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对策研究

2014-06-27 01:18钱诚
人事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工资

钱诚

近年来,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文件①中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简称“两同步”),该原则的提出是对上世纪以来我国工资分配领域中“两低于”原则的重大方向性调整,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调整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指导原则。

其中,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②,事关制造业30多万家企业和8000多万工薪劳动者。③在当前收入分配改革的大环境下,制造业广大工薪劳动者迫切要求“涨工资”,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土地、能源、环保、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的局面,一些中小、小微企业应对各种要素成本上涨的能力本来就较弱,如果硬性遵照“同步提高”的要求,那么生产经营就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比较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制造业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实现制造业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应该以产业升级为主线,统筹考虑劳动力成本和劳动效率,实现“需求推动型人力资本提升”和“向新的人口红利转变”。④

一、我国制造业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增长比较(1995—2012)

我们使用国家统计局1995年至2012年的数据对比发现:1995年以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总体快于劳动报酬增速,近年来这一趋势有所变化,2005年之后的劳动报酬增速开始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速。近二十年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了较快速的增长,2012年的水平是1995年的11倍,相比而言,制造业工资增长较慢,二十年间仅增加了7倍。

从水平情况看,可以认为制造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是同步增长的,至少可以认为二者实现了同方向的增长,因为自1995年以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没有出现水平下降的情况。以1978年为基数调整后的制造业实际工资和实际劳动生产率之间的水平关系更为稳定,尤其是2000年以来,制造业实际工资基本为实际劳动生产率的12%左右,也可以认为调整后的劳动要素分配率实际也降低了。

增速方面,1995年以来制造业名义工资年均增长13.06%,制造业名义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5.30%,名义劳动生产率增速快于名义工资增速。1995年至2012年,以1978年为基数调整后的制造业实际工资年均增速为10.61%,制造业实际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为13.64%,实际劳动生产率增速快于实际工资增速。

根据1995年以来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体快于劳动报酬增长,这一结果带来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制造业劳动报酬比重呈现下降⑤;二是工薪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影响消费需求;三是低劳动力成本降低了企业技术升级积极性;四是单位劳动力成本仍具有国际竞争力;五是企业面临“涨工资”与控制劳动力成本的矛盾。

从理论上看,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劳动贡献增加,相应的,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报酬就要增加。反过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报酬增加,一般而言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相应的,劳动生产率也会提高。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很多,它既是劳动者绩效的体现,同时也包含很多非劳动因素。不能简单地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完全是因为劳动者更努力或者能力更强,技术设备、工艺流程、管理水平等都可能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过来讲,如果其他生产经营条件得不到改善,即便是劳动者更努力和劳动报酬增加,劳动生产率也未必提高。因此,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之间并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如果二者之间存在关联性,那么,必然存在一种影响二者同步变化的机制,这种机制的存在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影响劳动报酬变化的因素也影响着劳动生产率变化,或者说,二者之间存在相同的决定因素;二是决定二者变化的共性因素,其变化也是同方向的。如果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那么,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就会出现同步变化。

二、我国制造业“同步提高”实现条件

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是一个政策目标,也是一个分配结果,达到这一目标或实现这一结果需要关注其过程和条件。从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内,实现“同步提高”需要以下宏观经济社会条件支撑:

一是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取决于生产的增长和分配比例的增加,宏观来看,劳动报酬增加关键在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只有生产出来的财富才能用于实际收入分配,生产率水平的高低从本质上决定了工资和利润等分配率水平的高低。因此,无论是一个行业,还是一个地区,其经济产值的增长对于其工资收入水平有着决定性意义。

二是扩大要素投入规模。尽管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但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没有丧失,未来一段时期内还应继续依靠劳动力投入。在推动经济较快增长的过程中,不仅要继续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还要继续扩大各类投资,如发挥政府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增加固定资产、资本、知识产权等各方面的投入。

三是合理调整分配政策。实现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增长、要素投入和产业结构等固然重要,但发展成果能否落实到广大工薪劳动者身上,还要取决于国家收入分配政策。

四是利用大国后发优势。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制造业的后发优势体现为: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市场逐步健全。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可供借鉴的技术日益增多。我国经济的大国规模效应、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将继续存在。

五是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目前,我国可创造和利用的外部经济机遇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倒逼效应为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机遇;二是重构效应为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创造了有利时机;三是赶超效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破茧而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良机。⑥

三、我国制造业实现“同步提高”的路径选择

在制造业实现同步提高的路径选择中,有三种选择:第一条路径是以劳动报酬增长为主线,在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背景下,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工资收入,尤其对一些长期压低劳动力成本的传统制造业,甚至要采取一些补偿机制弥补历史欠账,实现劳动报酬较快增长,也就是要求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不仅同方向增长,而且劳动报酬增长的速度要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第二条路径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线,在当前我国劳动力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以稳定就业规模和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为目标,控制劳动力成本上涨,在追求高生产率的同时适度增长工资,也就是要求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方向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仍可以快于劳动报酬的增长速度。

第三条路径是以“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共同提高”为逻辑主线,追求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提高,这一路径既不侧重劳动报酬的增长,也不侧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侧重制造业产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一种“需求拉动型同步提高”,沿着这一路径,产业升级是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符合行业总体利益,而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

