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英
一、优化估算教学对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意义
估算教学是“算法多样化”教学要求的普及,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加强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技能,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估算是指对数量关系作出合理的推断,它是指在无法或者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或者测量时,为了有个大概的判断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广泛运用于数字运算、数量估算、长度测量等方面,在预估几何形状、物品重量、体积和冷热程度等方面也有实际意义。重视对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为了给予学生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这种计算技能不是做近似的计算,而是要判断结果在哪个数或量的附近。如阶梯教室座位的粗略估算、上街购物的预算、旅游所需的大致经费等。
培养学生的估算技能,对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对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和判断能力的经验积累有帮助;其次,估算对学生形成“数感”十分有利,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准确判断及合理推理的能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扎实的数学基础,有利于学生提升观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体现了估算教学的重要价值。
二、数学估算课程教学现状
1.过于重视结果的“对”与“不对”
在查看学生作业及向学生了解情况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些教师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估算教学的关键。学生表示老师在估算的作业中,都需要学生写出得数,很显然,这与估算教学的目标是不相符的。学生在这种要求下,为了提高准确率,将会进行精确的口算与笔算,而不是进行估算。这也就无法体现估算的价值,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估算技能了。鉴于传统数学教学中以精算为主,教师对估算的内容接触得较晚,也关注得较少。这导致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种思维定势,同时将这种思维定势传递给了学生。学生在开始学习数学之初,就比较关注计算的准确性,“对”与“不对”的概念已经深入学生的思维中,这也是估算课程开展的关键性难点。
2.忽视对估算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教授估算课程的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将估算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如在教学估算课程的时候,教师只是将估算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有时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忽略了估算的要义。教师会强调估算的结果要用约等号表示、用文字表达时要使用“大约”等字眼、列式时要使用准确的数字等。但估算教学并非是停留在对方法和答题字眼的运用等方面,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遇到只需估算的情形下,能够主动使用估算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在看到相关字眼的时候才想到可以使用估算。
三、优化估算课程教学的策略
1.凸显估算的实际价值
传统的数学教学凸显的就是精确性,然而我们不得不强调的是估算的相对模糊性与数学的精确性是相辅相成的。估算的灵活性和其以数学结构的逻辑性和推理性为基础的特性,使得其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估算能够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供条件。如父母给学生一个星期80元的生活费。实际上,学生通过自己一天的花费项目来估算,就可以很快知道这80元是不是够。若是不够,也能在第一时间和家长沟通,将花费的大致数目告诉家长。这个过程也很好地体现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生活案例,培养估算意识 估算主要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检验相关数学计算的准确性,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效地将估算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数学思想中,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身的估算意识,在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进行准确计算时能够快速有效地估算出所要的结果,以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估算能力的提升源自对数字的敏感,如在运算法则中,除数的商与除数的运算关系,能够第一时间帮助学生判断数据的准确性。
3.传授合理的估算方法,提升学生的估算技能
根据教材的要求,循序渐进地传授学生相关的估算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估算的方法一般有四大类:近似估算、规律估算、尾数估算和经验估算。这些具体估算方法的掌握,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联系才能内化的。在评估学生的估算结果时,要考虑到估算本身的不确定因素,结果并没有对与错之分,应该强调的是“准”与“不准”,或者“接近”与“不接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来举例进行估算练习,不仅能有效提升其估算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估算意识,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切实提升小学估算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估算课程正式列入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之后,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对估算课程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估算与精算一样,也有着广泛的实际意义与数学价值。现阶段,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相关理论与实践指导基础较为薄弱,估算教学存在着极大的进步空间。我们应结合估算教学课程的现状,探究优化估算教学的相关策略,从实际上提升学生的估算技能,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