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 呵护生命成长
——幼儿安全知识和自护能力情况的调查及安全教育方案的调整建议

2014-06-27 05:52:39李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比例幼儿园家长

李蓉

(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幼儿园,江苏 句容 212400)

【学前教育】

筑牢安全防线 呵护生命成长
——幼儿安全知识和自护能力情况的调查及安全教育方案的调整建议

李蓉

(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幼儿园,江苏 句容 212400)

幼儿在生活中面临很多有关自身安全的问题,如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成为幼儿安全教育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让幼儿有初步的安全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教师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调查通过问卷及访谈方式,在交通、着装、饮食等方面做了调查,并对幼儿园安全教育方案提出整改建议。

安全知识;自护能力;安全教育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目前幼儿园适龄入园儿童是“六加一”模式家庭中的核心人物,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超越了一切。但是很多家长在幼儿的安全管理上,往往只是在孩子可能遇见危险前限制孩子的行动,这样的限制代替教育的方式只能阻碍幼儿对世界的探究欲望,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最好的保护是要教给他们足够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让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保障幼儿生命安全和行动安全是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当下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需求,家长及幼儿园对幼儿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应与时俱进,力求符合幼儿生命成长特征和教育规律,努力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使之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笔者对当前幼儿安全知识和自护能力的现状进行了一次了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家庭中的安全教育现状、了解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的要求,合理调整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内容和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家长资源进行家园共育,确保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即抽样调查句容市实验幼儿园的小、中、大班部分家长。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采用经反复讨论后的自制的“句容市实验幼儿园幼儿安全知识和自护能力调查表”,共下发240份,回收240份。

2.家长访谈。家长会及随机访谈。

(三)调查时间

2013年5月28日。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调查一:幼儿着装安全情况。着装安全情况:

1.您的孩子平时穿着方便活动吗?“常年是”: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49%、53%、56%。

2.您的孩子喜欢穿什么样子的服饰?“便于运动的”: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52%、50%、53%。

3.您为孩子选择衣物时主要的考虑因素是什么?“舒适为主”: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82%、84%、86%。

结果分析:从家长为幼儿选择的服装来看,大部分家长都以幼儿的舒适和方便活动为第一选择。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有无穷的探索欲望,感官直觉思维是小中班幼儿的主要方式,而大班幼儿对事物的探索欲望更加强烈,所以衣着的舒适和方便也是适合幼儿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家长的做法适合幼儿生长发展的规律。

调查二:幼儿交通安全知识认知水平。交通安全知识:

1.您的孩子了解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吗?“了解”: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60%、59%、48%。

2.您的孩子认识红绿灯并有遵守交通规则行走的意识吗?“有”: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89%、90%、79%。

3.您的孩子闯过红灯吗?“没有”: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75.8%、81%、83%。

4.您的孩子会安全上下车吗?“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78%、79%、65%。

结果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汽车,而句容市区的交通管线已明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园地处市中心,因三所学校在同一条干道,所以车流人流更显拥挤。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非常必要。从上表中看出,家长对幼儿的交通教育很重视,能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交给交通安全知识,但是还有15%~20%的幼儿会闯红灯,说明部分幼儿的交通意识和交通常规缺乏,存在隐性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教育。

调查三:幼儿饮食安全知识认知情况。饮食安全知识:

1.您的孩子有否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53%、43%、34%。

2.您的孩子会吃陌生人的东西吗?“不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80%、78%、65%。

3.您的孩子吃饭时喜欢说笑打闹吗?“偶尔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56%、61%、66%。

4.您的孩子喜欢吃路边的食品吗?”偶尔吃”: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59%、51%、43%。

结果分析:从上表中看出,幼儿的饮食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加强,良好饮食习惯尚未形成。从健康的角度看,吃饭时不说话是为了防呛噎,是保护身体健康的一种方式。而在吃饭时只有15%左右的孩子不说笑打闹。偶尔会吃陌生人东西的比例中,大班均达到了20%左右,小班幼儿高达32%,这说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在吃路边食品的问题上只有20%~30%的孩子能拒绝路边摊点的诱惑,大部分幼儿都难以控制。从调查中看出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对幼儿的态度也是比较放纵的,没有从卫生和安全的角度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调查四:幼儿用水、电、煤气安全认知情况。用电、水、煤气安全知识:

1.您的孩子知道水、电、煤气的危险性吗?“知道”: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68%、66%、60%。

2.您的孩子有没有用手或其他物品接触过电源插座等?“从没有”: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62%、63%、58%。

结果分析:从表中数据可知,幼儿对水电煤气危险性的了解,不知道的占极少数,说明幼儿对水电煤气的危害性已有初步了解。但是幼儿曾经有过一次用手触摸电器的比例占到了30%~40%,比例偏高。现代家庭中的电器拥有率和使用率很高,引发触电危险的几率也相应提高,由触电引发的火灾也层出不穷。所以安全用电教育内容不可忽视。

调查五:幼儿用药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用药安全知识:

1.您的孩子误食过家里的药品吗?“从没有”: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97%、91%、95%。

2.您的孩子会在您的正确的指导下服用药品吗?“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97%、96%、85%。

3.您的孩子服药时会哭闹吗?“不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84%、73%、63%。

结果分析:从幼儿误食药品情况一样看出,家长的防范意识较好,基本没有让幼儿接触到药品。正确服药的情况也较好,中大班只有3%~4%的幼儿不会和不太会,小班稍多,家长的正确指导做得好。但是幼儿在服药时的哭闹现象稍多,将近达到20%左右。说明幼儿在生病时情绪不稳,需要家长格外地细心照顾。同时在日常教育中也要让幼儿认识到生病服药是有利于身体康复的事情,不要有抵触情绪。家长和教师应了解孩子的心理,用安抚的态度对待幼儿,教育幼儿安静服药,促进恢复。

