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超千亿元
——2013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2014-07-01 23:46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
卫星应用 2014年5期
关键词:位置服务产值北斗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超千亿元
——2013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4月15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议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召开,会上, 2013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本刊将白皮书主要内容转载如下。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是对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所做的整体性研究总结。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负责研究编制,每年度定期发布。 本期白皮书是关于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状况的整体性描述,反映了产业年度发展最新状态和趋势,从区域产业发展、应用市场发展、产业链发展等多个方面介绍了产业年度发展的综合现状,并就年度产业发展新动态、新特点、新形势和新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一、北斗产值超百亿元

1.概述

★ 2003—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分布图

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超过1040亿元,相比2012年增加了28.4%,增长速度也有所提高,其中北斗产值(含投资)超过100亿元,占比9.8%。随着北斗的兴起和发展,产业热度持续升温,新增投资和新增企业进一步降低了市场集中度,行业内共有14家上市公司,他们的卫星导航相关产值在全行业的占比约为6%,产业中绝大多数还是小微型企业,且没有一个区域或商业联合体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据统计,中国导航定位终端的总销量突破3.48亿台,其中带导航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3亿台。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大约760万台,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大约185万台,监控终端销量600万台左右,PND、个人导航仪销量大约100万台,各类高精度定位接收机销量超过8万。截至2013年底,中国北斗终

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超过1040亿元,相比2012年增加了28.4%,增长速度也有所提高,其中北斗产值(含投资)超过100亿元,占比9.8%。端社会持有量已超过130万套。现阶段我国涉足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企事业单位数量超过11000家,从业人员数量接近33万人。

从应用市场角度看,2013年国内需求有所上升,总体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在大众应用市场中,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导航功能的终端用户数量激增,但对产业总体销售额贡献不大;同时受智能手机替代效应的影响,PND终端销量明显下降,但与之相关的位置服务市场成长迅速;汽车前装、后装用户及终端数量保持稳定增长。行业应用市场增长明显,伴随北斗系统正式运行、ICD2.0文件公布和国家一系列政策或专项的出台,2012年受到抑制的需求和2013年的新增需求一并得到释放。随着军队持续提升现代化装备建设水平、军事信息化水平,在北斗系统正式运行的大背景下,特殊市场(军用、警用、应急等)正迸发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从产业链角度看,各环节产值较去年均有明显增长。但横向比较,上游、中游、下游表现各有不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位置服务,使下游的位置服务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得益于终端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上游和中游的产值较去年有很大提升,但规模化应用造成产品价格下降,增速减缓,使上游、中游产值占比较去年略有下降。

从产业聚集角度看,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有显著的区位特点,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华中鄂豫湘、西部川陕渝等五大产业聚集区各自向特色化方向发展,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产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西安等重点城市相继推出专项产业促进政策,产业群体比较活跃。2013年五大区域的北斗相关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热度不减,但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地产利益驱动、对创业企业缺乏有效支持等问题。

2.区域产业发展

(1)总体情况

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产业分布集中度较去年略有提升,五大区域总产值约为858亿元,全国占比约为83%,较2012年提升1.5%。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华中鄂豫湘、西部川陕渝等五大产业聚集区初步形成特色发展格局,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广州、西安等重点城市发展态势良好。

★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重点区域分布图

★ 2013年各地区产业园建设情况

2013年是北斗正式服务的第一年,受到北斗优惠政策及产业示范工程密集出台的影响,北斗产业园/基地的数量激增,达18家之多(不完全统计),园区建设热度不减。其中,五大区域内的新建园区和基地达到10个,区域外为8个,产业热度已经开始从五大区域向全国范围辐射。在五大区域内,有6个园区在重点城市,4个在二线或者三线城市,产业热度已经开始向非重点城市辐射。虽然向外辐射的趋势已经形成,但由于园区成立时间短,尚处于初创阶段,入驻企业、人员配备、投入款项等还未落实到位,对产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2)珠三角地区

2013年珠三角地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产值达303亿元,全国占比为29.2%,较上年增长71.4亿,增幅30.8%。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是国内最主要的卫星导航接收终端设备生产集散地,是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起步最早、市场化最好的地区。在2013年一系列政策利好消息如《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影响下,行业市场对兼容北斗终端的需求得到很大释放,北斗成为市场的引爆点,国产北斗/ GPS双模芯片全年出货量从2012年的万片级迅速增长到今年的百万片级,作为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环节的最主要区域,珠三角在这次市场爆发中受益匪浅,产值增幅在五大区域中居首,同时在增长率和全国占比方面都有出色表现。