制造业实现同步提高的路径应以“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共同提高”为主线,同时考虑兼顾企业、劳动者和社会等多方主体,尤其要避免劳资双方出现零和博弈,在同步提高过程中维护各方利益。在产业升级主线下,配合产业转移这一辅线,可以以沿海地区的高端制造业为龙头,带动内陆地区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实现各地区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围绕上述路径,实现同步提高的具体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结合我国要素资源比较优势,追求适合我国制造业特点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模式。地处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是该步骤的主要力量,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产业升级,该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大规模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劳动力需求开始下降,企业对劳动力知识和技能要求开始提高,产业升级后的企业愿意支付给高素质工人更高的工资,并提供更高层次的培训,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一过程也是筛选劳动力的阶段,高素质劳动者留下来创造更多产值,低端劳动力有的被挤出转移到次发达地区或本地其他劳动密集型行业,有的通过追加人力资本投资进入高端劳动力市场。

第二步,在成本推动和技术带动情况下,产业以梯度和雁阵模式向次发达地区转移。地处中西部和内陆地区的制造业是该阶段的主要力量,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同时,中低端制造业和配套产业开始转移,寻找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本成本更低的地区,这些企业转向内陆后吸引了中低端劳动力内迁。以重庆、西安和成都周边产业园为例,曾经外出打工的本省农民工有回流的趋势。转向内陆的制造业企业一方面提升了当地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推动了当地生活成本,相对原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欠发达地区凭借产业转移的契机,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带动了内陆地区发展。

第三步,以技术进步为需求导向,推动各梯度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本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个重要前提是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在我国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和融资相对容易,但提升劳动者素质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一代人的时间,在这个阶段,尤其要注意人力资本投资驱动机制的问题。在过去,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主要由政府提供,政府为了推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办了很多职业学校甚至免费提供入学机会,但职业院校入学人数仍连年下降。⑦究其原因在于劳动力供给一方投资需求不足,其原因在于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没有得到体现,因此“供给驱动型人力资本投资”往往造成资源配置不充分。提高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本水平,需要转换视角,采用需求“驱动型人力资本投资”,通过给技术岗位更高的工资来提高高技能工人的人力资本回报率,作为理性的个体为追求更高的工资,会自发追加人力资本投资,使自己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第四步,产业升级推动的人力资本提升只是工资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要条件,真正实现同步提高还需要形成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协商机制。在这一阶段,制造业企业可以借鉴福特汽车公司上世纪初推行效率工资的做法,通过签订绩效任务书和工资协议等方式,兑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工资增长的契约。

上述思路主要考虑了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两条线,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由于制造业上下游价值链较长,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各配套行业也会得到发展,其中劳动生产率也会呈现梯度提高的特点,而工资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经过上述路径,我国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重复了美国上世纪制造业发展的道路,具体而言,实现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提高,完全可以借鉴“福特模式”,通过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良性循环,达到劳资双方共赢的效果。

四、我国制造业“同步提高”的政策保障

为实现制造业“同步提高”,政府应该如何定位和发挥作用?建议通过各项调控政策,在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环境,减少壁垒促进市场充分竞争,具体而言,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推行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投资政策。在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背景下,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实现制造业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引导政府和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通过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缓解当前中小微制造业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局部过热的倾向,如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和股市,而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集中体现为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应对要素成本上涨的能力也较弱,其中,难以承受工资上涨其原因也在于资金不足。企业缺乏资金,也将导致科研投入不足,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制造业生产率提高。

二是推行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如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集中力量发展高端制造业,占领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制高点”。开放市场壁垒,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关键领域,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规划构建全国制造业经济地理分布格局,强化产业集聚对于资本、技术和人才集聚的带动作用。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借鉴日本和韩国产业发展的经验,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⑧

三是推行有利于制造业工资增长的税收政策。近年来,社会各界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减税的呼声很高,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针对中小微企业减税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建议将“减税”与“增资”结合起来,将政策着力点集中到围绕制造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探索建立制造业企业税费减免与工资正常增长之间的联动机制。

从调控角度,政府可以运用多种政策手段,之所以重点考虑减税方案,是考虑到当前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总体分配格局,考虑到当前企业面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考虑到当前企业一线职工增资空间有限等情况,有必要通过政府减税,还富于民,在减少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鼓励企业让渡利润给职工增资。

四是推行有利于制造业工资增长的工资政策。通过最低工资立法调控企业分配行为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进入“十二五”时期,各省份地区连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于保障工资增长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最低工资标准的作用,建议政府部门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相关联的最低工资联动机制;二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适应性,明确针对特殊条件下的最低工资标准适用范围;三是加强政府对企业实行最低工资标准执行的监督力度等。

注释:

①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两同步”原则,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均提出了实现“两同步”的要求。

②本文的“劳动报酬”是指工资,即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每人所得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劳动报酬。本文所指的“劳动生产率”是指人均投入产出,其中,投入是指“制造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产出是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

③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截至2011年,我国制造业企业数达到301489户,年均从业人数达到8054万人。

④参见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256页。

⑤参见丁梓楠,“第二产业内部劳动报酬差异研究”,企业经济,2011年第9期,第130—132页。

⑥参见苏波,“中国制造业的战略选择”,载于《瞭望》2012年第5期,网址参见: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4591203.html。

⑦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很多农村适龄青年更愿意上大学或者外出打工,而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上没有显示出对高技能工人有吸引力的价格(工资)信号。

⑧以日本的产业集聚为例,典型的产业聚集有东京大田区的机械、金属工业聚集,丰田、广岛的汽车工业聚集,室籣、釜石、福山等地的钢铁工业聚集,大牟田的煤炭、化学工业聚集。200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全国指定了19个新型产业聚集区域开发试点,计划由地方经济产业局和民间组织共同推进新型产业聚集,已经在5800多家企业和220多所大学之间建立了联系。

(作者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工资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