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度之间

2014-06-27 17:24钟晓毅
广州文艺 2014年4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岭南文学

钟晓毅 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关于岭南的文化与文学,近二十年来,梁凤莲一直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阐释着并想象着与理解着,面对变动不羁的生活世界和纷乱的文化现实,她常常很努力地企求以自己轻捷、灵动和敏锐的批评实践,捕捉着这个时代的心灵状态和文化与文学发展、变化的真实动向,在一种颇有“岭南风”的语言方式和批评语境的影响、牵动中,摆脱种种局限和束缚,希望日趋建构起自己的批评形态和基本格局。因此,她几乎不用简单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地域文化乃至对世界的感受,她喜欢委婉和迂回地去表述,去解释,一遍又一遍,给我们的结论不可能只有一个,你只要看到事实的一个侧面,它就有可能存在另一个侧面。当你发现了一个隐蔽的侧面,你可能会获得另一些明显的触发。梁凤莲之所以选择如此复杂、甚至繁琐的方式,或许是她认为很多感受和思考,不可能被几个枯燥的概念说出,它不可能被概括,也不可能被简化;有时候感觉到她就是岭南文化与文学这片深邃与辽阔的森林里的一位勤奋的打柴人,一点一点地将收集的柴禾堆放在一起,并在带着斑点的一片阳光里捆紧了收藏好,在冬日的寒冷和迷离的时分点燃起热烈的火焰,度自己也度其他有心人。

新作《容度之间——岭南的文化与文学》就如同新添的一束火焰,其中若隐若现地闪耀着某种明朗的光芒。它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渊源与呈现,从历史审视、本土追问、发展走向去揭示岭南文化与文学本质论;第二部分是困惑与抉择,回溯岭南文化与文学传统论,提到了文化宿命与文学创作的抗争、文化追寻中的文学历程以及碰撞中的新生;第三部分主要正视传承与新变:岭南文化与文学现实论。从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学的相互构建和显现、岭南文学追求中的文化内涵、当代岭南文学的艺术语境、岭南文学的表述特征等诸种要素去打开新视阀,从而彰显出了岭南大地的文学走势和气度。作为广东文化与文学理论批评家的一员,梁凤莲在近年来任何时候都没有缺席,并渐趋焕发出其内在的活力与激情,变得较为现实而丰富,她的批评与评论文字,不仅见证了岭南文化与文学新时期以来的文脉流转,创作与批评的话语空间的转换,更参与到当代文学的潮流保持着内在的精神性联系,从一开始的承载着文学观念的历史性变革,到经历了世纪之交努力摆脱困境,实现文化与文学批评回到学理、回到问题、回到文化与文学本体的审美性批评的历史性蜕变,都能看到她的跟进与参与,其行程中的变迁和行旅,在《容度之间》亦有较为清晰的思考和描述。