(3)环渤海地区

2013年环渤海地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产值达206亿元,较上年增长49.8亿,增幅31.9%,全国占比约为19.8%。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省市)是国内重要的卫星芯片研发、终端设计制造、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加工基地,已基本形成了导航芯片、OEM板卡设计制造、终端产品设计制造、电子地图数据采集和系统集成、位置信息运营服务产业链,环节齐备,配套能力强。

(4)长三角地区

2013年长三角地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产值达121亿元,较上年增长29.2亿,增幅31.8%,全国占比约为11.7%。以上海和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是国内主要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研发、生产和应用地区,在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5)华中鄂豫湘地区

2013年华中鄂豫湘地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产值超过136亿元,较上年增长21.2亿,增幅18.5%,全国占比约为13.1%。以武汉、长沙、郑州为代表的华中鄂豫湘地区的科技和人才基础雄厚,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华中地区人才汇集、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特别是在测绘及空间信息领域方面,具有全国乃至全亚洲的领先地位。 2013年,湖北省建成全国首个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提高了北斗定位精度,为拓展北斗应用领域和实现北斗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湖南省已经顺利完成“两客一危”项目,约8000多台“两客一危”车辆安装北斗终端并纳入交通部联网联控系统,中泰合作项目将于2014年全面启动。此外,产业群体的发展壮大,以及围绕优势技术资源正逐步形成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将为未来该区域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带来持续动力。

(6)西部川陕渝地区

2013年西部川陕渝地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产值达92亿元,较上年增长24.5亿,增幅超过36.6%,全国占比约为8.8%。以成都、重庆、西安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中的重要性稳步上升,虽然在高科技领域的基础相对薄弱,但随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倾斜,以及地区性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会成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目前,西部川陕渝地区拥有相关卫星导航企事业单位800多家,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若干具有一定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如国腾、九州、兵器、长虹、华讯等优势企业。

3.应用市场发展

(1)三大应用市场现状

根据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中消费用户的分布情况,主要分为特殊(安全)应用市场、行业(领域)应用市场和大众(个人)应用市场三大类。

大众(个人)应用市场主要包含私家车辆应用、移动终端应用、互联网应用、个人位置服务应用、旅游休闲运动应用和游戏娱乐应用等方面,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心和依托市场,市场占比必将最大,当前该市场发展正处于标配化应用启动期。大众应用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手机位置服务和个人车辆应用两大细分市场。中国已经成为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2013年全国汽车销量超过21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1.4亿辆,其中乘用车保有量超过7000万辆,随着北斗系统的逐步完善和终端价格的逐步下降,北斗/GPS双模的汽车导航产品将成为主流;此外,当前私家车车载终端装配率还不足10%,随着车载终端装配率的提升,北斗在个人车载终端市场将极具发展潜力。2013年国内汽车监控终端销售收入约60亿元,车辆前装市场终端销售收入超92亿元,车辆后装市场终端销售收入超188亿元,个人导航仪终端年销售收入约5亿元。2013年,智能手机市场有爆发性增长,年销售量达到3.3亿台,大众应用类终端销售与相关位置服务的总产值已超过200亿元。

行业(领域)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建设,以及防灾减灾、城市管理、环境治理等诸多应用方面,是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及核心市场,该市场正处于规模化应用发展期。在三大应用市场相对占比中仅次于大众应用市场,是今年产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在行业应用市场中,交通领域应用所占份额最大,2013年行业车辆监控终端销售收入约60亿元,驾考车成为高精度应用的新增亮点,市场规模已超过8亿元。在测绘应用领域,2013年,高精度手持终端销售总额约2亿元,RTK高精度接收机销售总额超过20亿元。

特殊(安全)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军事应用、公安武警应用和安全应急救援等方面,在三大应用市场中相对占比最小,但却是产业发展的高端市场,当前该市场发展正处于持续稳定增长期。随着2013年底北斗导航系统的正式运行,北斗开始在国内军事应用市场中唱主角,呈现批量性采购和规模化应用势头,年底频频出现北斗大订单。军事应用涉及到军事能力建设的方方面面,几乎应用于所有新式武器装备和作战系统之中,随着中国军事信息化建设预算的不断增加,国防领域对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的巨大需求将得到持续释放。此外,在安全应急救援领域,随着中国自然灾害监测与防范体系建设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规划发展,潜力巨大的应急救援市场将也迎来一个持续稳定的增长期。

(2)北斗应用市场发展情况

2013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相关产值达到100亿元,统计过程中还包含了生产及经营性投资,该部分产值在中国整个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总产值中的占比尚不足10%,但较2012年增长了150%,增速明显。2013年北斗芯片年出货总量超过百万片,增幅达10倍;北斗终端社会总保有量已达130万台,其主要增量集中在2013年度。

