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作用的探索

2014-06-30 21:00张桂荣
教育界·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社会实践

张桂荣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很多学生党员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存在误区,不能切实发挥为人民服务的作用,所以通过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及活动载体等措施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学习和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能力及社会效应。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 为人民服务 学习方式 活动载体 社会实践

作为未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的高校学生党员,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和践行能力,所以必须结合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党员的身心特点,创新学习方式和活动载体,加强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意识和践行能力的培养,切实发挥为人民服务的作用,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一、加强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意识和践行能力培养的意义

1. 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党员因受到外国各种思潮的影响,容易动摇共产主义信念,所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意识和践行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党员消除思想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并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2. 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高校学生党员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最基本力量,是学生中的领头雁。加强高校学生党员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各种实践活动的锻炼,在奉献过程中成长为品质优秀、能力高强、行为模范的先进分子,进而通过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辐射作用,影响其他广大青年学生都能刻苦学习、遵纪守法、自觉与各种不文明现象作斗争等文明行为,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

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高校学生党员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指南,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在各方面作出表率、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共同进步,同时通过志愿服务等各种实践活动,使党的宗旨通过实际行动得到充分体现,让青春在为人民服务中闪光,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高校学生党员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误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党员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解比较抽象,甚至存在误区。

1. 把“为人民服务”当成空洞的词汇,而不付诸行动

随着高校发展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加,发展程序烦锁导致党课培训形式化,培训过程中只是泛泛的提到“党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很少有人深入研究“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和具体指向,导致学生党员们不能真正地把“为人民服务”付诸实践,只是停留在空洞的说辞上。

2. 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是“为人民服务”

高校发展的学生党员绝大多数是能够得到老师重用且能圆满完成任务的学生干部,在他们心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不认为协助老师工作是学生干部的本职工作。还有少数学生党员出现“党票到手,气松一口”的懈怠现象,即使是老师布置的任务也不积极完成,缺少继续前进的动力。

3. 组织班级活动就是“为人民服务”

作为班级干部的学生党员们会经常组织班级同学进行类似聚餐、晚会等广大同学们喜爱的娱乐活动,他们认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而且加强同学们直接的沟通和团结,这就是大学生党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全部内容。

三、切实发挥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作用的有效措施

“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也是衡量党员的重要指标,经常被误读甚至是被遗忘,长此以往,学生们的入党动机会更加的功利性,党员的质量更是无法保障,所以要切实落实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用,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学习方式和活动载体,使学生党员们“内外兼修”,提高先进性。

(一)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切实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1. 加强教育和培训,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

因为现在高校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呈现功利化和多样化,部分学生党员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存在误区,所以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是极其必要的、重要的。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使高校学生党员们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的丰富内涵,同时使他们明白“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的深刻内涵。

对于高校学生党员来说,端正正确的入党动机就是要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教育和培养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党务工作者,而是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一是要把入党动机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二是要把党校培训学习和道德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贯穿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2. 与时俱进,创新学习方式,深刻领会“为人民服务”的丰富内涵

经常性组织学习上级党组织的各类文件,并利用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了解党建动态及不同时期“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觉悟。为了使理论学习取得成效,创新学习方式:(1)建立学生党员学习论坛,扩大参与性和互动性增强学习的实效性。(2)以各党支部为单位,以党史党章及党的最新理论、精神或党的会议为内容举办党员知识竞赛,竞赛分团队秀、必答题、抢答题、音乐图片题等多种形式,竞赛不仅加强团结,而且使党组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党组织成员加深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3)每次党的重要会议之后,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集中学习,然后针对会议内容开展精神学习交流会及ppt成果展示,使各党支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进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党员们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更深刻的认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4)党员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交流会。(5)通过动漫、手机短片、微博互动等形式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党的理论学习活动。

(二)创新组织及活动形式,加强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践行能力和社会效应

1. 创新组织形式,增强学生党员的凝聚力

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建立由中共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特色学生组织——雷锋连,既是流动学生党支部,也是学生活动组织。以“保持先进性,服务同学和社会”为宗旨,在校内外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把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用行动诠释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丰富内涵及作用,成为引领全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员先进性模范性的排头兵,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做好党员发展,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积极性的有效载体。

2. 创新活动形式及载体,拓展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延展力

高校学生党员们以雷锋连为核心,有意识地组织全校学生党员开展一些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通过党员的实际行动和自身形象提高党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教育、影响其他同学。为了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和有效性,创新活动形式及载体:(1)开展“红五星工程”、党员领航工程、党员形象工程、党员责任工程、党员学习工程和党员辐射工程。(2)开展“绿色回收”活动:党员、预备党员分组每周轮流进行收集废弃的饮料瓶、书本及报纸等,换来的爱心基金全部捐献给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学生、支教边疆等。(3)党员宿舍挂牌活动,加强对党员宿舍卫生及和谐环境的监督和考核。(4)党员一帮一:一名党员帮助一名留级生或困难学生,在学习、生活与思想等各个方面进行帮助与教育。(5)成立党课督察小组,负责全校党课的督查工作。(6)雷锋式党支部评比,激发学生党员凝聚力的同时督促他们把在实际行动中发挥为人民服务的作用。(7)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支教、敬老院献爱心、关爱残疾儿童活、星火话剧表演、交通协管、废电池回收、清扫校园等多个精品活动。

通过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党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奉献他人的同时学生党员们的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真正做到了“我参与,我快乐;我付出,我收获”。

【参考文献】

[1]李禄俊.高校学生党员群体长效教育机制的探索与创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

[2]何荣卉.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

[3]卓承芳.浅谈新时期培养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J].华章,2013(7).

[4]童燕华.增强高校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社会实践
新时期下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及管理策略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不忘初心”告诉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