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书籍这一人类文明得以以文字形式保存的载体的重视,更是为了鼓励年轻人积极读书,发现读书的乐趣。四月的春天注定是一个被书香浸润的季节。2014年4月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会主办、凤凰大学问协办、福务网独家赞助的第七届北京市大学生读书文化节开幕式暨“金声玉振”文化论坛温儒敏教授专场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教授、文学院分团委书记马琼、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徐河,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中文专业的学生会代表出席了此次开幕式。本届读书文化节有幸邀请了著名文学史家、语文教育家、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原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就读书、写作与素质提升的关系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以读书的涵养抵抗低俗的风气
温儒敏教授指出,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动力、有目标,对读书与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普遍认为读书主要是为了考试或者找工作,这些都没有错。其实,读书还可以养性,写作也可以练脑。养性是一种涵养、一种素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拓展人们的视野,提升人类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找工作之后,很多人就整天忙于工作,很少闲下来读书,虽然工作不一定要求有广阔高深的学问,但是气质、风范还应该是儒雅的,这不是为了给别人看,不是为了展示一种成效,而是为了修身养性,只有习惯读书才能形成这种儒雅的气质。在当今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社会氛围中,我们提倡通过读书养成一种博雅的气质,这是很有意义的。
而写作与读书是紧密联系的。学习写作不完全是为了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为了以后找工作的需要,它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练脑。写作可以让我们的大脑思考问题时更加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而且养性练脑是对自己的一种准备与提升。如何具备读与写的能力,做到读书养性、写作练脑,温教授指出,学生,尤其是本科生要有思想,不能随波逐流,要洒脱和超越一些。现在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校园已经卷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使得有理想、有志向,愿意为国家、民族做点贡献,或者说愿意毕业之后在自己的事业上做点事的年轻人,起码来说太少了,显得过于实际,与他们的年龄不太相符。而且,现在的大学校园充斥着四大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庸俗的现实主义。他对一些大学三年级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一些低俗的、粗鄙的思潮已侵蚀了这些学生,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所以温教授认为要对年轻人的世界观,特别是人生观进行教育,这很重要,也可能是更为基本的,对人的成长起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他认为大学教育要注重本源性教育与终极关怀,这些本源性的探讨会导向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从根本上揭示人这一生的追求和行为思想的落实。读书养性,超越低俗风气,使个体变得有理想、有追求、有涵养。
二、现有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读书的需要
温教授认为,全国绝大多数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甚至是很不合理,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中文系不一定能培养作家,但要培养写家,即“笔杆子”,但现在中文系的课程中有太多的文学史、概论之类的内容,讲的比较多,学生也学了很多知识,但写作能力并不过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所以,他认为要降低文学史、概论等课程所占的比重,突出作家作品与原典阅读,让学生自己读,在阅读中体验文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感与文气,提高审美能力,提升创造性。
此外,温教授指出,强调原典阅读,强调读书,并不意味着放弃理论。要写出有分量、创造性的文章,离不开理论训练,但这方面的训练最好安排在高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本科生还是应该沉下心来完整地多读几本书,并且将写作和读书相结合。他主张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写作训练,布置一定的写作作业。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常常用三五百字写下自己的感想与思考,他认为这是一个思想整理的过程,里面有分析和归纳,有助于养成学生思考的习惯,他们的思辨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三、网络时代的读书与写作
互联网的出现给人类带来太多的便利,文化交流变得非常便捷,但温教授认为有些负面影响也在到来,比如现在一些人得了“百度依赖症”,什么都靠“百度”,不读书,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当然也就没有感觉和创意。现在很多学生写论文不像以前有一个资料搜集和思考的过程,而是百度一下,拼贴一下,就成文了。他们的脑子并没有在收集材料和形成思路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百度获得信息确实很方便,可以作为参考,但要注意网上的东西往往不可靠。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是碎片化、拼接式的,缺少思辨,这可能和过分依赖网络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不能忽视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也不能代替我们自己读书(当然有一部分书网上也可以读到)。温儒敏教授用他在微博上写过的一句话来告诫年轻的朋友:“一个年轻人如果每天用六分之一的时间看手机、上网,六分之一的时间去打球、玩游戏,六分之一的时间看《非诚勿扰》,还有六分之一的时间……注定,以后会处在金字塔的塔底,社会就是这样分流的。”意思是提醒大学生要适当控制上网时间,合理分配时间。
