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珍
摘 要:紫砂壶,从土里诞生,在火中萍炼而成,她趟过了历史的长河,以文化为骨,以艺术为韵,发展至今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艺苑奇葩,一枝独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为其陶醉,也成就了众多的紫砂艺术名师。我作为一名紫砂从业者,也在不断鞭拔自己努力做出使人认可让人喜爱的紫砂做品。
关键词:紫砂;“梨”壶;传统;实用
1 引言
紫砂壶,从土里诞生,在火中萍炼而成,她趟过了历史的长河,以文化为骨,以艺术为韵,发展至今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艺苑奇葩,一枝独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为其陶醉,也成就了众多的紫砂艺术名师。笔者作为一名紫砂从业者,也在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做出使人认可让人喜爱的紫砂做品。
2 “梨”壶的制作过程
笔者所制作的梨壶,以传统器形为蓝本,融入自己的审美理念和设计元素加以改进,使其线条更加流畅,实用性更强。
该件作品笔者选取了原矿清水砂料,烧成以后为浅紫红色泽,使成品有简约清新的的气息。
主题笔者围绕“梨”的造型为中心来放大设计思路,所以壶钮也以这个元素加以改进,与壶身相映成趣,又增加了手感,达到了赏用俱佳的效果。壶盖略微拱起,是为了其造型圆润饱满,更有美感,然后顺势而下,使整体线条简洁流畅贯通,一气呵成。而上小、下大的整体形状使壶身重心下移,极具稳定之感,然后再以紫砂壶造型设计中最为基础的几何造型结构和几何体结合的设计思路,用常用的小三弯嘴和壶把的倒把结合增加线条的柔美曲线,避免了单调但也不显繁杂。
壶嘴和壶把一上一下的造型,看似不对称但因为开合的幅度不同,比例的协调处理得当,从而使整件作品在视觉上和成型后又具有平衡感,达到了笔者想要的不呆板、不枯燥、造型灵活、丰富多变的设计理念。
成型以后。为了增加作品的内涵和赏玩的趣味性,笔者再加以陶刻字画装饰,一个小孩在低头聆听长者给他谆谆耳语,或许是做人的道理,或许是勤学的教诲,或许是迷津的指点等等。
整件作品借鉴了传统的元素,但没有画地为牢,在造型,线条的处理上做出了合理的修改,做工细腻到位,陶刻装饰寓意深刻,给人以赏用相宜之感。
3 总结
当然,作为一名紫砂从业者,艺术之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缺点是难免的,不足是常在的。所以在艺术之路上笔者会不断进取,拓展思路,把传统与时代结合,努力做到化古出新,设计创作出更具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紫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