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探讨

2014-06-30 12:44:47楼敏
中华民居·学术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楼敏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人类对环保节能的影响渐渐重视起来,所以绿色建筑成为了当今的热门。当今建筑行业,不仅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比较高,而且还是一个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发展绿色建筑对人的健康、节能、环保等都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就是对绿色建筑中设计的要点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可以对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有一定帮助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设计理念

引 言

当今世界,随着人口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的提高,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而中国是一个能源极其贫乏的国家,对能量的消耗、能源的浪费又是非常惊人的,人均对绿色植被、生态环境的享有程度已经少得可怜。据调查,中国仅在建筑上能耗是欧洲住宅能耗的三倍,城市和居住区的整体势态环境比欧美城市居住环境更为恶化。我国的绿色建筑正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家颁布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耗能的问题的强调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真正的绿色建筑设计应从建筑师的观念入手,在关注建筑形象的同时,切实将生态环保策略应用到建筑中,处理好建筑、环境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人工环境要素与自然环境要素的良性循环。

1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分析

对于绿色建筑而言,其建设方案应当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还要体现绿色平衡之理念。它主要是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将绿色配置、通风、采光、围护结构低耗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和绿色环保建材的应用进行优化和整合,以便确保所设计的建筑能够实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1.1 节能性

绿色建筑设计,可确保自然资源耗损降到最低。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以及生物能等自然可再生能源,结合现代高效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防范污染、废物的产生。据测算,根据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建造的新建筑结构要比传统的建筑结构建设少耗能70%左右。

1.2 环保性

合理地应用土地资源,利用没有污染、可二次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类似于生物链的循环系统。绿色建筑设计所强调的是从原始材料生产、加工以及运输再到应用,甚至到该建筑结构被废弃或拆除,整个过程都要本着对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这是建筑设计环保性特点的重要体现。

1.3 地域性与宜居性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强调的是本地建筑材料的应用,尊重的是本土人文与地理风貌。因此,在建筑设计风格上一定要力保本土化。建筑设计中只有融入了地域性,才能建设出健康、宜居的环境。

2 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基于以上对绿色建筑的特点分析,笔者认为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保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生态自然环境的有机协调,为当前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是通过在工作中建立健全绿色设计和管理理念,以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为基础要求来对设计工作的各方面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处理,促使其在设计实践中发挥作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针对实际要求进行全面的设计与规划,同基于周围的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调整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建筑设计实践中,首先应当遵循实际要求,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研究。从本质上来讲,该种发展模式与建筑设计理念也是基于生态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全面发展的一种设计理念。

2.2 绿色建筑设计整体规划

在绿色建筑设计整体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与生态环境、社会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将建筑结构与生态环境视为一个微生态系统,并对其进行功能分区,以确保建筑结构间的畅通性。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结构的朝向、形体以及彼此之间的间距和绿化配置等。整个规划设计应以中小型化、智能化和花园化为一体,不断提高绿色占地比例;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与应考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对空气、能源消耗以及可能造成的水污染;同时还要对建筑绿化、楼间绿化、沿街绿化布设等进行全面的考虑,以减少多品种、立体感以及多层次的绿化环境,以便使人类能够更加贴近自然,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在设计取景过程中,应当因地适宜,尽可能地选择可以与建筑结构相一致、一体化的景观模式。尤其要注意尽量解决新旧建筑结构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建筑结构一体化与全面化发展。

2.3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合理化选材

玻璃材料是当前建筑保温技术生态化节能的重要表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市场上出现了吸热、热反射以及低辐射和电敏感等类型的玻璃。实际设计过程中,可将这些玻璃材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高效能复合型构造,达到生态保温效果。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太阳能电池进行发电(如图1),既没有污染,也不会产生噪音。

利用太阳能可将建筑结构的内部变暖,将太阳能集中在集热器之中或者经光电池转化为能量进行存储。目前来看,太阳能光电材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建筑生态建材,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广泛应用。

2.4 绿色建筑单体设计中能源节约

外墙内保温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即在建筑外墙结构中加设保温层,在外墙内侧用苯板、保温砂浆填筑。建筑外墙内的保温保护点只是存在于建筑内墙以及梁柱的内侧,建筑内墙、板所对应的外墙部分则难以得到材料保护;同时,在露水浸渍、冻融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保温隔热墙面出现开裂和发霉现象。在建筑外墙内保温施工过程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是增强石膏的聚苯保温板,即在内墙上贴上适量的聚苯板、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它主要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材料,在发泡剂作用下经加热预发泡,在模具中成型的一层塑料板,内部有着大量的封闭微孔,俗称EPS。

2.5 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天然采光

对于自然通风而言,它是建筑结构环境调节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实践中,影响其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建筑结构平面布局、三维空间以及立体设计。通过室内自然通风效果模拟可对建筑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全面掌握拟建地点的空气流动、气化变化情况。通过合理开窗、室内合理布局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自然通风之目的。比如,可设置适量的低窗,使之与高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突出进出口位置的高度差。此时热空气会上升,经高窗有效地排出室内,而凉爽、新鲜的空气则由低洞口进入,即烟囱效应。除自然通风设计外,还要注意光照应用设计。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环境,健康等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绿色建筑正在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更多的設计师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绿色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质量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春普.系统化、生态化、现代化──城市生态学与开拓城市规划的新思路[J].北京规划建设.1994(04).

[2]刘甦,亓育岱,赵继龙.在无序中寻求环境共生——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创作[J].建筑学报.2003(10).

[3]刘煜,DeoPrasad.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方法介绍与分析[J].建筑学报.2003(03).

[4]陈露.绿色生态建筑风起云涌节能节地房屋势在必行[J].西北建筑与建材.2003(01).

[5]刘志霞.论绿色建筑与节能设计相结合[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0).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现代装饰(2017年9期)2017-05-25 01:59:43
解析国外优秀平面设计师及设计方法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3:24:20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当下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3:09:35
报纸版面编辑中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21:33
试述国家实施“绿色建筑”战略对现代物业管理企业的影响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7: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