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它在小学阶段乃至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中的基础作用至关重要。在近几年的教学视导和随堂听课中,我发现低年级字词教学中存在几个不到位现象,影响了教学效率,现将思考梳理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案例回顾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第一课时字词教学片断。
在学生自由读文以后,师课件出示下列两行词语:
嗓子 拎着 晃荡 胳膊 聪明 沉甸甸
翻着跟头 停停走走 唱着歌 拎着水桶
师:小朋友们先在座位上自由读读,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读给大家听。
生读词语后,师指名一学生读课件出示的第一排词语。
(该生在这里将“沉甸甸”的“甸”应变调处理读成第一声的读成了第四声。)
师:她读得怎么样,谁来评评?
生:她读得很正确,就是声音太小。
师对着读词语的小女孩说:你以后要把声音放出来读,就更好听了,知道了吗?然后示意两名学生坐下。
师指名另一生读第二排词语。
(该生读第二排词语,其中把后鼻音“停”字读成了前鼻音,把“拎着水桶”的“拎”读成了后鼻音。)
师:谁来评评看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听到他把“停停走走”的“停”字读成了前鼻音。
师:那你读一遍给他听好吗?
生读。
(该生将“停”的后鼻音读得太强调了,发音很不自然,也是错误的。)
师对着前面读词语的小男孩说:你听清楚了吗,下面你和小朋友一起将这个后鼻音的字读两遍,好吗?
生齐读“停停走走”两遍。
师:小朋友,下面我们再开火车读读课件上的这两排词语,比一比谁读得既正确又响亮。好,从第一组开始!
生开火车读词语。
师:这些词语大家都会读了吗!举手给老师看看。生都举起手。
师环视了一下:小朋友们真棒!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里来认识认识三个儿子吧。
……
一节课下来,不论在个别读文时,还是集体读文时, 都有一部分学生将“晃荡、聪明”两词后面一个字应读轻声的读成了第四声和第二声,即本音。“沉甸甸”的“甸”应变调读第一声的都读成了第四声,显然就这节课的字词教学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实事求是地说,该教师还是经过认真准备的。如课件呈现的两排词语都是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抓住了本课识字重点:课件制作得活泼美观;字词大小适中、观看清晰,易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字词学习过程中不仅有生生互评,还有纠正式的练读。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有效做法。
二、成因探究
教学效果不显著的原因何在呢?其实,平日字词教学中这样低效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静静反思,我认为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引导不到位,效果不显著。一是教师对词语在读音上存在的特点缺乏深入分析和思考,引导受到影响。深究《三个儿子》这课的“嗓子、拎着、晃荡、胳膊、聪明、沉甸甸、翻着跟头、停停走走、唱着歌、拎着水桶”等词,不难发现,轻声和变调是本课字词在读音上呈现的特点,更是认读重点。除此之外,“拎”的读音也很关键,往往会因右半边“令”后鼻音的影响,将“拎”也自然错读成后鼻音,遗憾的是教师未关注。
二是教师未认真倾听学生的认读,因此学生错误的读音无法得到纠正,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以上教学片段中两个学生分别将“沉甸甸”的“甸”应变调处理读成第一声的读成了第四声,“拎着水桶”的“拎”读成了后鼻音,这些明显的错误教师竟一点也没发觉,说明教师没有认真倾听。像这样因未细听而造成引导上的不到位现象,在常规课堂,甚至在一些大赛课堂也很常见。
三是教师本身对某些读音就把握不准,造成引导的缺位。如以上案例中一学生对“停”字发音过于强调后鼻音,听上去很不自然,明显存在发音缺陷,教师对此毫无察觉,我认为这不是教师没有认真倾听,而是教师本身对后鼻音怎样正确发音没有掌握。综合这几年在基层学校听课的情况,学生对前后鼻音和边鼻音的发音仍不能清晰分辨,正确把握,与教师本身的发音准确性不够有密切关系。
(二)训练不到位,效果不显著。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元认知需反复训练才能得到稳固。具体地说,低龄孩童在掌握一种新知时,由于缺乏认知经验,需多次训练才能习得。如今低年级课堂上仍有很多孩子发音不标准,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孩子读书时拖音、数读现象依然存在。我常想:是老师没有引导吗?不是,应该说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上还是很投入的。那是孩子天生就有发音缺陷吗?没有科学根据,更没有道理。