同时,温教授指出,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如互联网的信息存储功能、链接方式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便利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阅读与思考的方式,但会造成人们思维的跳跃、碎片化、无深度与专注力的丧失,这是新问题。对这些问题,人们很难改变,但是应该有意识地去警惕。实际上,记忆是一种输入过程,如果人们的记忆完全依赖互联网,而不去读书的话,那么本来的生物记忆过程就变成物理记忆,这对人的性格形成、感情养成是有影响的。温教授强调读书可以培养“定力”,不随波逐流,不对信息爆炸的漩流所裹挟;不要老是抱怨,要沉下心来,按照自己的计划与爱好读书、写作与思考,建立良性的生活方式。
四、提高公民素质有赖于读书风尚
温教授主持过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他说课标中有他最喜欢的一句话,那就是“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温儒敏教授说,现在国人读书的情况很糟糕。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国人在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读书还比较多,但到了初二年级阅读量就一路下滑,即使读一些书,也尽是时尚、娱乐、实用的书籍,谈不上养性。
温教授指出,大学是一个精神高地,要培养读书种子,引领读书风气。读书对大学生来说是本义,每位大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要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充实和提升自己。
五、围绕“三个圆圈”读书
大学生应该读些什么书?温教授指出,学生不仅要读专业书籍,更应该多读些经典作品。经典是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年轻时多读些经典,可以说是“打底子”与“磨性子”。读书养性,发现和思考本源性的问题,这是一种涵养形成的过程。经典有隔膜,可能并不好读,但要慢慢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步消化与理解,化作自己的血肉。大学期间要读一些最基本的书,特别是一些经典。温教授建议每位大学生自己都要有一份书单,这个书单怎么开,因人而异,但有共通之处,即所谓通识部分。温教授主张书单应划分成“三个圆圈”,包括三部分内容,外围是通识的部分,是最基本的,是一些人文经典,凡是上过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当读;往里的第二个圈,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再往里的第三个圈,主要就是自己的专业,或者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与发现的那些书。温教授认为,外围那个圆圈部分的书最重要,“三个圆圈”要配合好。
现在各个大学都在讲通识教育,到底“通识”指的是什么?温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应当包含这么几层涵义:它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相对专业教育而言,它属于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互相补充;它是全人教育或博雅教育,通过接触人类文化的精粹,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有教养、有能力、有责任的公民,最好是那种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因此,他认为通识教育不要“搞拼盘”,在短短三四年的大学时光里,浮光掠影地学习很多概论与学科史,不如真正地读一二十种图书。最后,温教授还给大学生开了一份通识教育书单,包括20种中外经典书籍。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本源;《理想国》(柏拉图)对整个西方哲学与文化也有着本源性的影响,当前很多西方哲学讨论的问题,如人生问题、世界观问题、对世界的认识问题,其实都是“柏拉图问题”;《沉思录》(马克·奥勒留·安东尼)是一本有关反思与激励的书,告诉我们要尊崇自然,按照人的本性去生活,人的生命应该与宇宙协调,讲究真善美,强调灵魂的清醒,强调处理好自身与万物、神与普遍迷信等的关系;《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代表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契约论》(卢梭)涉及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东西,如自由、人性,讲述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追求自由,但不要忘记社会契约的存在。
《国富论》(亚当·斯密)是一本古典经济学著作,研究国民财富形成及其原因,呈现出最本源的经济知识,如市场、货币;《实践理性批判》(康德)的哲学思辨性思维丰富,涉及生命、情感、道德等,能够启发人们对人、对未知世界保有一种神秘感;《歌德的格言和感想录》,这本书涉及很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比较好读;《论自由》(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是一本古典自由主义著作,涉及自由与社会等基本含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马克思肯定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思辨能力与批评精神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阿诺德·汤因比是西方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家,《人类与大地的母亲》一书则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考察,了解人类漫长的历史,拓展自己的视野;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被视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学、法学、哲学的巅峰著作,得到西方世界的广泛重视;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有助于人们理解当代文化转型及媒体社会现象。
在中国文化作品中,温教授推荐学生要读《论语》、《孟子》、《世说新语》、《古文观止》及《红楼梦》等经典古文,建议学生要读读《鲁迅全集》与《毛泽东选集》(1—4卷),哪怕只读其中部分,也能感受鲁迅对中国文化那种深入骨髓的体验,以及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
在本次讲座中,温教授还给出一个读书的方法,即“三遍阅读法”。第一遍粗读,结合有关的概要读物,对经典文本形成大致的印象,这一遍读得要快,可以是浏览。第二遍是比较细致的通读,基本掌握经典的精神脉络,能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说全书的精髓。第三遍是带着问题、有重点的读,如果是文学作品,更是要浸润式阅读,有品位与涵泳。最后,温教授再次告诫我们,在新的世界性的焦虑现象面前,最好能多一些读书“定力”,让自己静下心来,读书养性、写作养志。
(责任编辑:马赞 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