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东+赵发诺+李涛
摘 要 在各个产煤国家中,煤矿的安全性是其永恒不变的话题。我国是一个煤炭能源大国,其安全生产一直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首先对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防止煤矿机电事故的技术管理对策。
关键词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技术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D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89-01
煤矿机械、电气设备和设施是煤矿生产的基础;煤矿机电设备具体涵盖了提升设备、压力设备、支护设备、通风设备压风设备、采掘设备、供电及电气设备、安全监测监控及瓦斯抽放设备等。实际中,煤矿机电设备如出现事故故障,将直接阻碍了煤矿的正常生产以及威胁职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对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
1 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
1)缺乏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现阶段,我国有不少煤矿实际实行的制度难以做到统一规范性,未构建一套相匹配的考核制度,并且,所制定的煤矿机电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更有从事检察工作的人员不具备较高的素质与专业性,继续提高。负责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人必须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熟知此方面的知识。随着监督难度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浇灭了监督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缺乏必要的检查深度,缺乏详细的整改指导意见,反正,由于煤矿机电制度的不完善和从事机电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低下以及工作责任心不强,致使煤矿事故的频繁出现。
2)缺乏标准的使用方法。当前,我国的煤矿事业发展较好,大部分煤矿开始向煤矿的深处前进,但却没有加大煤矿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忽视了机电设备的投入,如此一来就严重阻碍了煤矿机电设备的更新速度。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极高重视,这些问题越发的突显。此外,还有一部分煤矿实际经营中,将重心放在了产出上,未重视起相关的投入,致使煤矿机电设备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继续处理。
3)缺乏专业人才。众所周知,煤矿属于一个高危行业,不仅工作环境恶劣,而且风险系数极大,根本吸收不到人员前来就业。从相关调查数据中看到,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有不少毕业于煤炭专业的学生就存在就业困难性,人才流失十分严重,更有甚者一些学校的煤炭专业招生存在严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的学校无奈之下只有压缩或者直接摒弃煤炭类专业,从而造成现代煤炭行业特别是采矿、安全、机电等工作者的缺乏,有不少高水平的煤炭人员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人才流失严重,这是导致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
2 防止煤矿机电事故的技术管理对策
1)技术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保障作用。实际中,经常会因为煤矿瓦斯爆炸及透水事故的发生而造成国家及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加强“一通三防”和“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如果思想上不谨慎将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难以做到安全生产。以此,为真正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就要将“一通三防”和“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放在安全工作的首要位置上,将运行中瓦斯、煤尘等各类严重事故抵制在萌芽中。
2)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煤矿行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如果实际缺乏机电设备,那么,将会导致整个工作面的瘫痪,机电设备运行时的安全经济性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要想使企业全员充分掌握安全知识及操作技能,就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唯有在专业的安全培训操作下才能够获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同时,规定具体的时间加强考核、整改,提高职工的工作安全责任心。
3)培养管理者相关理念,实现管理的科学化。针对各岗位实际情况,编制详细完善的操作流程与岗位标准,划分各自的职责权限,加强各岗位与各工序间的配合度,严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构建相匹配的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维护保养措施,规范有序的检修维护煤矿机电设备,以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
4)规范使用机电设备。要求实际使用的煤矿机电设备要有较好的强度、精准的防爆、防触电性能,保障煤矿电气设备的运行规范性。实际中一旦发生漏电事故,将会提前了雷管的爆炸时间,而漏电和短路故障还会引起严重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所以,在选用矿井电气设备时,应首选保护装置好及安全措施有效的,切实保护好职工、设备、矿井的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所采用的措施若是安全有效的,那么,就能很好的抵制事故发生,所采用的电气设备及供电线路若是科学合理的,且强化其维护检修,设备才能够起到良好的防爆作用。
5)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构建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系统,加强技术管理;投入足够的资金、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做好技术改造与技术攻关工作,通过技术保障提高安全系数;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增强从业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
6)实施标准化目标管理。首先到管理好对接线盒、电铃、按钮、防爆灯、煤电钻等五小设备,做到统一管理及发放、统一检查,并根据计划和生产需要进行调配,建立使用台帐和卡,做到帐卡物三对号,做到数量清,状态明,要有专人维护,检查,不合格的要及时处理。
做好对机电设备的检查,严格按设备完好标准严格进行,矿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每月四次的检查综合完好率保持在98%及以上。
及时更新机电设备,要根据科技发展和生产需要,及时提出机电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和年度计划、长远规划,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保证更新改造后,设备安全、可靠、先进、节耗和增值。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煤矿机电设备中的供电问题、通风问题、排水问题等越发的显现,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将直接阻碍了煤矿安全生产,制约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为了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应不断强化安全技术管理力度,加快我国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下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贾文艺.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措施[J].装备制造技术,2010(08).
[2]李霞,张本梁.我国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分析及对策[J].煤矿机械,2009(02):24-25.
[3]王建明.如何减少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4):56-58.
[4]俞佳.煤矿机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煤炭,2009(08):89-90.
[5]吴东亚,蒋寒君.浅谈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endprint