总体而言,2013年国家相关政策、意见及规划的出台促进了市场投资,提高了政府采购的积极性,政府建设和项目型投资稳定了北斗相关产值快速增长,市场领域的显著拓宽创造了新的产值,企业并购的集中发展扩大了产业总规模。基于北斗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国内相关企业借势获得的政府项目和北斗订单显著增加,北斗产品已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智能驾考、通信授时、电力时统、救灾减灾、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国内近十家主要车载导航企业已实现北斗产品的批量生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基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和运营服务产业链配套体系。 2013年,交通部已在九省市的近15万辆两客一危重点运营车辆上安装了北斗终端,对运输过程中非法运营、违章驾驶等行为进行监控,提高了安全管理。该示范工程吸引了百余家终端企业进入北斗领域,创造产值两亿多元,同时促使北斗芯片价格大幅下降,加快了北斗应用推广的产业化进程。中国已具备完整的北斗高精度应用的技术储备,能满足从静态到动态、从事后到实时的多种高精度应用需求。在2012年之前,中国的高精度定位OEM板卡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企业垄断,而随着国内企业相继研发成功北斗高精度定位OEM板卡产品,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北斗定位接收机,北斗高精度产品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应用发展局面,2013年驾考车行业市场的发展,将北斗高精度应用市场推上新的台阶,创造产值近8亿元。未来几年,民用高精度市场有望进一步迅速发展,北斗应用潜力巨大。2013年,北斗在农业应用领域发展也有较大突破,农业部和财政部发布了《2013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将渔船用北斗船载终端和AIS船载终端纳入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

(3)新兴市场潜力

● 精细农业应用市场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战略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启动,农业规模化精准化生产势在必行。我国现有大中型农业机械近700万台,且连续6年保持20%以上增速,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216亿元,北斗精准农业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 驾考车应用市场

2013年驾考车市场发展迅猛,当年终端销售量达到4万余台,且未来市场仍将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拥有驾考培训车30万辆,参考人数达到2400万人,并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公安部2013年123号令对驾考车和考试场提出更高的技术指标,大大提高了高精度技术应用的必要性。目前驾考车基础应用解决方案已较成熟,增值应用系统及产品开发有待进一步发展。预计包括驾考车在内的中国北斗高精度车辆应用市场规模数十亿元,高精度车道级车载应用市场也将逐步显现。

● 室内导航定位应用市场

当前卫星导航定位手段无法很好地覆盖室内,大量的室内定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目前,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4.5亿人,智能手机用户数达到3.8亿人。大型购物广场数量超过3100家,面积超过36亿万平方米,日客流量超过3亿人次。未来每年新增室内导航终端需求量达亿级规模,再加上运营服务,每年市场总量可达千亿元。

● 特殊人群关爱应用市场

中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独居老人、失能老人、留守儿童以及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的犯罪不断增加,对特殊人群关爱的必要性显著增强。2013年,老龄人口达到2.02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在校小学生9473万;留守儿童人数近5800万;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通过基于位置服务的智能化终端实现对这些特殊人群的关爱和管理已经尤为必要。目前每年智能化终端需求量可达千万个,每年市场需求总量达百亿元,配套的运营服务产值将达数十亿元。目前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基本具备,但应用商业模式有待挖掘,受客户购买力及消费观念的影响,市场还需要一定培育过程。

(4)产业链发展

● 产业链结构特点分析

目前,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产值主要集中在中游,占比为68%,其中终端集成环节最大,其次是系统集成环节。中游产值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4%,虽然整体产值规模较上年有明显提升,但因终端价格大幅下降,产值增速弱于上游和下游,导致中游产值占比有所下滑。中游的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属于产业链低附加值环节,中游一端独大,说明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上游产值相对较小,基础数据、基础器件和基础软件的占比总额仅为15%,相比去年变化不大,但产值增速明显。其中基础软件占比最小,只有1%,而受北斗芯片销量突破百万的影响,去年占比最小的基础器件今年已上升到10%。基础数据环节的用户规模基本维持稳定增长,但价格下滑明显,导致其产值出现下降。

下游运营服务产值占比17%,较去年提升5%。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位置服务业务正逐步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性业务,导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下游运营服务环节的产值增长迅速。下游产值占比的增加,符合一般产业的发展规律,这说明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在从初级阶段迈向成熟。

