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亚梅,尼特吉夫
(四川省越西县大屯小学,四川 越西 615000)
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
——从说到写
戴亚梅,尼特吉夫
(四川省越西县大屯小学,四川 越西 615000)
说话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必须与说话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语感。本文总结了一些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方法。
低年级;说话;训练
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开宗明义,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说话”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早就指出:“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因此,学习语言(说话)、学会运用语言(写话),即人赖以交际和沟通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每个老师应尽早帮助孩子努力去获取,这种获取的过程将成为生命的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写话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表达则需要一种环境,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沉浸在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和水平,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促进学生的写话能力在语境中发展。农村孩子的活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他们的活动除了在田野上你追我赶,就是趴在地上玩弹珠、纸片。生活在农村这个范围内,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与形形色色的人、事接触,这就直接导致不懂得如何在陌生人面前完整、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我班上大多数学生是彝族,在说话时和汉语是反的,比如:问:“你吃饭没有?”他们都回答:“饭吃了。”“你要鸡蛋吗?”“鸡蛋要。”而且说话的时候又总是很紧张。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给他们机会,先让他们在大家面前说话。第一步敢于与朋友交流,第二步敢于在小组内发言,第三步敢于当全班同学的面发言。当学生逐渐习惯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他的紧张感就会随之消失了,敢说话了,说话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学中我首先加强练习,使学生会说:
1.课中积累。从训练朗读、背诵开始。让学生说话必须与整篇语文紧密结合,教师进行指导示范。要训练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使用标准、准确的语言,这样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从中积累一些好词佳句。
2.课前训练。每天进行3~5分钟说话训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自我介绍,身边小事,生活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再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3.课后延伸。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课外说话训练的话题,使说话能力延伸到课外交际中。
其次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说:创设平等、愉快、轻松的交流氛围,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有学生感到自己与交流的双方是平等关系的时候,他才能感到自主、自信,才能拥有开口说话的勇气,才能畅所欲言。为此,在下课的时候,我观察他们的言行,发现他们的“流行语”,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与学生交朋友,在学生心态轻松愉快的条件下,还有哪位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会因为害怕、紧张而成为“旁听生”呢?
众所周知,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无穷无尽的交际情境,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尽力融进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活动范围,潜心发掘,提炼生活中有价值的、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来创设交际情境。例如:“带弟弟妹妹”、“画画”,“帮妈妈做饭、洗碗”……因为学生有切身感受,所以才能兴致百倍地投入到说话当中去,只有创设生活情境,再现生活场景,学生才能在熟悉轻松的环境中有兴致地说。如学习三年级语文园地一,写家乡的景物。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田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感情,我亲自带孩子去游田野,再请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写下来。有的学生依据自己所观察到的,写道:“家乡的田野可漂亮了,金黄色的油菜花像铺了金色的地毯。微风拂过,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只见满身裹着黄粉的小蜜蜂们欢快地忙碌着……”这段简短的文字中,学生用上了形象的比喻,是生活中形象的事物让学生的写话能力在悄无声息中得到发展。生活是写话能力提高的大舞台。所以,只要有时间,就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让学生乐于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叶圣陶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文字。”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在生活学习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有不少是很有情趣、很有意义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留意,随时记录下来。如:某个同学做了一件好事,教师表扬了他;在放学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星期天,到田野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都可以清楚地写成几句话。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风雨雷电、小生灵,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描写的对象。当季节交替时,我都会带领学生到小河边、小山上的果园里去寻找季节的脚步。春天来了,去看绿的柳树,粉的桃花,小鸭在清清的河水里嬉戏,让他们仔细观花草树木,感受一下春风的温柔,学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下雨了,带他们到细雨中去,仰起头,伸出手,感受一下春雨的静、柔、细,看看万物在春雨滋润下抽绿绽红的美景……为了让学生有话可写,我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活动前向学生提出观察要求或指导体验方法,比如玩老鹰捉小鸡,边做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写。重视体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能起到春风化雨的良好效果。这些体验一定会厚积薄发,促进学生善于表达。
总之,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G623.2
A
1674-9324(2014)07-02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