调查六:幼儿自护、自救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自护、自救安全知识:

1.您的孩子在受伤或身体不适时会及时告诉家长吗?“会”: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90%、89%、93%。

2.您的孩子喜欢把异物塞进口、鼻、耳腔内?“不喜欢”: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73%、69%、68%。

3.您的孩子知道“110、120、119”等特殊电话号码吗?“知道”: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58%、46%、38%。

4.您的孩子能说出自己父母的姓名、联系电话及家庭住址吗?“能”:大中小年级比例分别是83%、61%、56%。

结果分析:从上表中看出,幼儿在遇到身体伤害时能主动告知父母,主动地和父母沟通。小、中、大班有60%~70%的孩子知道异物不能塞进口、鼻、耳中,喜欢塞和偶尔塞的幼儿也呈下降趋势。大部分的幼儿知道特殊的求救电话号码,所有的孩子知道或者部分了解自己的家庭状况,知晓率呈上升比例。从调查情况看出,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自护能力的培养是不断加强的。

四、调查形成的结论

1.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从交通安全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孩子中依然存在缺乏交通意识或交通意识淡薄的现象,甚至有闯红灯的现象出现。这说明教师和家长对幼儿交通知识的教育还不够深入具体,不够细化,导致幼儿没有正确的交通行为,容易引发事故。汽车的日益增加同时带来的是安全乘车问题,我们通过对家长的访谈,发现家长在教育幼儿乘车安全上面不够到位,也不够全面。仅仅是在车内做到了看护好幼儿,不让其将头、手伸出窗外,而系保险带、不乱摸车内的设施、上下车开门要观察、下车最好从右门走等常识都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所以超过20%的孩子不太会上下车。这既给自己带来了不安全,也给他人造成了安全隐患。

2.饮食安全教育应作为重点内容。从幼儿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安全情况看,家长和教师们的教育仍需要加强。中大班皆有20%左右的孩子会吃陌生人的东西。还不能分辨好人和坏人的幼儿的这种行为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在正确用餐的问题上幼儿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从小、中、大班调查的情况看,喜欢吃饭时说笑打闹的孩子在递增,不打闹的孩子却在递减。说明随着幼儿在用餐时速度的增加和技巧的熟练,教师和家长放松了对良好习惯的养成,没有坚持好习惯的培养,忽视了幼儿在用餐时说话会产生潜在的危险这个问题。在幼儿吃路边摊贩食品的问题上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食品卫生问题是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路边的摊贩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是最没有保障的。教师的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所以控制幼儿不吃摊贩食品要靠家长的大力配合和教育。

3.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巧要着力培养。从幼儿有关用水用电及煤气安全的调查看出,孩子们对生活中积累的常识在逐步提高,说明家长也比较注重此类安全知识的教育。孩子对父母情况的了解比较好,不了解的比例是0,这在孩子走失时能起到提供关键线索的作用。在幼儿塞异物在体内这点上,从中班到大班的比例下降了,说明幼儿对自身的身体状况的了解逐步加深,不再那么好奇。幼儿对急救号码的熟知不够,教师和家长要让幼儿知道求救是一种好的自我保护方式,在遇见突发事故的时候是需要专业人员来解救的。

五、安全教育方案调整的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和反馈,当下在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方向和内容应当做一些必要的调整,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将安全教育与幼儿生活实际状况结合,才能切实地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1.将安全教育置于活生生的生活情境之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应多结合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人和实物做事例,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教育幼儿。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观形象思维,具体抽象思维到了大班才刚刚开始,所以具体的实例更能触动幼儿,比如车祸现场、火灾视频等。这样才能真正警示幼儿做到遵守交通规则、不玩火玩电等。

2.加强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安全教育。很多家长对幼儿在户外锻炼活动时的安全有所担心,总是怕孩子在活动时会受到伤害。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觉得首先园方要做的是做好园内设施的安全保障工作,如定期检查器械、铺设防滑垫等,其次应该做好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安全自护教育。知道在发生危险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身体的重要部位,如头、心脏、脸部等,还要教育幼儿文明地游戏、安全地游戏。

3.重视与陌生人交往的常识教育。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幼儿吃陌生人的东西,家长的反馈中也提到要加强此方面的教育。美食对幼儿是有强大的吸引力,面对美食,弱小的幼儿们难以控制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小班幼儿。但是利用美食诱拐幼儿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幼儿园应当在小班幼儿与陌生人交往的教育上加大比例,用动画、表演等方式直观地进行防走失教育。

4.加强饮食安全教育,保护生命健康。现在的孩子在家中的饮食可以说是精挑细选,可是在放学的时候部分幼儿还是不能控制住对那些颜色鲜艳的摊贩食品的诱惑。为了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幼儿园要从源头抓起,首先大力清除校园周边的小摊贩;其次对家长进行食品卫生安全宣传,从提升家长安全意识开始对幼儿形成影响;班级的教育紧随其后,开展“摊贩食品我不吃”等主题教育活动,家园合作让幼儿知道不卫生食品对身体的伤害,从而让幼儿做到拒绝摊贩食品入口。

G610

A

1674-9324(2014)07-0272-03

猜你喜欢
比例幼儿园家长
人体比例知多少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心中的好家长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5:54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