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446型自感现象演示器的教学探讨

2014-06-27 06:52:40谷良光
物理通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自感断电定值

谷良光

(亳州市第一中学 安徽 亳州 236832)

1 提出问题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教学,通过网络视频资源几乎没有发现断电自感现象效果较好的实验,往往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断电自感现象,但不利于学生体验学习和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本寄希望于新购进的J2446型自感现象演示器,但在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效果仍很不好,为解决这个难题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2 探究问题

2.1 拆检仪器

J2446型自感现象演示器外观如图1所示,拆开J2446型自感现象演示器,内部电路如图2所示,发现内部构造与展示板电路对比,里面暗藏玄机,断电自感电路与板示电路明显不符,与灯泡多串联一个几欧姆的定值电阻,与此定值电阻并联一个“470 μF,16 V”的电容器.即我们看到的断电自感现象是“被断电自感现象”.这种做法违背了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思想,对学生的思想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实验本身的认知教育.因此,笔者甚是反对.图1演示器左侧电路演示通电自感现象,该器材演示效果较为理想.右侧电路演示断电自感现象,效果很不理想,几乎看不到灯泡缓慢熄灭,也看不到灯泡闪亮之后缓慢熄灭.

图1 自感现象演示器

2.2 由实物图做电路图

由图2断电自感的实际电路做出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

图2 断电自感的实际电路

图3 断电自感的等效电路

2.3 J2446型断电自感电路的作用原理

笔者分析如下,开关S闭合时,电路接通灯泡变亮,电容器充电.电路稳定后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0,电感线圈的电流IL.灯泡的电阻与定值电阻R大于线圈自身的电阻,因此I0

3 分析问题

4 解决问题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既不破坏实验原理又能使学生清楚观察到断电自感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通过实验操作总结三个方法.

其一,将演示实验用的可拆变压器线圈代替图2中线圈,原因是可拆变压器的匝数可以调控,这样满足电路各参数的匹配,灯泡额定电压为6.3 V,直流电源电动势12 V,当线圈匝数为800匝时,断电自感现象较为明显;

其二,将3个参数为“2.5 V,0.3 A”小灯泡串联后与800匝的线圈并联后接入12 V电源,效果也很明显.(以上两种方法需要借助电工学和电磁学理论计算,笔者不再赘述仅供读者实践参考);

其三,将图1中演示断电自感的开关S先断开,直流电源6 V,将图3中的电容和定值电阻拆去,将3.8 V的灯泡直接与图2中的线圈并联,即把“伪电路”部分撤去,按图1右侧板示图连接电路.然后将开关S刀片轻轻与金属片接触,由于不是闭合状态,接触处电阻较大,使得灯泡亮度较暗,然后迅速断开开关S,会看到灯泡闪亮后缓慢熄灭.

除上面简易的改进方案外,还可以用两个并联的发光二极管代替灯泡,不仅能观察到明显的断电自感现象,还可以说明断电极短时间里的电流方向.

5 思考

尽管是演示仪器,内部实际电路应与板示电路完全一致,实验要科学严谨,实验器材更不能弄虚作假,否则,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远超出对科学真理的诉求.

参考文献

1 程守珠,江之永.普通物理学(第二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2~265

猜你喜欢
自感断电定值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对自感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高压感应电动机断电重启时的瞬态仿真
防爆电机(2020年3期)2020-11-06 09:07:36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5:02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电子制作(2018年12期)2018-08-01 00:48:08
例谈《互感和自感》的教学设计
对一道自感图像题的深入分析
一种STS新的断电快速检测方法
电源技术(2015年12期)2015-08-21 08:58:52
一种基于STM32的具有断电保护机制的采集存储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