这种解释在被语码化之前是有关该事件的一种意象,是一种虚拟存在。事件是构建一个用例事件的基础,也是用例事件在一定的情境之下解释的对象;用例事件是说话人在特定的环境之下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建构起来的象征性表达式,并对其所表征的对象做出一定的演绎或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讲,夸张话语可以被看作是用例事件,而感受意则是言语主体运用夸张话语所指涉的事件。
感受意和感受质是同源的,感受意源于事物的感受质,这是它们之间的联系;然而它们之间仍然有区别:人们对于感受质的感受反映为对事物现象质的感受,感受意是人们对于语言符号系统所表征的事物的现象质的感受;感受质涉及到的事物既有可能是实在的,也有可能是虚拟的,它只涉及到心理现象,感受意涉及到的是口头的或者笔头上的、语言世界里的事物,还应涉及到语言现象[3]。例如: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在例(5)中,诗人李白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把庐山瀑布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李白看到从高处直流而下的瀑布,就怀疑它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这是感受质在起作用。瀑布从三千尺高的地方直流而下,这真让人怀疑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这两句夸张话语指涉的感受意是:庐山瀑布气势磅礴,场面的确很壮观。
由于感受质是人们对于事物现象质的感受,同样,不同的感知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现象质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就拿“愁”来说,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多得就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就像春天里一条向东流去的江水一样多;秦观说,“落红万点愁如海”,“愁”就像海里的万点落花一样多;贺铸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就像整条江上烟雾笼罩的水草、满城随风飘舞的柳絮、梅子黄时下的雨一样多。
在感受质的作用下,夸张话语及其指涉的感受意才得以联通,感受质解释了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夸张话语的生成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感受质→感受意→夸张话语,即感知主体有时在描述客观世界的经验时首先会通过联想,合理地把感知客体某一方面的性质或特征故意夸大或缩小为像什么,之后感知主体在整体上就形成了对感知客体质的感受,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来表征这一心理感受,形成感受意,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夸张话语。例如:
(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在生成这句夸张话语的过程中,感知主体已经有了关于“蜀道陡峭难行”这一现象的感受。在他看来,“蜀道之难”不是一般难,而是非常难,于是就联想到了上青天的难度,感觉“蜀道之难”跟“难于上青天”有相似之处,蜀道之难就像难于上青天一样,将“蜀道之难”夸张到虚拟的程度,用“难于上青天”来衬托“蜀道之难”的程度,其感受意是:蜀道陡峭,非常难行,比上青天还难。用具体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夸张话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夸张话语的理解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夸张话语→感受质→感受意,即受话人在读到或听到一句夸张话语后,首先会感知到该夸张话语里所提及的事物与事物各种特征之间的联系,以及什么与什么是相互匹配的,也就是感觉到感知客体的某一性质或特征已经被故意夸大或缩小为“像……”受话人再根据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并利用自己的经验对感知客体做出解释,于是就领会了该夸张话语所指涉的感受意。例如:
(7)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王风·采葛)
在读到或听到这句夸张话语后,受话人首先会感知到“一日”和“三秋”之间的联系。一天不见面,就像三个秋天那么难熬。这时,受话人就会根据所接受到的语言信息,并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做出判断,言语主体一定是非同寻常的人,极有可能是处于热恋中的人,并明白该夸张话语指涉的感受意是:一天不跟自己的恋人见面,就觉得日子很难过,就像三个秋天那么难熬。
本文基于符号学的“符号表征三元观”,运用心智哲学的感受质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构建出了由感受质、夸张话语和感受意共同构成的“感受质”三角,形成了夸张话语的感受质解释框架。分别对夸张话语的本质特点、感知主体如何运用夸张话语来指涉其对象、感受意和夸张话语之间的关系、感受意和感受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等做出了解释,指出在感受质的作用下,夸张话语及其指涉的感受意才得以联通,夸张话语的运作机制跟感受质密切相关。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学者来关注感受质和感受意,并运用它们来研究其他的语言现象。毕竟运用心智哲学的学术资源来研究语言现象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 廖巧云.相邻视角下的“夸张”[J].外语教学,2008(3):13-17.
[2]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28.
[3] 徐盛桓.感受质与感受意[J].现代外语,2010(4):331-338.
[4] 黄缅.心智哲学视角下的汉语成语研究[J].外国语文,2013(2):84-86.
[5] 李恒威,王小璐,唐孝威.表征、感受质和言语思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26-33.
[6] 贾中恒,朱亚军.Peirce的符号学三元观[J].外语研究,2003(3):6-9.
[7] 刘倩.“夸张”为什么可能——“夸张”的意向性解释[J].中国外语,2013(2):55-60.
[8] 徐盛桓.关注虚拟存在——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一条方法论原则[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29-134.
[9] 李淑静.心智哲学视域下的as…as表达式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3(9):9-16.
[10]徐盛桓.从“事件”到“用例事件”——从意识的涌现看句子表达式雏形的形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37-144.
Quale Explanation of Hyperbole Utterances
LONG Dey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Dazhou 635000,China)
What are hyperbole utterances and the objects they refer to?Whatare theworkingmechanisms ofhyperbole utterances related to?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can be found in some of the theories concerned in semiotics and Philosophy of Mind.This study combines the Ternary Perspective of Sign Representation in semioticswith qualia in Philosophy of Mind and constructs a“quale”triangle which ismade up of qualia,hyperbole utterances and quale-senses,thus the framework of a quale explanation of hyperbole utterances is formed.It is pointed out in this study that qualia are the interpretants and mainly explain what they are like to be.Hyperbole utterances are the representations.What hyperbole utterancesmagnify orminimize are the quantities of things and whathave changed are theirmental properties butnot their physical ones.The objects that hyperbole utterances refer to are quale-senses,which mainly reflect the feelings of the language users.Under the effect of qualia,hyperbole utterances are linked with quale-senses.The workingmechanisms of hyperbole utteran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qualia and quale-senses.
hyperbole utterances;qualia;quale-senses
H030
A
1673-8268(2014)06-0169-05
(编辑:段明琰)
10.3969/j.issn.1673-8268.2014.06.031
2014-03-11
2014-05-22
四川文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2013JY05)
龙德银(1972-),男,四川大竹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心智哲学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