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草根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探索之路

2014-06-28 21:52陈凤梅
中国教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教材阅读教学研究

陈凤梅

我是一名有梦想的草根教师,一直行走在英语阅读教学之路上。从依据教材“教阅读”到咀嚼文本“教学生”,从学习“教法”到研究“学法”,我从一个“体力劳动者”慢慢地进化为一个“脑力劳动者”。一路上,我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不断地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渴望走进那“书香飘溢、诗意流淌、智慧碰撞、心灵相遇”的桃花源。

一、新入职的困惑

20世纪90年代,教学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那时,我刚刚入职,听课是必做的一门功课。学方法、做设计、求创新,我带着学习和批判的双重目的走进无数英语教师的课堂。

听老教师的课,我叹服他们严谨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课堂管理经验,他们经典的举例和精辟的讲解常常让我叹为观止。但他们多半沿用翻译法处理教材,利用讲练法解决语言知识点,通过朗读背诵法巩固教材,由教师掌控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思维的碰撞。“一堂好课是不是意味着教师完成进度、学生做好笔记?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常常满怀憧憬走进课堂,又带着种种疑惑走出教室。

听中年教师的课,我记录下他们内心的矛盾,想实践新的教学模式,但又怕遗漏知识点。他们一般会通过提出几个表面问题引导学生整体理解课文,之后脱离课文讲解语言知识点。每次听课,我的脑海里总是有诸多的疑问:“什么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是不是就可以舍弃教材?应该用什么方法处理教材?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离开语境的语言知识点讲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吗?”

听青年教师的课,我似乎听到了改革的声音,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教师授课以听说读写为主,在听说读写的设计中,他们会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但由于经验不足、知识有限、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理想,很多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不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维,也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其实,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教材,挖掘教材内容,找到教材与生活的契合点,在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上进行活动设计,达到利用“教材教”的目的。

别人的课堂是一面镜子,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映照出他的教育追求和心理诉求。承上启下的导入、巧妙的过渡、创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活动、震撼心灵的小插曲、突发事件的无痕处理、富有时代气息的师生对话及活跃思维的作业,这使我深思、使我追求,成为我崇拜某一位教师的理由。反复消化这些带着时代烙印的课,我感觉到自己在成长:我能辩证地评价一堂课,能从中找到所需的东西,能发现一堂课的改进空间。但我始终有一些困惑: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模式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迷茫中的探索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有了问题和目标以后,我反而迷茫了。我该干什么,怎么做,从何入手。几经考虑与几番挣扎,我把要研究的问题缩小到高效课堂的一个小侧面,即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

研究始于问题。我不敢说这个问题多么具有科学性,也不敢保证它在多大程度上可行,但至少它是明确具体的现实问题,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复杂的知识结构,对经验要求也不苛刻,最重要的是,它是我感兴趣的问题。当时我兼任班主任的职务,教两个班的英语课,这是我可以利用的资源,也是从事这一研究的保障。课堂上,我会观察学生对各种课堂导入的反应,比较不同教学方法带给学生的变化,记录不尽如人意的课堂活动的改进方法,分析实现课堂生成的各种可能,总结课堂评价对课堂的调节作用。课余时间,我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从着眼主体、尊重差异、提高效率、多元评价等角度改进课堂。

为了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我走进同事的课堂,从多个角度观察师生活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活生生的课堂案例使我走出“闭门造车”的困境,打破思维定势,丰富我的教学生活,使我的研究增添了很多亮丽的色彩。他们是我专业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他人”,让我意识到:什么样的课堂里都有美丽的风景,这风景取决于我们的视角和审美能力。

在深一脚、浅一脚的探索中,新课程改革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无效劳动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出来,如拖泥带水的导入,面面俱到的讲解,无关痛痒的活动,索然无味的评价,反复、机械、高难度、大容量的训练,重复枯燥的单词记忆练习,缺乏创新的写作训练等。这些发现让我体验到教学研究的幸福,作为一个教师,不应该“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而应该关注自己的生活,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三、研究中的阅读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摸索出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点门道,也有了一点自信,但依然徘徊在阅读教学的表面,如何求得实质性的进展,还能走多远,怎么走,我急需“充电”。

对一位教师来说,“充电”有多种途径,最直接的方法是阅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的阅读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的工作效果取决于他的知识和素养,取决于他读什么书、怎样自学和怎样充实自己的知识。阅读是丰盈自己智力和扩充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

