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世界,那然后呢

2014-06-28 13:41嘉倩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周游世界牧羊圣地亚哥

嘉倩

那些四处旅行的人,出书拍电影上电视,火了一把,接下去却像烟花落幕一样瞬间寂静了。

我好奇,他们周游完世界,然后呢?

突然想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那个水晶店的老板,他的梦想是跨越沙漠去麦加朝圣,年少时太穷,为了实现这趟旅行于是开了水晶店,可有钱后却不再愿意撒手生意远走他乡,同时也发现把梦想放在一边搁置得久了,结果变成了一种依赖——成为他活着的动力。他害怕实现梦想后的空虚,于是只能和它保持距离,小心翼翼,既不走远也不靠近。

难道实现梦想以后,就是空虚吗?这样说来,周游完世界再回归家乡,我们都活不下去了吗?

对于许多人而言,离家出走只是生命的一小段旅程,或者说某个阶段,回来之后的大部分时光继续归于平凡。当然,这种平凡的定义因人而异,不过最显然的特质就是不再拍照,不再为了一点小事而惊喜,对一切产生麻木,看待世界回到从前,依然认定有一个外面的更好的世界。

这些过起“平凡生活”的人,他们仰望的,就是一生持续在旅途中,把家乡永久设定为远方的人们。人类最大的特性是幻想别人的人生是多么的灿烂与精彩,看到他人快乐,就对那条路一哄而上,适不适合自己是其次,看起来不错才最重要。

也就是这样,我更喜欢那些真正自由的灵魂,他们追寻的是自己的心,而不是别人看起来幸福的幸福。书中的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有一段话,大意是,让一个旅人忘记周游世界的,往往是一个地方令他牵挂的某个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结局是:圣地亚哥为了寻找宝藏跨越了千山万水,历经生死,可他一路追寻的财富,其实就在他平常放羊的山脚下。

看了三遍这个结局,我终于懂了。

我相信,你出生自哪里,你成长的背景是怎样的,都会成为抹不去的底色。母亲从小在贫困的石库门里和外婆生活,还要照顾姐妹,吃苦是她生活的底色,最便宜的东西对她最有吸引力;如今我工作了,家境也渐渐好转,住在现代的房子里,但她依然舍不得给自己买好东西。

这一层底色,并不意味着耻辱,不过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罢了。往往越是想要急切甩掉的,最后越会成为梦魇。我见过那些来自乡镇的女孩,拼命用奢侈包和名牌香水掩盖家乡的贫困,以及对父母的嫌恶。她们做了百般努力,只为了旁人的眼光。又或者,在外总有这样的留学生,打扮上说话方式上模仿外国人,被认出是中国人时百般不承认。但任何人终是无法逃离自己的底色。遇到过许多人,对自身认识越来越迷糊,问题必然在于一开始就成了“自己的陌生人”。

这些年的经历,使我重新看待过去,不会因为在弄堂里像个野姑娘穿着破烂凉鞋奔跑的童年底色而羞愧,不为生在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而自惭形秽。那是如今的自己的必经之路,没有曾经,就没有现在,更没有无比期待专属自己的未来。

真正的周游世界,在于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底色,也学会接纳它,甚至感激它。然后用现在和未来,拿着颜色笔,画一个喜欢的自己。既然周游世界最后只是为了认识自己,并且追逐想要的未来,那么不去也照样可以实现,不是吗?

牧羊少年的答案是,如果不曾有过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奔走,就不会见到金字塔,就不会在水晶店打工,不会遇见心爱的女孩,甚至连骗走他所有钱的男孩,都是一段让他在将来所怀念的经历。

所有在旅途中的人都明白,有些错的路,是必须走一通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的;从另一个侧面讲,错的路也是对的路,它们同时指引着你,为了抵达目的地而不断给你带来挑战。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游世界牧羊圣地亚哥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性格研究
苏武牧羊
Chapter 3 Back to the village 第三回 重回村庄
蒲公英的梦
周游世界
卡斯特罗骨灰循“进军哈瓦那”相反路线行进 落葬圣地亚哥
牧羊少年
孩子成胖墩,父母遭罚款
假如你有一百万美元
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