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在我国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职业资格证书要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需要发证机构、高职院校以及用人单位高度配合,相互衔接,并提出了解决职业资格证书现存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术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职业资格证书正在成为大学生求职竞争的利器,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通行证作用越来越得到体现,推动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鉴定已成社会共识。高职院校做为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应顺应社会发展,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企业多输送高技能应用人才。
1 在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存在的问题
1.1 从颁发机构来看
1.1.1 证出多门,证书种类繁多
我国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机构主要有三类:①主要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②其他行政职能部门,如人事部、财务部等;③行业、协会。各个认证部门各自为政,导致“证书多门”。同时各种证书名目繁多,种类复杂。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中国外贸类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累计多达20个。
1.1.2 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不规范,证书“含金量”不高
一是证书的考核、鉴定标准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没有按照用人单位的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制定标准,因此还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考生所考的职业资格证书就没能发挥促进就业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二是社会上的证书质量参差不齐,证书的可信度不高。由于鉴定机构的标准不统一,鉴定过程不规范,导致证书的质量有差异,降低了企业对证书的公信度。
1.1.3 职业资格的鉴定考核重理论、轻操作、重知识、轻能力
国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一般采取笔试。操作技能考核可采取工作现场操作、模拟现场操作、问题答辩等方式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理论和操作部分均由笔试形式完成。考生虽然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但并对技能的综合应用还没有掌握。
1.1.4 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期和年审的规定相对混乱
相关证书颁发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期和年审规定差别大
有终身制的、有1年、2年、3年、5年不等有效期的。对于职业资格证的延续的要求也不一致。有规定要继续教育的、也有需要重新考取的。因此引起的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部分考生的职业资格证没有及时延续,造成资源浪费。
1.2 从高职院校来看
1.2.1 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识不足
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证盲目,认为证书越多越好,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考取各种证书,甚至为此荒废了专业知识。二是,认为证书无用,经验和实操更重要,从而放弃考证。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证书和实践同样重要。证书是学习层面的东西,考到了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某种知识和技能的理论知识。而实践是现实经验,是经历更深层次的东西,只有在实践中打拼,才会掌握课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
1.2.2 高职院校的教学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缺乏衔接
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没有结合职业资格证的考核要求,没有做到“课证融合”。部分教师不了解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不能有意识的把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以致学生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时需要再进行相关培训。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1.2.3 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阻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推行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师资能力结构比较单一、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能够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的“双师型”教师严重困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资格证书在高职院校的推行。
1.3 从用人单位来看
1.3.1 非强制准入的职业资格证书受冷遇
除了国家规定的需要就业准入的90个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外,其他非准入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和认可。以经管类的证书为例,在对厦门人才网中100家企业相关岗位的调查中,单证员、助理营销师、助理物流师三个证书的市场认可率为15%、2%、3%。对非资格准入的岗位,用人单位更看重实际工作经验,职业资格证书并不是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这就加大了在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难度。
1.3.2 部分用人单位没有给予持证者提高相应待遇
部分用人单位并没有建立与岗位相对应的技术等级、 技术职务相适应的岗位工资(或技能工资、技能津贴)标准和职务津贴标准。有证与无证是相同的待遇。这也降低了高职院校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
1.3.3 部分用人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我国众多企业尤其是民办企业未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录用没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由此引起的事故每年层出不穷。相关部门对此监督不到位或处罚过轻,因此也让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有了可以不考证书的侥幸心理。
2 解决高职院校职业资格证书推行中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规范的职业资格的国家机制和体制,逐步实现证书的统一管理和规范操作
2.1.1 应建立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委员会,统一证书的管理
把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职业资格证书,统一由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委员会颁发,全国通用,规定任何其他部门所发“上岗证”等证书不得作为技术工种岗位就业准入、持证上岗的有效凭证。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步统一证书名称,统一发证机构。统一证书管理,实施宏观调控,规范管理,逐步改变证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职业资格证书统一由国家颁发,能够提高证书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
2.1.2 建立以企业要求为原则的职业资格鉴定体系
建立和健全以市场需求为原则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标准和体系,以此适应产业机构升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各有关部门应形成合力,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以质量管理为重点,提高证书的含金量。
2.1.3 建立以现场操作能力为重点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各种认证的唯一目的无非是证明持证者是否具有该岗位的工作能力,因此用人单位非常重视证书的含金量。国家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应该只是表面上的考试成绩,应该关注的是被考核者在工作中的表现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因此应以现场操作能力为重点的考核,取代传统的试卷考核。考评的过程应由有国家资格的考评员来完成。
2.1.4 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年审”时限和年审要求
随着科学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和变化,对就业者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为确保持证人一以贯之地保证技术水准和质量,需要对职业资格证书定期进行“签证”,并要求持证者进行再教育学习。
2.2 高职院校应加强认识,加大投入,改革课程体系,加大实训课程以适应职业资格制度的需要
2.2.1 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院校应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旨在促进学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缩短岗位适应期,同时也为企业提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要让学生避免考证的盲目性,考取与自己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2.2 高职院校应将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融合
高职院校应主动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做到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理论知识方面覆盖职业标准的所有知识点;技能训练方面覆盖职业标准中的所有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模式转型,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2.2.3 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强化师资力量
《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标准》中明确提出:“职业技能培训全部由双师型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或能工巧匠承担教学任务。”为此,高职院校必需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大量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
2.3 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3.1 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
企业经营者和人力资源部门应认识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和技能水平方面,在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促进企业岗位资格标准化,第二,可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化,第三,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标准化。
2.3.2 企业应推进持证上岗与使用待遇相结合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技能素质的体现,企业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应区别对待有证者与无证者,以此调动持证上岗者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留住技能型人才。因此,企业应按照劳动部《关于进一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给予持证上岗者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2.3.3 企业应严格遵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各行各业都有无证上岗的,这些无证上岗的人,缺乏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一旦发生事故,将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此制度所涉及的政府、高职院校、企业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更高角度来看待职业资格制度,三方都应重视,并且要相互配合。高校更应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把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结合,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林芝.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2]赵建玲,沈双生.高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探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
[3]绳菊.浅谈新乡地区中小学师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均衡发展[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作者简介:
王艳(1983-),女,陕西西安人,国贸专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