于是,读书犹如吃饭、犹如呼吸,伴随着我每天的生活。读专业书籍、教育理论,把自己积累的阅读教学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使自身的专业素质逐渐地发生质的飞跃。与教学相关的阅读,无论你读什么,我们应该追求三种境界:走进文本,与作者沟通;走出文本,与学生交流;自我反思,与心灵对话。当我们在阅读的世界里游刃有余时,我们就已经进入了“悦读享受教学”的境界。

阅读让我意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像一个生命的生长,时刻需要营养与关怀。如果人们把它当成自然过程,等待它的发展,它难免会杂草丛生、荆棘纵横,收获的唯有叹息;如果人们自觉地去管理、滋养和呵护它,用主动性和反思能力施加影响,回报给人们的会是丰硕成果。

阅读让我睿智。每读到好的观点,我总要思考如何把它运用到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受益;每读到好的做法,我都会在阅读课堂上亲自实践,和学生分享;每获得一点收获,我都会第一时间把它整理出来,丰富我的精神生活。不知不觉间,我有了一本本随笔、一册册案例、一沓沓教学设计、一篇篇教学论文,有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阅读是一种创新、质疑、表达、对话及自我认识。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乐此不疲地积累着、脚踏实地地实践着,我的阅读教学功底一天天深厚起来。endprint

四、实践中的写作

经过了阅读的沉淀,我对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有了更多的认识。这时,我开始对文献感兴趣,把阅读文献作为研究的开始。文献,让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践我的想法,撰写我的文章。

在确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研究课题后,我边阅读边实践,反复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并在阅读课堂中开发和使用非常规的问题,帮助学生发现看待问题的新视角,想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而生成新颖且有意义的观点。

阅读与实践的过程漫长而艰辛,但却改变了我:消除我的职业倦怠,让我对阅读教学充满期待;去除我身上的很多匠气,有了强烈的职业追求;平息我内心的浮躁,变得宁静淡泊。我把沉淀下来的思绪投入到写作中,将对创新性思维的思考、课堂上的创新做法、创新实践的收获等写进教学论文和教学随笔中,分享给更多的探索者。

写作,让我感觉到自己是在真正地从事创造性劳动。每天的阅读教学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写作过程中的反思使我向着阅读教学的智慧高峰不断攀登。带着创造者的眼光,每一种阅读活动的背后都有蓬勃的生命力,值得我每天去发现、去记录。我感到我的职业生涯因将自身思想变成诗意流淌的文字而变得厚重,让我对后续探索充满期待。

五、访学中的提升

2013年1月,正当我在阅读教学的道路上艰苦探索时,我有幸作为一名访学教师进入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科研站访学一年,这对我来说犹如黑暗中的一缕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在进入科研站的第一次讲座上,科研站教师给我们讲了如何做课题,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对选题、文献综述撰写及科研成果呈现等非常感兴趣,觉得自己平时思考教学问题、总结教学经验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小小的研究。在科研站教师的启发下,我开始更加理性的探索。真正的研究需要理论的指导,有效的研究始于有效的方法。我开始专注于有关教学研究的书籍。阅读胡东芳的《教育研究方法——哲理故事与研究智慧》,我明白了教育研究需要“知之”,更需要“乐之”;需要“好之”,还需要“迷之”。阅读鲍传友的《做研究型教师》,我认为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自觉地发展自己,有更高的职业追求。

访学、读书与交流让我领悟到:一个底蕴深厚的教师要脚踏实地地广泛阅读、不断思考、勤于动笔、善于总结,只有以书为友、立足课堂,思考着、实践着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访学期间,各位教师观点的碰撞给我启发: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关心学生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赢得学生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才能,把学生学习跟生活捆绑在一起;好的教师不是教学而是教学生怎么学,懂得因材施教,使学生人尽其才。教师要学会用另一种思维思考问题,从教学源头做起,考虑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备课,让他们带着兴趣走进教材,对现实形成自己的思考,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许就能活起来。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教人,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能把死的教材教活,让教育和生活达成默契,就不会有那么多厌学的学生。

一年的访学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次静悄悄的革命。我开始在班级里构建佐藤学先生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润泽的教室”,营造雷夫老师倡导的“师生信任”,实施魏书生老师提倡的“自主管理、民主育人”,和学生一起寻找“道德发展六阶段”,畅想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实践自己阅读教学的理念。访学让我的收获变得厚重,让我的思想变得深邃,为我的专业发展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我是一名草根教师,只因怀揣梦想,才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在我的英语阅读教学之路上,我体验到“教之困、学之切、研之艰、写之乐”。此时此刻,我被浓浓的职业幸福感包围着。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给校长们说的一段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想对我和打算像我这样行走的教师说:“研究你的劳动,研究你的课堂,你会发现自己正走在一条幸福的道路上。”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材阅读教学研究
教材精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