静静回想发现,如今不管在常规课堂,还是优质课大赛观摩课上,字词教学的时间都被压缩,细节被省略,训练明显不足。如该多读几遍需巩固强化的就只读一遍了事,点到为止;该突出重点集中训练的,胡子眉毛一把抓,大而化之;课上训练蜻蜓点水,课后大量抄写弥补,本末倒置。原因是:1.字词教学枯燥无味,除了读读写写,没有什么花样,吸引不了学生,也出不了彩;2.部分教师只将字词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环走过场,很快进入自己偏爱的课文朗读和感悟环节。
(三)纠错不到位,效果不显著。教师在字词教学中能做到正确引导,充分训练,从教学目标来说只是做好了第一步,下一步关键还要对学生掌握情况及时检验和反馈。在数次教学视导活动中,我发现低年级语文作业的抄写量远远大于听写量,甚至某些教师从不进行听写训练,即便听写了,也不批阅,有时只安排同桌之间互相校对一下,对错情况教师既不检查,又不过问,更不订正。即使常规的抄写组词练习中,教师的批改很简单,一页纸笼统画上“钩”或“叉”,学生在抄写和组词上出现的错误经常被忽略或改错。另对学生错别字的纠正也不够重视,对学生订正与否不跟踪,对学生的订正正确与否也不细看,错了也打上钩,导致学生一错再错,写错别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重视不纠正、不及时纠正,不反馈纠正、不跟踪纠正是构成当前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段孩子错别字连篇的主要原因。
三、改进建议
综合以上反思,我认为低年级字词教学要从根本上改变低效现象,教师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真正在教学行为上重视低年级字词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最基础的作用。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都明白字词教学是重点,但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时,大部分教师都会因为字词教学周期的漫长而产生倦怠感(学生也不例外),观念上重视而行为上松懈甚至麻痹是大部分低年级语文教师的反应。而低年级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和意志力都在形成和发展中。若教师松一松,学生就放松,错误也就接踵而至。因此,要真正提高低年级字词教学的有效性,根本在于教师切实能在教学行为中将字词紧抓手中,常抓不懈。这样,我们的字词教学才能真正具有“基础性”。
(二)增强趣味性,突出字词教学的“语文味”,消除机械单调的字词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枯燥乏味感。字词教学是母语教学很重要的内容,体现从“识记—理解—积累—运用”螺旋递进的规律。但由于某些教师机械地教学和训练,如识字词时就是认一认、读一读;写字词时,就是抄一抄、写一写;回家作业就是大量抄写、组组词,关于字词学理、文化内蕴及民族文化审美因素都被冷置一边。久而久之,机械、无趣和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字词索然无味。因此,要增强字词教学的趣味性,充分凸显字词教学的“语文味”,让字词在语言环境中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亲密接触,在阅读教学中“生根开花”,字词教学将会赢得一片新天地。
(三)高度重视字词训练的反馈和纠错,让错误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纠正。字词教学除了多读、多写、多运用,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情况及时评价、反馈和纠正。学生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是常事,在学习上更是如此,写字时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横,尤其是同音字错得就更加普遍。对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首先,在批改他们的作业时能细心查看;其次,明确标出错误的提醒学生及时订正;最后,学生订正了,还需教师及时跟踪评价和反馈,这很关键,往往能避免和杜绝学生的重复错误,建立正确的元认知经验。
一言以蔽之,低年级字词教学就是小学语文基础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字词功底确实会伴随和影响人的一生。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努力做好最基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