● 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

从目前产业链产值增长趋势看,在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带动及市场逐步拓宽发展下,到2020年产业总产值达4000亿的目标有望顺利实现。从当前产业链产值分布趋势看,未来几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产值的构成仍将会发生持续变化,至2020年下游的运营服务产值贡献预计达到总产值的50%,应用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中游系统集成及终端集成产值在整个产业链的占比约为40%,终端产品质量和用户量将有巨大飞跃,产业国际竞争力将大幅增强。上游数据、芯片、模块类产值在整个产业链的占比达到10%左右,产业链结构逐步趋于稳定成熟。

到2020年,预期移动互联网将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位置服务将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长足发展和北斗全球系统的稳步建设成熟,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中游环节将实现跨越式增长。北斗全球系统建成后,北斗的市场国际化和服务全球化将得以实现,北斗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都将有大幅度提升,北斗的市场潜力将得到极大的释放,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竞争能力将有质的提升。届时在上游将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研发体系及配套产业环境,在国际分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游将形成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和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据巨大份额;在下游将形成全球化的运营服务体系,培育出全球性位置服务运营商。

● 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环节分析

当前,中国芯片技术虽然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巨大差距,国际竞争能力仍相对薄弱,产业链未来将面临重大调整,国内厂商应看清形势,提前做好准备。

2013年,受车载北斗导航系统需求放量影响,上游相关企业今年的芯片出货量明显增加,一度出现断货情况,预计2014年国内厂商卫星导航芯片产值仍将有显著增长。同时国际芯片制造商如u-Blox、联发科、 高通等相继发布支持北斗卫星的多合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SoC解决方案。这表明一方面北斗导航市场引力无限,另一方面给国内北斗导航芯片企业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国际集成电路领域优势企业进入北斗市场,有助于使北斗导航服务更快地进入手机等民用市场。

目前u-Blox、CSR、MTK等公司的GPS导航芯片在抗多径、低仰角、惯导组合导航、多系统组合导航等方面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新开发的产品可通过软件升级,支持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研发成本基本摊销完毕,已进入规模化竞争阶段。相比之下国内十几家北斗芯片厂商都未进入规模化竞争阶段,不具备与国际厂商竞争的成本优势。导通一体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潮流,未来高通、博通等通信芯片厂商将处于智能终端产品竞争的主导位置,拥有竞争的主导权,国内专业卫星导航芯片厂商在大众市场的生存空间有限。

国内目前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开展导航芯片研发制造的企业就有十余家,这些企业虽然在芯片的研发和市场开拓上道路曲折,但一方面有军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强有力扶持,另一方面北斗规模化应用市场前景看好,所以短期内具备一定的生存条件。然而,在卫星导航领域,不可能并存诸多专业芯片企业,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通过国际化的残酷市场竞争,大多数国内专业芯片厂商必将被淘汰。

★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业链产值分布变化趋势图

二、北斗应用市场规模显著扩大

1.新特点

(1)北斗应用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3年是北斗区域系统(BDS)投入正式稳定运行,为中国和周边亚太地区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首年,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用系统。本年度北斗应用市场规模显著扩大,复合增长率达到150%,终端销售量突破100万量级,迈上了北斗应用发展的新台阶。

北斗的规模化应用、移动互联网消费业态的兴起,以及泛在位置服务关键应用技术的突破,是现阶段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应充分把握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期,充分发挥北斗在整个智能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主线作用,提升基于北斗应用并融合多种技术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能力,从而快速形成北斗应用规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跨越式发展。同时,北斗应用产业化工作应以进一步推动实现多种技术系统融合和多个产业领域的融合发展为方向,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逐步转型升级和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园区建设与北斗投资呈现新热潮

2013年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热度超常,呈现产业热闹、政府热情、资本热捧的局面。多个省市已经在当地“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把发展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作为重要任务来完成。除了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等优势区域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外,云南、广西、贵州等地也在积极酝酿,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核心内容,并针对北斗产业制定了在当地发展的具体规划。但从具体成效看,虽然有各级政府重视和政策项目的推动,但当前也普遍存在对北斗认知有限,将北斗产业当作政绩工程来做,以及打着北斗的口号做房地产的情况。各地产业园和基地的建设项目普遍投资数额巨大,技术方向比较雷同,很多新计划项目与正在运营中的产业园区已经形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抢夺的局面,表面的繁荣景象为将来市场的残酷竞争埋下伏笔,这些都值得产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3年度北斗应用市场规模显著扩大,复合增长率达到150%,终端销售量突破100万量级,迈上了北斗应用发展的新台阶。