从岭南文化到文学,又从文学回溯到文化,说明了曲曲折折走到今天的梁凤莲并不仅仅只是在关注那些流畅的、有着充分理由的事物了,在文化与文学的相互相承与相互缠绕中,她希望自己能够通过一个个谜题的发现,找到思考世界的途径,因为在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一个深藏着一些不易解的却饶有趣味的文化问题,要从中获得解题过程中的乐趣,就要一层层揭开其间的重重包装,一点点向中心靠拢,那么,总会有一天,它们会从深邃的内部透出光亮,在照彻我们心灵的一瞬,也为地域的文化批评创造了新的言说空间。也许从更严谨的学术规范来说,《容度之间》中的理论概括与逻辑关系的展开还存在着模糊不清的地方,未知和困惑处处可见。但我们想深一层,对于现今的世界来说,模糊不清不仅是它的表象同时也可能还是它的本质,因为从根本上说,世界就是由一个个复杂的岔路组成的,我们需要在步步的选择中继续不断地前行,情形一如卡夫卡在他的《一场斗争的描写》中所描述的那样:我无忧无虑地继续往前走去,但我害怕走艰难的山路,我让人把这条路修得平坦,最后伸向远方的山谷,石头按照我的意愿消失了,风也变得无影无踪了,离公路对面相当远的地方大约与我隔着一条河,我在那里立起一座高山,它那长满灌木的高原直上云霄。最高的树枝上细小的枝条及其摆动我都看得清楚。这样的景象尽管那么平凡,却令我非常愉快,以致我就像站在远处蓬乱的灌木丛中枝条上的一只小鸟,忘记了让月亮升起,月亮已在山后,也许正在为推迟升空而生气。《容度之间》的论述中就充满了如此这般的迷离恍惚的激情和诗意,心仪者定觉得会心莞尔,另一批读者则会感到杂音频仍,那就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梁凤莲对岭南地区的诗学源流的综述与寻根溯源,相信会让所有读者都心有戚戚然,把二十世纪之初的岭南诗群放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来观察,定位是很准确的,尽管在思想上与精神上,我们的诗歌与“五四”以来的文化同步,否则,康梁诗风不会迄今留香,但放在白话诗的体系中,一样算不上已找到很妥帖的表现形式,而当下的岭南诗歌写作,也渐渐丧失了读者留有想象空间的能力和勇气,传统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历史、人与自然关系丧失后,诗歌写作无法回避说明为文路径,无法避免大量的材料的回填。《容度之间》在其间用了颇多的篇幅去探索这个问题,皆因梁凤莲很清楚,文化与文学都是时代的证明,都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今天的文化和文学面临的困境很多,其中挺重要的一条,还有艰难的传统优秀经验的寻找,皆因越来越加速的现代化进程里,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形态正在不断消失,地域之内或之外,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乡愁是全景的,文化精神资源的消失与诗意的确立与自信,开始发生矛盾。地域经验的写作,如何在文化碎片化的时代里,获得持久的动力?梁凤莲在《容度之间》,尽力给出方法,希望不断打开新视阀,在一种较为宏阔的知识视野中和审视文化现象以及作家作品的发生,试图找到更有效的抵达文化与文学现场的语言方式,既有从文化、文学史的角度对文学现象进行把握,或者从发生学、社会学角度进入具体的作品,抉幽发微,呈现出一种多元复调的走势,再也不仅仅是个人私语般的独白了,在探索岭南文化与文学的传统品格和当代承继以及在新的历史阶段复杂的变化和运行轨迹的同时,深入地强调如何在学理层面上阐释文化批评和研究中的“世界眼光与岭南风格”,从而保持了对社会生活和文学现场有着一定影响力的发言能力,越发地显示出了一种更为开阔、沉实的气度和格局。

在对岭南文化与文学的极大热情从而投入到新的批评方法的探索中,《容度之间》亦有着明确的角色定位和价值定位,逐渐打破了过去的文化与文学批评模式和观念的限制,竭力去发现文化批评与文学创作复杂的关系,并作出了清醒而清晰的审视,这可视为梁凤莲文化研究与文学批评的方向性策略,她深知在当下,理解力比想象力更为重要,这源于将文化源流与文学创作以及批评人为地域化的观点在今天早已不值一驳了,岭南的学者应该有一种气魄、胸怀和勇气,勇于跨越地域的限制,彻底打开自己的理论视界,从地域和“地域性”走向“国家”乃至走向“世界”,如王国维所说的,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或者说是“内外兼修”,即对于“外”的注目,一方面能形成我们“岭南风”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能构成我们考量“内”的标准和参照系,只有凭借这样的一种胸怀和气量,岭南的文化和文学,才会保持着较高的思维水准和精神品质。《容度之间》,“内外兼修”的“内”,梁凤莲是做到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外”,还有待更大的拓展。

时值万物生长的春季,伫立小院之中,抬头看月华明净,想起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久远的诗歌,那么简单的物象组成文字,最让我们为之心动。月光下,对故乡的思念意绪,流传千古,到了今天实际上已经成为思念精神故乡的隐喻。在流传的进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诸多隐喻是我们不断赋予它的。文化创新,当然需要解构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但是解构不是简单的破坏,而是拨开文化隐喻的迷雾,一点点接近实物的本原。在中国广州,在岭南四季温暖的土地上,梁凤莲一直坚持不懈地做着诸如此类的拨迷破雾工作并卓有成效,在她的《容度之间》出版之际,她一再嘱我写些文字,盛情难却,便在春夜嘀嗒不止的风声雨声中,有感而发以上零碎的文字,希冀着勤奋的作者,永远保持着对故乡岭南言说的热情,让自己的生命与灵魂仍然穿行在岭南文化与文学的现场,并尽力扩展开去,从不放弃对新的理论话语的寻求,那就能有效地保持着发言的可持续性,并能在这种可发展中真正地建构出我们有影响力的“文化岭南”与“文学岭南” 。

责任编辑 杨 希endprint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岭南文学
忆岭南
岭南文化名家
我们需要文学
雨岭南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基于岭南文化的生态意识培养策略
易说岭南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