★ 2013年北斗产业相关公司并购情况时间分布图

2013年,受国家相关产业规划及政策影响,民间资本对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投资热情高涨,掀起了产业内相关企业的并购热潮,从中海达收购都市圈到航天科工收购西安华讯,从兵工集团收购北京东方联星到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甚至合众思壮斥资收购国际知名高精度企业Hemisphere GPS Inc.(半球股份),迈出了国内企业吸纳国外优秀资源的第一步。这些2013年的产业重大动态,无一不体现着业内外实力企业看好市场发展,利用资金优势抢夺产业优势资源,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抢先布局的战略意图,但是否能真正实现有效的资源重组,形成行业竞争优势,最终还需未来市场的验证。

(3)北斗打入国际形成新市场

2013年,北斗正式打入亚太市场,对于北斗国际市场开拓意义重大。在低纬度国家北斗的服务性能和定位精度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北斗系统在国内很多行业已开发了成熟的应用模式和解决方案,如石油、电力、交通运输、海上运输、精细农业,并具有丰富的应用经验,这些都为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亚太各国的应用推广提供了良好技术基础和前景保障。

借中国对东盟的外交政策的倾斜,北斗国际市场开拓首先在泰国落地,这是中国北斗第一次在国外落地规模应用,是迈出北斗进入东盟的第一步。随后,文莱与中国在卫星导航芯片技术、终端产品、增值服务开发以及系统集成应用等领域展开合作,以提供满足当地需求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品,同时在当地培养北斗增值服务商。老挝也在首都万象建设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中老双方将利用基于北斗的广域差分技术在农业、林业管理方面开展应用合作,同时,中老双方还将利用北斗提供的高精度位置服务能力,开展老挝血吸虫病的时空监测和早期预警示范研究。此外,中国与巴基斯坦、韩国、蒙古、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也都开展了应用推广和项目合作,北斗国际市场未来前景广阔。

(4)互联网经济开辟位置服务新局面

2013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迅猛,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基本业务和标准配置,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铺就了通往未来大产业的发展道路。

纵观2013年,有关移动互联网的合纵连横不断上演,位置服务被注入新内涵,跨界创新和融合成为常态。在百度已经形成完整的一体化生活服务平台生态链条时,被百度LBS应用的强势崛起所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高德地图、腾讯入股大众点评,敲响了新年的两记资本重锤。打车应用寡头出现,滴滴、快的各占半壁江山,烧钱抢市场的行为更是持续数月。高德和百度同时宣布其手机导航应用免费,引发产品及舆论双重大战。这诸多事件充分表明,互联网巨头们正积极将位置服务概念整合进各自业务中,围绕位置信息的生活服务和营销业务已经成为新的互联网经济发展重点。而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黄金发展期,位置服务的春天也正悄然到来。

2.新形势

(1)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中国正在迎来面向未来的重大空间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密集建设期。为进一步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能力水平,中国将加速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网、中国位置网等空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并促进与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的融合,积极做好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工作。 2013年,中国北斗地基增强网已经完成总体技术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演示验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开拓北斗精密定位应用的必备设施,是提高北斗系统服务能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可消除中国在高精度卫星定位应用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目前,相关项目即将全面启动实施。中国位置网的总体技术方案本年度也已进入演示验证阶段,将基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打造面向北斗的位置服务基础性平台,为位置服务提供信息更安全、数据更共享、应用更开放和服务更高效的国家位置资源基础设施。

(2)政策、规划密集出台

2013年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北斗相关重大政策相继出台。2013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在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一节,专门强调推动北斗产业发展;9月26日国务院出台《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是针对新兴信息产业发布的首个规划,勾划出至2020年的产业蓝图和计划部署,为北斗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发展大环境。 从北斗系统开始建设以来,国家和行业密集出台了许多关于促进卫星导航应用的具体政策,尤其是在北斗区域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和国家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出台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总装、总参等部门和交通、气象、农业、公安、国土等部门,以及北京、上海、广东、陕西、湖南、湖北、四川、新疆、山东等省市纷纷出台北斗产业发展规划或行业应用推广行动计划。

(3)信息产业快速融合发展

卫星导航的各种应用服务系统,在国土资源、交通、水利、铁道、民政、农业、林业、环保、公共应急等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共同促进了可监控、可决策、可溯源、可预测的位置服务能力的形成,对于未来信息产业的建设发展将发挥工具性作用,对信息时代新服务业态的发展变革具有重大颠覆性意义。

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为位置服务市场大发展带来重大机遇。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接近5亿,智能手机保有量5.8亿台,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速81.2%。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约4.5倍,将接近6000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已成为导航与位置服务的主要用户群,位置服务成为移动互联网基础性业务,智能终端集成定位模块成为标准配置,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依托移动互联网,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

● 高菲_摘编

猜你喜欢
位置服务产值北斗
北斗时钟盘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首届卫星应用国际博览会
智能车辆专利技术综述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